文/胡庄
菲菲是个特别“厉害”的姑娘,这不,奶奶的雨伞稍微没打好,落了一些雨滴在她身上,她就抗议了!她有点凶地说道,“奶奶,你把我打湿了”。
“没有(打湿),你还打着伞,哥哥还没打呢!”奶奶回答。
这是奶奶回来告诉我的对话。
我帮奶奶做了调整,下次情况,我请奶奶这样说“菲菲,你觉得有时候奶奶不小心打偏,就被雨滴到了是吗?(肯定她的感受)。好的,那奶奶再注意一点。不过,下次提醒奶奶,请注意有礼貌的表达,可以吗?(在肯定了她的感受后,也请她顾及她人的感受)。”
类似这种对话的改变,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能够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勇气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二,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她在被理解后,就身教了她去理解他人的感受。
第三,她带着情绪说话,语气不好,(有些大人的心情不好或者能量不稳定,也可能用情绪回应她)。所以,大人不进去“情绪陷阱”,并注意把她带离,才是正确的教育途径。
第四,对待家人的态度,就是以后对待外人的态度(当然有人长大,习惯用两幅面孔,但我想要孩子始终如一)。家人会包容你,但是,到社会上,为人处世的坏模式,会处处限制一个人的发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