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三十岁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是指缝间,对于二十岁而言,3年5年就是一生一世。当下的我,并不认同,发现自己还是个勇士,平时随心所欲惯了,想不通为什么大龄读研,对于内耗的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研究生学习进入第二个学期,渐渐有了论文的压力,那感觉就如同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所谓焦虑感,就是明明知道有论文的压力,但是找不到适合的选题和研究的方向,犹如盲人摸象,处在一片混沌中。先后尝试了一些方法,发现还是要从自身出发。
其一:明白研究生论文的要求并非本科生的利用存量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从实践或者文献中发现问题,上升到学术理论建构高度,生产新的知识并且反哺到实践中,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这是一条分水岭,必须有清晰的认知。
其二:理论知识的储备远远不够,适用于旅游管理的理论能随口说出几个?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读研其实是一个自我认知提升的过程,做好这个过程会使人终身受益。很多时候,我在思考,现在很多学者动辄就完全使用国外各种理论,但是放眼望去,放在极具中国特色的情境中,是否适用?是否需要调整?理论到底是个吉祥物,还是支撑论文的灵魂。
其三:关于选题,选题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一个好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我现在慢慢也算是拨开了一些云雾,与其焦虑,不如行动,很多时候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自己也非常清楚,需要不断从文献中去看、从实践中去思考,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寻思别人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型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最终不断聚焦后,找到自我能力可以做的选题。虽然我还没有选好,但是这个过程,只能自己慢慢沉淀和积累,我相信1个礼拜、一个月、一个季度,肯定是有不同的收获。请教别人之前,自己思考了多少。
其四:关于研究方法,我个人很喜欢中山大学王宁老师的质性研究课程,抽空30节课陆陆续续都听完了,感受颇深,避免质性研究陷入的3大误区,在某个程度上和谢彦君老师的说辞一脉相承哈,总之对于质性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质性研究最大的好处就是允许中途改题,确实不错,毕竟谁能保证一开始的研究就一定对路那只能说明研究太简单了。如果真要说,我一定是觉得定量研究产生的学术垃圾一定会比质性研究的多。方法只是工具,最关键是理论架构。
其五:动手去做,善于规划时间。一开始并不需要完美,边做边调整边修改,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要有自己的初心和执念。很多时候都需要明白,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其六:今天的论文答辩,我抽空还是去观摩了,有收获。那些个评委们哪个不是在这个领域里几十年,随便翻翻就能发现论文的一大堆问题。我特意选了一组比较强的,理论选择的不妥、模型构建的不合理、扎根量表的适配度可能不合理、文不对版、题目太小提炼不出普适性等等。答辩的话,如果总结,一是需要在答辩前先扪心自问自己10个问题,从潜在的薄弱点或者是可能被质疑的地方出发,又或许是自己心里特别没底的地方,自己尝试着回答。二是需要准备演讲稿,严格控制时间,梳理演说逻辑,并且大声熟读5遍以上,并尝试着讲一下。三是多观摩其他人答辩,开题、预答辩、答辩都去看看,所有的环节都观摩一遍,关键是一定要观摩本专业的答辩,因为如无意外,提问的很有可能是同一批老师,尽早去熟悉他们问问题的习惯和关注点,有老师喜欢问研究方法例如为什么要用这种研究方法,有的老师喜欢问研究意义,有的老师喜欢提问题目的合理性,有的老师喜欢抠细节,有的对于时间很敏感、有的就不怎么在乎,特别重视格式和排版等,另外答辩时的组织方式等等,早点去观摩还有可能促进自己对于选题的思考。四是PPT的页数可以稍微多一些,但是必须确定哪些重点讲解,哪些一笔带过,切记不要超时。五是和自己的导师演练一遍,组会上演练一遍,看看大家的建议。六是答辩当天提前到场,带好优盘提前拷贝到电脑中,并提前测试演讲者模式。七是如何回答问题,牢记:答辩答辩,答而不辩,疯狂道歉的12字真言,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回复,而不是辩解。有局限就承认,有不了解的情况就说明,有错误就大方承认。正所谓天赋不可预期,技艺却可磨炼,情志则应涵养,供自己反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