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诸事皆是和为贵,和为上。
因此我们会看到一个现象,在参加很多比赛的时,为了“和”,会特别设置一些奖项,让大家都得奖;人与人相处时一般不会直接反驳对方,即使内心不同意他的想法,大部分情况下,也不会说,都会回答同意他的想法;在与人相处或对方征求意见时,不会直接说谁对谁错,一般会选择较中立的态度,有点像谁我都不支持谁我也不反对。以上种种,我认为可以解释为我们常说的中庸。
这种状态好不好呢?我觉得好的是大家一团和气,不伤害他人。不好的是别人不好判断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没有得到真正的反馈。因为中庸,没有批判性思维,自然也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到过欧美国家的人都知道,外国人较直率,不说假话。而我们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一般不轻易外露或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想想,做个中庸的人也不错。你说慢节奏生活好,我附和着。他说快节奏生活刺激,我也赞同。就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很难区分好坏。在生活上,做个中庸的人挺好,随和。不过若是在工作或一些重大事件上中庸,就会变得没有立场,没有原则,随大流。
诸事皆有两面性,道理不是万能,一个道理放在不同情境最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否则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不同情况下的利弊。
万事皆有度,进退自如。太中庸太世故就是圆滑,不真诚;太直爽太耿直,也容易被人误解。学会在不同的情境变换和调整,适度中庸,适度耿直适度率真,或许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