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中,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为“守”,第三境界则是“得“。三种境界代表着人的一定高度,也相应具备一定高度的智慧。
人生三境界中,王国维都对此有相应的阐述,而我们怎么样才能拥有那样的境界,匹配那样的智慧,查理芒格给出了他的回答。
查理芒格创立了思维模型的概念,并认为如果我们要是能掌握常用的模型,我们就能拥有普世智慧,思维模型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非常难观察的对象,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方向可说,思维模型创造的时候有三个大方向,分别是:理性行为者模型、行为模型、基于规则的模型。
理性行为者模型(Rational Actor Models)
理性行为者模型建立的前提是人都是理性,至少对于自己来说,肯定是争取对于自己最大利益化的。
如果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话,博弈论则完美的阐述了理性行为者模型,博弈论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
> 警察逮捕了A、B两个嫌疑犯,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两人有罪,最后警察分开两个嫌疑犯,并给了他们下面的选择:
* 一个人认罪并且指控对方,对方沉默不语,那么就马上释放,对方则要坐牢10年
* 两人都沉默不语,两人都坐牢半年
* 两人互相指控,两人都坐牢5年
如果两位嫌疑犯都是理性的人的话会怎么选择?也许两人都沉默不语是最好的结果,可是换成理性人来决策的话,他会这么想:
> 如果对方沉默,我指控对方,我就可以释放了,应该选择指控。
> 如果对方指控我,我也需要指控才能得到低的刑期,还是应该选择指控。
这场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就是双方都指控对方,最后两人都坐牢5年。
遇到此类情况,用理性行为模型预测的话,我们可以知道最后的结果,可是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是理性的,嫌疑犯之间可能有感情,两者都不愿意指控对方,有了最好的结果,尽管两人都不理性,但是能说他们错了吗?
用理性行为模型观察的前提一定得是大家都是理智的,不会因为其他外界的因素影响而改变,理性并不一定就给你带来最好的结果,但是肯定是最均衡的。
社会中,也许大家都会相对的物质点,开始就看重各种条件,尤其是相亲,这没有错,用理性行为模型来看,大家都是对的,但是这样就会有好的结果吗?不一定,趋向于两人适合过日子,比较均衡的中庸。如果两者都不理性,不太看重物质,两人感情深厚,爱得死去活来,最后两人共同奋斗,每天过得甜蜜蜜,也不也是很好的结果吗!
综合来看,我们会发现相亲的夫妻双方过得不会太差,也不会太好,因为趋向于纳什均衡。而自由恋爱,有可能有个很好的结局,也有可能很受伤。
诺贝尔学奖的罗杰·米尔森在博弈论的机制中认为理性行为是人类建模的重要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准。在大多数情况下,理性行为会得出一个结论,并且是可检验的,而非理性并不一样,成千上万种结论,无法带来预测。
理性行为模型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最优解,即便在一个群体中,有不理性的人做不同的决策,不同的结果都会抵消得到一个可期待的结果。
行为模型(Behavioral Models)
一种功夫独步武林,或一个终极理论解释世间万物,这不太现实,经典力学也好,量子力学也好,都有其适用范围。
理性行为模型也是如此,有自己的缺陷。首先,客观的结果和现实中相比较,在现实中的实验数据中显示,人们会偏离最佳选择,其次,通过对大脑的研究,我们大脑中的构造和我们的行为有很大关系,并不都是理性的(可以参考《那来的理智,都是情感驱动》)。
行为模型与理性行为模型最重要的区别是两者的前提不一样,行为模型的前提是人都会犯错误,没有绝对的圣人。
这里必须提到丹尼尔·卡内曼,他是将心理学研究视角与经济结合起来的人,展示了人为决策如何不同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的结果。
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和分析法越来越受到质疑和挑战(可阅读《经济杂谈》进一步了解经济学分支),卡内曼利用心理学和经验科学的方法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大胆的创新,修改了传统经济的基本假设,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新领域,卡内曼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丹尼尔·卡内曼的《思考,快与慢》中将大脑的思考途径分为两种,快途径是基于情绪和快速反应的直觉反应,快途径一般都是使我们偏离理性。慢途径是对信息处理的理性途径。我们思考的时候既可以是快途径,也可以是慢途径,于是我们会出错,而行为模型的基本假设正是人会犯错。
行为模型中要将每一个偏差都考虑进去是十分难的,因此,行为模型开始是假设人会有一个最优解,然后考虑相关性最强的偏差,再涉及加权平均,对偏差进行分析。
基于规则的模型(Rule Based Models)
基于规则的模型的前提是假设人们的行为是遵守某种规则的,正如计算机的编程一样,电脑是基于代码运行的,理性行为者模型和行为模型在某种程度上看来,也是某种规则,但是基于规则的模型则是真正考虑人们会遵守的规则。
基于规则的模型在《上帝视角》中其实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谢林模型和格兰诺威模型就是基于规则的模型,假定一个规则进行建模,然后观察分析。
基于规则的模型最大的好处就是建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当我们设立规则的时候,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算法,推算可以想到的结果,谢林模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次,基于规则的模型在建立规则的时候不能毫无目的的建立一大堆规则,必然要对规则进行筛选,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抓住主要因素。
基于规则的模型较大的缺陷在于我们容易创造特例,也许其他人并不这么想,而自己却认为这个规则最重要,往往不能代表真实的情况。
模型建立三大方向,面对同一个问题,三种方向的模型得出的结果可能差不多,也有可能差距很大,其实并没有绝对的答案,每种模型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人生三境界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而模型三方向则是帮助我们通往三境界的基石。思维模型更多的是工具,仅有一种思维就像手里有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反而被模型所束缚,多几种思维模型也多了几种工具,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工具箱中挑选适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