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工业4.0研究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概念及可预期深刻变革
一、工业4.0 概念
狭义上,工业4.0是在汉诺威2011年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出现、2013年由德国工业4.0小组正式提出,针对德国2020年高技术战略中未来十大项目之一的概念。广义上,工业4.0概念,不仅与德国的高科技工业战略相联系,还与全球各国工业新一轮技术革命相关,包括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日本的人工智能、中国的2025智造等。
本文(及系列文章)论述的工业4.0概念,是以广义概念为统一定义。
区别于以铁道与蒸汽为标志的1.0时代、以生产线与电力为标志的2.0时代、以半导体与计算机为标志的3.0时代,我们现时所处的工业4.0时代,横跨物理、生物、数字领域,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3D打印、虚拟现实及生物基因工程等多样化技术变革为标志。
二、4.0时代于2025年可预期深刻变革
基于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Klaus Schwab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一书中的分享,本文接下来将复盘Klaus在书中阐述的4.0时代十年内可展望的20余项深度变革,并以变革影响的广度与效果为标准,划分为三大类,以下:
1、对个人内生系统及认知的变革
该类技术变革产物紧密嵌入人体内或附带在表面影响感官,性能集中表现为:直接改变个人与外界的互动方式、随时对身体状态进行识别、对机能进行改造或影响人们大脑的决策判断。
比如,(1)眼镜式、头戴式及眼球追踪设备使得视觉成为新的交互界面,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眼睛与各项互联网应用连接、互动,获得极强的身临其境感,这种与外界互动的方式区别于现在主要通过机械控制如手指操作实现人机沟通的模式;
(2)可植入技术、可穿戴设备等,利用这些新技术成果,可以实现个人身心数据变化的量化记录,并随时监测身体状况;
(3)神经技术、基因疗法、基于3D技术实现的人类器官再造(以上三者皆涉及伦理争议),可改善人体先天机能失衡、后天疾病等问题;
(4)大数据(如通过网上评价数据影响选购判断等)、人工智能(如利用承载特定算法的机器人进行制造决策)的变革,影响我们大脑对事物的判断与取舍。
2、个人外生工具类变革
该类技术变革是以不紧密的附带物形式出现,作为个人工具使用,不直接影响人的感官或机能(区别于能直接识别人体数据或影响感官的可穿戴设备等)。
这一类变革产物包括便携式超级计算机、无限存储云空间、无人驾驶交通工具等。(1)便携式超级计算机,体积小、运行快,传统电脑的地位被智能手机及其他mini设备取代,前者在落后国家普及速度远低于后者,因此我们将看到的是前者逐渐被淘汰的局面,而后者将以惠民价一路走红;(2)云空间存储价格变得很低、甚至低到接近免费(存储空间商业化,广告商很重要),现在已经有如百度云等提供免费的**GB甚至**TB存量的云空间;(3)无人驾驶最接地气的暂时应该是Tesla无人驾驶汽车了(昨天还有新闻报道Tesla电动车要实现全面无人驾驶了),当然还有暂时的载物无人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无人驾驶海陆并用工具了(狂欢漂流不是梦,摊手表情)。
3、高效公共用品或行业设施的变革
该类技术变革直接对社会公共产品、行业发展产生影响,所涉及范围较前两类要更广,因而独立为第三类。
此类技术变革将产生或推进(1)公共产品中智慧城市的发展(实现服务、公共设施及道路互联化)、全球互联网的普及(预计从当前全球43%到75%并不远)、从概念到常识化的共享经济模式落实(全球共享经济代表:Amazon、Uber、Airbnb,中国代表:阿里、滴滴、蚂蚁短租(不确定未来),当然还有更多各国的共享经济平台落地,在此不作详述)、虚拟比特币及区块链的增加;
(2)对行业产生影响的3D规模或个性化制造、取代部分白领及重复性乃至服务工作的智能机器人、软件化操控或改造的万物联网工程等。
4.0时代深刻变革相较现在,是一个从概念到普及的结果,因而上述所言深刻变革,并不意味着以上内容的全新性,而在于它们能在未来十年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以上。
工业4.0时代产生的技术变革当然远不止以上,但作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产物能作为我们站在更独立位置一览新一轮技术革命全貌的垫脚石。
希望年轻的你有所收获。
在工业4.0时代,我们要了解的当然不只是表面的产物,我们更要思考技术革新带来的正负面效应。这也将是本系列文章下一步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