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节日,时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的分界点。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事便是全家人除夕守岁,除去冬天的荒凉与沉寂,迎接春日的生发与生机,除夕有辞旧迎新之意。
1.春节仪式性的活动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一系列仪式性的事。比如节前每家每户要进行大扫除,清楚家里没用的东西,对于物质匮乏的农耕时代,主要是对垃圾的清理,除去家里的灰尘。但对于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不仅仅是除去垃圾,更是扫除当下没用的物品(以自己为主角,不以物品的价值为判断),扫除没用的物品,帮你清理心理垃圾,显得尤为重要,是提升幸福感的前提。
春节没有农事活动要做,一年农事生产完成后储备大量粮食,小孩有新衣服与压岁钱,是整个家族团聚的日子。在传统社会,老人期待大家族团聚热闹,小孩期待有新衣、零食吃,大人期待农事空余的休息与放松。曾经春节是每个人有所期待的节日,现在对物品的需求习以为常。
春节大团聚是祭祖的好时机,农历一年结束需要向祖先汇报这一年的情况,祈祷来年一切风调雨顺、幸福平安。祭祖是中国传统非常重要的仪式,中国文化没有宗教信仰,祖先便是家族的信仰。有一句话“自己家的祖先是神,别人家的祖先是鬼”,中国人祭祖犹如基督教信仰上帝。
2.春节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物质从匮乏变得极大丰富,文化受到西方的洗礼,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春节传统形成巨大的冲击。
首先过春节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部分人选择不回家(老家),不是不能回家,而是春节有整块的时间选择出去旅游,据说2017年春节出国游600万人,选择旅游的人在将来会越来越多。以后春节呈现的不再是回家团聚单一方式。
其次曾经大家族在除夕夜坐在一起守岁,有了电视大家便看春晚守岁,如今有更多选择,看春晚、打牌、抢红包守岁,更有人通过学习或工作来守岁,小孩子可能玩电子游戏或烟花,守岁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以后会更多元。
最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平时生活不差,不需要像以前在春节期间才能吃好穿好,所有人对吃穿没有往日的期待,显得年味越来越淡。人们平时的吃穿与过去的春节相差无几,甚至更好。
3.共同体的减弱
春节作为传统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来自于所有华人几千年来共同的联合想象,仿佛华人身体内潜藏的基因,类似于基督教徒对上帝的认可,但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
年轻人,尤其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虚拟世界的认可强于对春节的认可。有家老人期待儿孙回家过年,辛辛苦苦准备好美味佳肴,希望全家开开心心过大年,可是儿孙回家吃饭时尽玩手机,根本不理老人,老人想不过把桌子掀翻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老人有错吗?他们的认知里便是热闹大团圆。可是那孩子们有错吗?他们的世界原本就是这样。对春节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共同的想象正在减弱。
基于春节的认知,上一辈与年轻人之间出现了裂痕,社会多元化后不仅仅是春节,其它传统节日的想象均在发生类似变化。对于中国文化这一想象的共同体正在逐渐减弱,目前很多年轻人对春节的认知,比不上对双11的认知。
春节作为传统的文化,在今天不一定是每个人的福利,并不是所有人都期待春节,春节更是部分人的负担与恶梦。
许多企业家害怕春节,因为春节要结清年内员工的工资,要给员工发红包,要给政府领导送礼。对于有些步履难艰的企业,没有钱是过不了春节的,某些甚至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崩溃。
对于打工的年轻人,春节放假想想就是最美好的事,可是回家要给上辈拿钱,要给晚辈发压岁钱,同辈之间可能会较量赚钱能力,相互比拼职位。如果没有成家,七大姑八大姨那可热心了,帮你张罗对象,帮你出谋划策,有些邻居也许还会说风凉话,结了婚没有孩子,问你为什么不要呀?什么时候要呀?要几个呀?或许瞎猜是不是谁那个有问题等等,你说这是不是恶梦般的春节。
春节的暴饮暴食,被强行劝酒,对身体的戕害,更是上班后多久才能补回来。春节由于调休,前后两个月都要忙碌,生活规律被强行撕破,需要后期不断去调整。如果有春节因为酗酒,而出现乐极生悲的事,更是得不偿失。
2017年春节放假最后一天,聊聊今年对春节的认知,或许可以指导明年春节过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