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粉丝读者,给我抛出一个问题 “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优秀”
我这才哪跟哪,根本说不上优秀,我只不过是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知而已,知道自己不是什么惊才绝艳的人才,能做的不过就是多努力而已。
笨鸟先飞嘛。
天才,大多抑郁不得志,而笨人,只需找准一个点,锲而不舍的干它个几年,日子,几乎不会太差。
偏偏,现在的人心都太过浮躁。
见惯了主播动不动的一晚上卖出几十几百亿的GMV,新闻时不时的爆出某某明星一天d酬动辄几十万。
给人一种感觉,只要自己去做,也能像他们一样,名利双收。
然后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倒在了路上........
有天,我跟小儿子聊梦想,问他长大后想干什么?
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记得小时候的作文上,班里的同学,大多都填的是科学家、画家、作家、医生这类。
我儿子居然告诉我,长大后想当托尼老师。
理由很荒唐,有点哭笑不得。
他奶奶带他去剪头发的时候告诉他,理发店很赚钱,然后他就想做个托尼老师,开家理发店,好多赚点钱。
挺务实的,却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梦想,还是要有的,满脑子想的都是钱的话,整个人就会变得特别抠搜,又市侩。
我没有去特意纠正他,孩童的梦想很短暂,没有必要去打击他。我一直说,孩子的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的生活,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其实,反之亦然。孩子和父母之间要有爱。爱是什么?爱就是相互尊重,理解,让对方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以爱之名,绑住对方想要飞翔的翅膀。
养孩子要把他们养成“明辨是非”,站在对的道理和正确的方法这一边。
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对于自己不认同的事物,先不要急着反驳。也许,错的是你呢。
【信息茧房】是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提出的一个著名概念。
如果你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
如果你只关注某一种信息源,
如果你只关注自己愉悦的东西,
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
将自己桎梏于自我编织的信息茧房之中,
从而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你们有没有发现,当你对某一样东西感兴趣的时候,无论你看的是新闻还是短视频,都会刷到很多同类信息的东西。
这是大数据的推送,知道你对某一样事物感兴趣,就拼命的给你推送。目的就是让你能停留多一会。
有时候,刷着短视频,一不小心就过去了一个小时,让你沉迷在里面无法自拔。
你看到的一切,不过都是平台想要让你看到的而已。
就好像井底里的青蛙,抬头看到的永远是同样的一片天空。所以,你的思维,你的认知,都是被桎梏住的。
如何破
善于运用搜索功能,当你看到你不理解的事情,或者说你没见过的事情,多用搜索功能,大部分的知识,所处可见。
实在不行,就多买书看,千万不要觉得书很贵,相反,书籍反而是最便宜却又最宝贵的知识来源。
那些作者,大部分用自己半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都写在书里了。而我们只需花费几十块就能拥有,何乐而不为。
人生不只有一种滋味,你觉得没意思了,但实际上你没尝到的东西太多了。
跳出舒适圈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舒适圈。
就是一切让你感到舒服的事,刷短视频,打游戏,网上撩骚,多舒服。
跳出舒适圈,就是让你反着来,怎么让自己不舒服就怎么来。
换个说法,可能接受度会更高一些,【自律】
就像我日更公众号,就是在逼迫自己去输入。
这是一种反人性的做法,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甚至想想都觉得可怕。人生苦短,日子已经那么苦了,何必如此折磨自己。
我们没必要一上来就戒这戒那的,不现实,给自己一个期限,慢慢的减少频次,制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着那个方向走去即可。
自律,说到底,就是对自己要狠。
你不对自己狠,
别人就会对你狠。
社会就会对你狠
与其等别人动手,不如自己先对自己下手狠。
专注一件事
很多人一上来很贪心,这个想做,那个也想做,感觉赚钱的事情挺多,都想去尝试,最终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多数人高估他们一年能做多少事,但是低估他们十年能做多少事。
关于这个我是深有感触,为什么我对这些项目这么熟悉,从前的我就是那个一上来就贪多的人,项目接触了一个又一个,赚钱了吗?
赚了,又没赚。
赚的是经验而不是金钱,当你从这个项目过渡到另一个项目的时候,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意味着需要投入。上个项目赚的钱又投进去,亏钱退出,换项目,又投,进入一个死循环。能赚到钱才怪。
很多人看完这篇文章,大概率会认为是鸡汤文,可惜,这真不是什么鸡汤,都是前人走过的路,都是经验之谈。
能看进去的人,必定是少之又少,一些路,只有自己走过了才知道,经验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