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既然除掉了恶念就是善念,也就恢复了心的本体。若恶念已经除掉,而又就存养一个善念,这岂不是在阳光下又添一盏明灯。
二、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经过长时间的存养,心中的黑暗自会光明,如今若要它立刻见效,只不过是揠苗助长,不能看成是功夫。阳明先生在贵阳时提出了“无事时存养”的主张,其目的是用于加强内心修养而体认天理和良知。主张通过“静坐思虑”,在无事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私欲杂念,逐渐地克服掉,使心恢复到如水如镜、洁净晶莹的本体。
三、阳明先生教导人致良知,需要在格物上用功,是有根基的学问,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实际上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终生专一于治一本,而不是就事论事的遇一标治一标,终身与治本(致良知),如常青之树,而遇一标治一标(格物),就像无根之树。
四、所谓“道”即指普遍原则,抽象的道理,讲“志于道”,就是把认识道作为自己的志向,然后以道德作为根基,以仁为行动的准则,再博学群艺而达到理想的境界。
五、在王阳明看来,修养就是致良知致良知,贯穿于人的活动之中,为人处事是致良知,学习是致良知,连科举应试时也是致良知,事务虽有万千之繁复,致良知却只有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一个,所以修养是人生活动的主宰,而不是负担。
六、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科举仕途的认知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人视仕途为前途,终生的志向和希望皆在此一举,另一种人却视仕途为畏途,对求学之事不屑一顾。然而在圣人眼里,仕途也罢,不仕也罢,心中有良知主宰,不以仕官为荣,不以不仕为辱,坦坦荡荡,心无困扰。只是难为普通人所能理解而已,而普通人正是落在仕与不仕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七、自古至今的宇宙中“无非一气而已”,气是运动的,其形态有往来、阖辟、升降,万物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成败得失、兴衰治乱,都是气的运动的结果。国有国运,人有命运,而运在气中,无气则不能运。气从性生,无性则气不生。四显现于形色,实则是心性中气的使然。
八、人若实实在在的用功,不论别人如何诽谤和侮辱,依然会处处受益,处处都能培养道理。若不用功,别人的诽谤和侮辱就会有如魔鬼,最终会被它累垮了。子容易接近,而不容易亵狎;容易恐惧,而不容易胁迫;与人交往,亲近而不合污;与人商谈,论辩而不争讼。形貌上平平常常,心地里坦坦荡荡。
九、良知就是天生的灵根,自然会生生不息,只因为被私欲拖累,把这灵根残害蒙蔽了,使他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十、自己做出混乱的事情,却憎恨别人的责备,做尽丑恶的事情,却希望别人称道,把正经当做笑柄,把忠诚当成贼寇,这些都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君子尊崇师长,亲近朋友,时时痛恨自己心中的贼寇,从不议论轻视他人的弱点。
十一、古人每办一件事,总要先去求龟占卜,其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一个共识,一种公理,就像做买卖的凭借于秤而求得公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