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红尘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
这首词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的开卷词,但不是罗贯中本人写的。它出自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之手,是杨慎写的《廿一史弹词》中的一首。杨慎要比罗贯中晚出生近百年,他的词怎么会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呢?难不成罗贯中会穿越?其实,这与后来明清流行批注小说的风尚有关,就像《红楼梦》的书名就有好几种,版本也有好几种,就是经过不同文人批注修改之后的现象,《三国演义》也就不能避免。开卷词是后来批注的文人加上去的,当然现代我们看到的《三国》里面的内容也是修改增添了的,由于已有文献并没有遗留太多细节问题,我们对具体是如何修改的便也不得而知。这也与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不大相关,所以大可不必计较。我想在这篇文章里表达的与历史有关,或者表达一种“寻欢作乐”的读史观。而这种读史观,就由杨慎的这首《临江仙》引出。
喜欢探究历史,或者喜欢听古老故事的人,相信一谈到历史故事,或者到一些历史遗迹去旅行,都会有一种“伤感”的心情,无论是“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唯有鹧鸪飞”的虚无式伤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悯式伤感,或者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式伤感,都是这首词中“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要表达的人类与人类历史面对宇宙的永恒与无常时渺小无力的感慨与伤怀,这种读史观往往会使我们陷入悲观主义与怀疑主义,这也是对历史有兴趣的读者常常感到的问题。读史观念不分对错,只是过于伤感的历史观渐渐会影响到我们阅读历史的兴趣。
而对历史不太感冒的读者,大概都是受到后来强加给我们不正确的读史观所导致的,比如学生时代过于注重说教的历史课本与历史故事,穿插太多的道德与政治意识,并且强迫我们背诵一些事件时间及后人给它加上去的所谓的历史意义,都让我们觉得历史是刻板的,无聊的,枯燥的,复杂的,最终一部分人就开始厌烦读历史。但无法否认每个人其实在心底都喜欢读历史,喜欢探究历史,就像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喜欢看动画片一样,是一种天性。
对于以上两种由读史观引起的问题,都有了解决的方法,虽然这方法未必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古风文化与古装电视剧。这种方法对以上的两种问题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但还是治标不治本,原因是:即使古风文化与古装电视剧中有经典之作,可毕竟很少,大部分都是创作者自己臆想出来的,与历史不符合,想要表达的也总是根据当下的价值取向强行叠加给历史人物或历史时期(我比较支持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现代,然后用现代的观念反观历史,这样才能相得益彰,不失偏颇),也就是“旧瓶装新酒”,说的严格一点,大部分是“仿旧瓶装新酒”,因为对历史一些基本常识也会违背,只是为了受欢迎而给观者一个符合观者心理期望的历史,不是真实的历史(虽然历史没有绝对的真实)。我不是反对这种文化,某种文化存在必然有存在的理由,只是觉得,这不是一个适合了解历史的方法。于是了解历史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历史书籍,尤其是和那个时代贴近的时期的书籍,然而读书之前,我们还得找出解决上面提出由读史观引起的两种问题的方法,而且必须是从根本上解决,不是扭曲历史来迎合趣味,那么就要具备本文谈讨的“寻欢作乐”的读史观。
想要抱着“寻欢作乐”的心态去读历史,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拿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话说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或者《旧唐书·魏征传》中唐太宗所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又一句老话“读史使人明鉴”,用现代学者吕思勉的话来说,就是“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这些读历史的目的也是“寻欢作乐”的方式之一,也就是锻炼自己思维,增长自己见识,可以知道人类身上的共性,也可以由历史经验得知社会变化的规律。《圣经》所言:太阳底下,并无新事。以前从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算起,发生了无数的事情,这些事情的极少一部分记录在史书里面,事情的变化中总透露着一些重复的,换头不换内的东西,读史让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些规律,从而让我们对现在已发生之事并无多大惊叹,并且还可以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凭借这个,甚至能够预见未来,未卜先知这种本领,也足以使我们快乐。另外,还有一个“欢乐”就是在历史里找到发生在古人身上的一些事情,可能与我们当下要经历的事情极其相似,那么我们便可以很快的知道如何去做这件事,同时又可以窥测自古以来未变的人性,有这种不钻牛角尖不需要失败很多次就可以获得经验的方式,不亦说乎?
“寻欢作乐”的另一个层面是丰富我们的情感,即寻找古典的美的情趣,寻找古典的情趣的美。
有许多人已经开始追求古典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在意历史的话,就会发现古人的情趣绝不比现代人低,古典的情趣反而是从人性对美的趋向性所产生的,没有夹杂太多的欲念。古人念人生苦短,便会秉烛夜游,古人知道“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美好,古人会品茶,品酒,品香,品花…古人的生活,注重一个“品”字,叫做品味生活。如果你读《浮生六记》(这也算一段清朝普通读书人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原来几百年前的人比我们现代人还会玩,性情还真。读到一些大思想家的历史或传记,你会惊叹原来古人的思想也有比现代人高明多的,而现代人也有思想比古人还古的人。所以,“寻欢作乐”的读史观就是要我们在历史中发现欢乐,发现情趣,发现美。以这种读史观来读历史,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深度。
“寻欢作乐”的最后一个层面就是忘我,物我两忘,史今两忘,这种应该是读史观里境界最高的。读史读到忘我,就是孟子所说的“尧舜何人也,余亦何人也”,我们早已和古人化而为一。把消失于历史烟尘中的古人找到,做自己的朋友,自己也去历史中经历一番,来去潇洒,得到大智慧,而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和尚问师父芥子如何能纳须弥?师父让他出去转转,回来后问他:“你看到什么了?”小和尚如实回答:“我的影子。”第二天,师父又让小和尚迎着阳光出去走走,回来后问他:“你看到什么了?”小和尚兴高采烈的说:“师父师父,我看到了好多的鸟儿,好漂亮的花朵,还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大山,山上什么都有。”师父于是说:“这就是芥子纳须弥,当你眼光不止停留在你自己身上时,你就会看清世间万象。”那这个故事来讲历史的乐趣也不为过,历史就像阳光,可以让我们忘掉自我,看清世间万象。忘我是最高级的自我,就像无私是最大的自私,以忘我的姿态穿梭在历史烟尘当中,摆脱时空限制,当是天下第一等快事。
所以,“寻欢作乐”的读史观,就是在历史中寻找联系然后运用在各种生活问题中来,在历史中发现人天性对美的追求来提高自己的此生的人生品质,就是让我们在面对宇宙时的卑微渺小感不再那么强烈,以这种读史观去读历史,不但在知识上会有很大的长进,还可以在这个繁杂喧闹的世界中,保持更完整的自我,让自己有个性,有情趣。新时代的人读历史,就应该懂得这种“寻欢作乐”的读史观。
另外,“寻欢作乐”的读史观要求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不能只局限在“史书”上面,而是过往的所有书籍与故事,只要你想“寻欢作乐”,历史便给你欢乐,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就像杨慎写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