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苏东坡之旷达
在章惇获得重用之后,他对于原来朝廷上的贤臣丝毫不客气,利用皇帝的昏庸无知,对于贤臣们贬的贬杀的杀。对于苏东坡这位以前一起在陕西山中游历的朋友,更是特别照顾,先是让苏东坡贬至岭南,在苏东坡赶往岭南时官职又不断被贬,更是再后来将其流放至海南。但在经历了第一次人生的大落—乌台诗案后,他已不再感到迷茫,对于一切的事更是表达了旷达之意。
我认为苏东坡在流放过程中的旷达源于宗教、景物、人事之中。
从宗教来看,令苏东坡变得旷达的主要是佛家的思想。在书中写道,在苏东坡去往岭南的路上,走过了跨越过大庾岭后,他站在高峰上,离头上云天不过咫尺,在此时他看见了人的渺小和行为的卑鄙,山上的清风把它胸中的尘思俗念一扫而空。这也正是佛教思想,他在这里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去除了心中的杂念,使他的灵魂升华。他还在途中游历今日的南雄和南华寺,对于之前所研究的佛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让他对于世事更加旷达,对于宦途的贬谪已经不在乎了。经历了佛教思想的洗礼与他对佛教思想的领悟,他对于人的一生有了清晰的看法。
在苏东坡来到岭南时,岭南中的景的美让他惊叹。苏东坡看到了橘林、甘蔗、荔枝树、香蕉园、槟榔树,到处都是浓绿草木和水亚热带的水果,让苏东坡有一种“岭南万户皆春色”的感叹。岭南虽无四季分明之美,但岭南的四季如春却也给了苏东坡一个更好的环境。在这里,苏东坡能更加好的感受到岭南的生机勃勃,让他对于人生看得更加的开,对于世事更加旷达。
在流放的路上,苏东坡洒脱潇洒的性情,乐于助人的品格让他更好地与人相处,人们对于这位为民着想的文豪更是十分爱戴。在他被贬于惠州的时候,他看见了衙署以缴纳捐税的名义压榨农民后,他勇于揭发他们为民请命;苏东坡还为那些无名死者重新建造冢安葬他们,并写上祭文安慰他们。这也使他颇受人民的爱戴,在帮助人民的时候找到快乐。苏东坡一生颇爱饮酒,在惠州的时候,经常与别人交流帮助别人,也引得别人帮助他,邻居的翟秀才和林太太对他在很和善,林太太也经常赊酒给他喝。更是有很多老友与他巧遇又或是来看望他。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位苏东坡的老友也是一位神奇道士,苏东坡不管是官升还是被贬,总是很巧的遇见这位老友。每当好友相遇,怎么都会聊上几句相聚一会儿,这也令苏东坡的贬谪之路增添了色彩。在与民同乐、与友共游之中,苏东坡逐渐找到人生之意,对于世事变迁已变得旷达。
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充满生机的景物的影响下、与人相处的乐事下,苏东坡变得旷达,对于世事已经没有追求了,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升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