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本书《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关于作者
贾林男,商业作家,正和岛林男工作室创始人。
西贝认为,企业的增长,说到底是员工的成长。
对西贝员工来说,工作不只是一份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成长的途径,他们当然也就“总爱笑”了。
第一点,设定目标。这是指,要帮助员工设定一个合适的工作目标,让他能够从工作中得到持续正向反馈。设定一个好的目标,可以帮助一个员工快速成长。最理想的情况是,让员工承担的责任比他现有的能力高一点点,让他努一把力、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等他能力成长了,完全胜任了这个工作,再让他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样,员工就能一直保持很高的工作热情,也成长得最快。
把一个有能力的员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会爆发出多么惊人的能量。而且,这种个人成长在任何时候都不晚。西贝的13个分部老大和他们下面的支部经理,绝大多数和李凤兰一样,从基层岗位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事实上,那些厉害的分部老大们,当年也都踩过坑,赔过大钱,交了上千万元的“学费”,才走到了今天。犯错本来就是成长的一部分。企业想要员工成长,就要敢于在关键岗位上,给员工试错的机会,有“员工犯错,企业兜底”的气魄。
让员工成长的第一点,设定目标。设定一个好的工作目标,让员工承担的责任比他现有的能力高一点点,这时他成长得最快;同时敢于让员工练手、试错,从错误中学习。
所谓“赋能”,就是要解决这个难题,实现看似相互矛盾的目标:怎么样让员工既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协同作战?
为了激励有能力的员工,让他们放手去干,西贝尝试了一种独特的组织模式,叫做创业合伙制,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具体做法是,贾国龙把手下最厉害的干将派到全国各地,让他们自己开疆拓土、打下市场,成为镇守一方的“分部老大”。创业分部的股权由分部自己持40%,总部持60%。每个创业分部下面,还设置了创业支部,分部和支部经理都有股份,能够获得利润分红。
创业合伙制有点像古代的“分封制”,总部只负责制定战略大方向,各分部老大拥有具体的经营决策权,权力很大。
更危险的是,当时西贝已经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每年新开几十家店。如果各分部还是这样各自为政、管理散漫,那快速行驶中的西贝一定会翻车。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分部的积极性,又能统一标准,形成全国一盘棋?关键时刻,贾国龙灵光一现,有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叫做“西贝赛场”。这是西贝独特的绩效考核体系。
把店里的每个员工都变成了赛场上的球员,需要他们团结一致、高度敬业,才能拿高分。同时,赛场的成绩也实实在在和每个人的利益挂钩。成绩最好的门店不但有高额奖金,还能获得开新店的名额,员工能得到更快的晋升。
如果你只盯结果、不管过程,那很可能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就好比孩子学习不好,你只盯考试成绩是没用的,你需要做的是每天辅导他学习,教会他方法。
西贝赛场的真正落脚点并不在“考”,而是在“帮”,还是围绕着员工成长做文章。赛场的裁判们通过走访全国门店,可以及时发现各家门店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盲点,提出改进意见;看到哪家门店有特别好的管理绝活儿,裁判会记录下来,推广到全国门店,共同学习。
因为裁判员和运动员是不一样的视角。通过当裁判,员工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和体会整个业务流程,个人能力会得到极大提升。一句话,当过裁判员的运动员更会比赛。一大批业务骨干从西贝赛场成长了起来。
西贝赛场先是精心设计了管理标准,然后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全员熟悉标准,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标准。
让员工成长的第二点,组织赋能。西贝通过创业合伙制,鼓励有能力的员工内部创业,成为“老板”,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同时又通过西贝赛场调动全员积极性,实现了全国门店生产和服务的标准化。
任正非说,把钱分好了,企业管理问题就解决一大半。这一点最好学,也最难学。说它好学,是因为分利机制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道理想通了,每个老板都能做好。说它难学,是因为这是反人性的,需要老板克制住自己的私心私欲,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
上市和西贝的分利机制冲突了。前面提到过,西贝独有的创业合伙制,每个分部老大持股40%,分部骨干员工和下面的支部经理也都有股份。基金公司的投资人却提出,“根据国际大公司经验,对高管团队的持股激励一般不超过10%”,这一点是贾国龙绝对不能接受的。。
西贝的选择,就是要把利润留给内部员工,留给为企业做出了贡献的奋斗者,而不是外部投资人,所以永远不上市。
贾国龙夫妇是西贝的绝对大股东,他们带头作表率,把自己每年分红的一半以上,拿来给员工发奖金。2017年发了7000万元,2018年发了8000万。有了老板带头做表率,下面的13个分部老大,以及总部高管,也都共同约定:凡是年总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人,都把实际所得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拿一半出来发奖金,激励自己团队里的骨干成员。
只有承认这一点,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公司高层,才能把私心私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才能更好地去激励奋斗在一线的员工。
西贝有一个理念,叫做“先分钱,再赚钱”,在这个过程中倒逼员工成长。如果你非要等到人家能力涨上来了才肯加钱,那就留不住人才。
西贝后来从外部引进了很多高级管理人才,也是用相同的逻辑。只要是贾国龙认准的人,他要多少年薪,贾国龙都是一口答应,绝不讨价还价。为什么?贾国龙说他有个做建筑设计的同学,最烦老板砍价:“60万报价想尽办法抠成50万,结果人家说不定就给你干出20万的活儿,你说傻不傻?”所以说,做企业,千万不能陷入“精算逻辑”。
西贝就把这招拿过来,“巧立名目”地给员工发奖金,这比固定奖金的激励效果要好。
员工在大会上做报告时,没在报告上花心思。报告质量不高,分享就效果不好,达不到学习的目的。怎么办?贾国龙大手一挥:大会开三天,每天拿出25万作为奖金,由现场听众给报告者打分排名,第一名奖金5万!这下,大伙儿就不是为了完成领导摊派的任务,而是自己要去创作一份价值5万元报告,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贾国龙回答说:你给他报300元一天的大路货课程,他当然不爱听;你给他报3000元一天的,一下子就把他镇住,他怎么会不好好学?
在贾国龙眼里,做企业就像是种庄稼,而钱就是肥料;你把肥料给足了,员工和企业自然就能茁壮成长。
好了,以上就是让员工成长的第三点,创造性分利。贾国龙宣布“西贝永远不上市,把利分给奋斗者”;“先分钱,后赚钱”;还用“幼儿园逻辑”和“赛场逻辑”来激励员工成长。
总结一下,西贝激励员工成长的心法。
第一,设定目标。设定一个好的工作目标,让员工承担的责任比他现有的能力高一点点,这时他成长得最快;同时敢于让员工练手、试错,从错误中学习。
第二,组织赋能。西贝通过创业合伙制,鼓励有能力的员工成为“老板”;同时通过西贝赛场调动全员积极性,实现了全国门店生产和服务的标准化。
第三,创造性分利。贾国龙宣布“西贝永远不上市,把利分给奋斗者”;“先分钱,再赚钱”;还用“幼儿园逻辑”和“赛场逻辑”来激励员工成长。
最后,本书作者贾林男也指出,让员工成长的方法很多,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老板自己的成长。因为他的认知和能力,就是这家企业的天花板。所以,企业家必须不断拉高自己内心的使命感、危机感和成就欲,真正的“领导力其实不是带着谁走,而是带着你自己走。”这也许才是最难的。
个人感悟:非常值得学习的三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