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熟悉程度很高的神话故事,本来太行、王屋二山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也就是现在的河北衡水以南,河南焦作之北,现在这里应该是平原了。
居住在北山的一个九十岁的老头愚公,每天出门很不方便,于是决定将这两座山移走,说干就干,首先开了个家庭动员大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读到这有几点疑惑:
1、本来问题是交通不便,就事论事,开一条路就可以解决通行问题,而且开一条的话还可以收费,“前方500米处有收费站,请减速慢行!”为什么要将山移走?
2、中国有句古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以想象太行、王屋山上指定还生活着其它人,他们依山生活,你将山移走了,他们怎么办?
3、这些将土石投到渤海湾,那里的渔民能同意吗?会不会产生纠纷?
但这些问题在愚公看来都不是问题,在移山工程动员大会后,举家开始移山,并且得到邻家小孩的帮助。将挖出来的土石肩扛担挑,送到渤海往返一次需要一年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我想知道这一年他们吃住行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带干粮或者带上狩猎工具吗?如果带上这些还能带多少土石?如果什么也不带吃什么?靠打劫还是靠行乞,或者象唐僧似的“施主,我等从冀州而来,前往渤海,只为将这些土石丢进大海,可否施舍我们一点吃点?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萝卜不可少!”哈哈,这不是找抽吗。
河曲的智叟友情提示,【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对呀,不要说山上的土石,那怕就是山上长的树木,你一家子也是拔不尽的。太行山绵延四百多公里,不要说是没有机械,就是有光头强的电锯,这山上的树木你也伐不完呀!愚公的回答看似很有道理,细细口味,更象是几句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的口号。而这些口号我们听得太多了,在演讲中用这些口号可以振奋人心,调动士气,但经不起细细推敲。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山不加增,树木每年都生长呀,而且漫山遍野的杂草,每年都会生长,怎么弄得完?另外子生孙孙生子的前提得讨到老婆才能生孩子,一家人还得吃饭穿衣才能活下去,怎么就能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些问题没有一个解决方案,搞什么名堂!智叟亡以应可能并不是理屈词穷,大概是不屑于与之答话了吧?
最后的结果是上帝帮了他一个忙,命夸娥氏的二儿子将两座山背走了,一座放到了朔州东部,一座放到了雍州南部,从此愚公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我很好奇,朔州东部和雍州南部的居民哪去了?是先拆迁后移山还是直接将山往那一扔不闻不问?如果是拆迁有没有安置方案,如果碰到钉子户怎么办?第二个问题是本来出行没有困难的居民因为旁边突然加了两座大山,出行有困难了,他们是不是也得移山,如果也移山,上帝会不会再帮助他们?如果帮的话山究竟移到哪合适?
愚公是不愚的,从整篇文章分析下来愚公肯定是一个超级演说家,巧舌如簧,听他的演讲一定会令听众振奋不已。首先画一个大饼,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景,听众信以为真,就跟着他一起干了,最后可能成功,但一定是牺牲更多人的利益为代价。
中国历史上向来不乏愚公这样的超级演说家,他们能够让人相信他们所描绘的,然后一大帮人跟着他一起去挖山。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便风起云涌,使得“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最后秦这座大山真的被移走了,然而多少人包括陈胜、吴广在内死于非命,汉初时全国一片萧条,经历好多年国力才有所恢复;黄巾军起义前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民众响应者众,最后苍天死了,但黄天也没有立起来,混乱了近百年后司马家成了最大的赢家;李自成的号是“闯王来了不纳粮”,一路死尸(1644)将大明这座大山给挖开了,但后来参与挖山的、被挖的以及围观的吃瓜群众多少死于非命,血流成河。
一座山被挖走了,必定会在另一个地方堆起一座新山,有些例子我不好意思举。当挖山行动开始之后,就没有局外人,谁都逃脱不了,谁也不能置身事外。智叟也不行,可能在移山之后,愚公们会和他秋后算帐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