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6岁前的阅读,主演是靠绘本自主阅读和妈妈牌人肉复读机,儿子小时候从绘本阅读过度到自主阅读时,我记得当初并没有买过注音版的读物,很奇怪自己当初为什么这样,只是当初觉得看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加拼音,看着很累,直到后来为儿子选书越来越多,已经明白了孩子阅读,识字根本不是靠拼音,而是把文字当作一个整体符号,来实现识别和记忆的,那么,多出来的拼音就会成为一种干扰因素,今早终于看到一篇关于买不买注音书这个问题,分析的很精准的文章,推荐给妈妈们。
文章观点来自于童书妈妈的公号。
文 | 三川玲
我非常不喜欢注音读物。下面,我把理由从不重要到重要,一条一条谈起。
第一、注音读物丧失美感
大家可以翻翻手头的注音读物,看着大版大版的密密麻麻的拼音和文字,有没有眼睛疲劳,头皮发麻,看久了想要作呕的感觉?
我们在做绘本的时候,文字也是设计的元素,比如,表示一个小孩很愤怒的时候,他说的话会用加粗加大加很大的字体;又比如说,表示一条蛇在说话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是弯弯曲曲的……
我们在做文字为主的图书时,会把文字排得或是清新,或是学术,通过字体字距、行距、留白,让版式也传达出内容的意味。
可惜,这些充满乐趣的创造性工作,到了注音读物那里根本施展不开拳脚。因为一注音,内容凭空多出来2~3倍,能把拼音跟字都勉强排完已经不错了。就像旧社会的穷人,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讲究什么摆盘、美感。
第二、注音读物阉割内容
我认识一位做注音读物二十年的同行,他跟我说最累的不是校对随时可能错得发疯的拼音,而是永远要改写文章。
因为前面说的,只要添加注音,版面内容就会多出2~3倍来,那么,为了让书简洁一些,只好下手改编。说是改编,其实是阉割,写得好好的故事,细节丰满、知识丰富,就因为版面:删!
所以,很遗憾告诉给孩子买注音读物的家长,你们买到的,大多是一些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提纲式故事。倒是可以到处跟人炫耀自己读了多少个故事了,但故事的魅力没有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也没有享受到。
孩子只要感受不到内在的快乐,就不会热忱地热爱阅读(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我反对给孩子读缩略版世界名著。如今童书出版如此丰富,连婴儿都有对应的读物,为什么偏要提前读那些东西)。
在一个快餐时代,恰恰需要的是慢下来。当别人都在快速阅读、功能性阅读的时候,谁有耐心慢慢读,深度读,品味读,也就有独特的价值了。
第三、注音读物不符合孩子的识字规律
我常常怀疑发明注音读物的人根本没有去观察过孩子是如何识字的。因为只要观察过三个以上的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学习认字不是通过拼音的(当然,也不是通过识字卡片)。
我观察过孩子是如何识字的,尤其是中国字。孩子们是把文字当做一个符号,一幅画这样记下来的。
他们通常是懂得了大部分内容,然后通过反复跟这些字见面,渐渐猜出了这些字代表的意思,而认识了这个字。
所以,我赞成亲子阅读的时候,在读一本书第三遍第四遍时,家长是可以指读的。指头移动的过程就是孩子识字的过程。之所以要是第三遍第四遍之后,是因为孩子在第一二遍的时候要去欣赏画面和理解故事,指读会干扰这个过程。
孩子们还会在识字的过程中自行找到规律,比如,有木字旁的通常跟树木有关,常常跟孩子交流的父母,经常会遭遇孩子激动地过来宣布他们的这些“激动人心”的发现。
当认识大约两百个字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可以通过已经认识的字,联系故事,来猜出不认识的字,就好像老朋友介绍新朋友一样认识了这些字。
那么,孩子怎么知道这些字的读音呢?因为他们天天都在用这些语言说话交谈,父母也在给他们读故事,他们比识字更早知道字的发音(生僻字和发音在规律之外的字除外)。
我的朋友小倩是北大古语言专业毕业的,她告诉我,她认识繁体字也是通过连蒙带猜的,我听了,想想,自己认识繁体字也是同样的过程。
读者留言
孙莉莉 有认知心理学研究啦。一本书的多种编码对阅读速度和理解都有干扰的。
王荣辉 从视觉记忆的角度看,注音干挠了孩子对文字的整体记忆,我从来都是远离一切注音读物。
文章来自三川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