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高尔基的《我的大学》,这本书是做音乐的表哥送给我的,起初以为是谈论大学生活的书,兴趣不大。表哥最近作词曲时提到了高尔基,有一天他发微信问我:提到高尔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才开始关注高尔基的背景和著作。
高尔基先生年幼丧父,一生坎坷,做过很多底层工作,因此他的书里不乏描写底层劳动者的内容;由于家庭贫困,只读过两年小学,在《我的大学》里他曾幻想过上大学,现实只能上的社会大学。在喀山他接触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小市民,也有大学生和思想者,他和小偷、乞丐、搬运工生活在一起,这些人当中有高尔基先生的挚友,有思想上的导师,也有他不想与之为伍的对象,描写他们每个人时,都在书上或多或少地占据了一定的字数。
众多人物中,我发现这本书里最受优待的是古里,高尔基花大篇幅写他和古里之间的相识相处,专门用两个段落表达对他个人行为品质的欣赏和赞扬,他还和古里生活在一起。并且直白的说,我很喜欢他。
这两个大男孩彼此吸引的原因是什么,我琢磨了一下。首先,两人背景相同,来自贫苦家庭;其次,人生态度相似,古里敢于揭示社会黑暗,敢于讽刺民间的旧习陋风,敢于揭示生活真相,这与高尔基先生不谋而合。古里是一个积极幽默,多才多艺的人,和他在一起总是快乐的,大杂院的所有人都喜欢古里,这对当时的高尔基先生也有比较大的触动,看透现实却依然乐观面对生活的人很少很难得。
古里先生和高尔基先生的友谊让我想到了每个人身上都自带吸引力,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交际圈,什么样的人能够吸引你的目光,能够让你心之向往,想和他经常见面甚至愿意和对方居住在一起?
这么一想,我总结了一下:喜欢一个人常常与三个理由有关:第一,两人有相似之处,好像一见如故。兴趣爱好相同,才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可以展开。第二,两人在某方面优势互补,每个人对自己所没有的那部分总是一目了然,比如英语不好,我会比较容易被英语流利的同学吸引。比如我是缺乏计划性的,对善于做计划的人也会比较欣赏。第三,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有好感,这是人之常情。
放下笔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确实是这样的,刚开始的交往要么是因为她/他先跟我打招呼,坐下来有话题可以聊,进一步交往后成为好朋友;或者是我被她吸引,主动加对方微信;还有一类是曾在学业和事业上帮助过我的朋友、前辈。
我想,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吸引力,这股吸引力来源于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看过的风景,以及,接触过的人和事。我们的朋友圈都是自己建立起来的,遇到的每个人都和我们的频率有关,如果想要找到人生知己不妨向内寻找,先把自己变成理想中的知己模样。如果想把握住主动权,掌握一门任何人都能听懂的“共同语言”很重要,比如历史、瑜伽、红酒、美食等方面的话题,因为它代表的是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层次。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么说:时间决定你会遇见谁,你的心决定谁会出现在你的世界里,而你的行为决定谁能留在你的生命里。我们的心之所想往往体现在我们的行为里,我们的行为日积月累形成习惯,好习惯让我们遇见好朋友。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吸引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