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使你的个人生活彻底改观,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使你的工作局面彻底改观,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如果你知道这件事情会产生不同凡响的作用,何不马上去做?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后牢牢记在心里的三句话,当时的感觉用词汇来描述就是“震撼”。Covey对习惯的定义是知识、技巧、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要养成一种有效的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知识指点“做什么”和“为什么做”。技巧是“如何做”。 意愿是“想要做”。这以后的十几年历练中,我慢慢理解并践行了七个习惯,让我在职场、家庭、健康、思维模式等方面有很大转变。
受作者柯维邀请作序的詹姆·柯林斯,曾问柯维:“你是怎么想出这本书的概念?”柯维回答:“那并不是我想出来的,不错,书是我写出来的,可是在我提出来之前,书里的原则早已为人所知。这些原则是自然的法则,我所做的,只是把它们搜集起来,帮人们去做综合统整的工作。”所以书出来后,有人给的评价说它完全是一本“正确的废话”。
像芸芸众生一样,道理都懂,但依然过不好一生。
在“接受刺激”和“给出反应”之间,有一个属于人的自由(Freedom to Choose)。之所以我们有这个自由,因为人有自我意识、想象空间、道德心和自由意志。在刺激和反应这段距离中,Covey通过对自然界普遍存在原则的萃取,提出七个习惯的适应性法则: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环环相扣,或者说是承前启后,让人生在这个回路中实现圆满与富足。
很多人被自己想做的事和别人要求做的事搞得精疲力尽。对于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我们需要每时每刻做决定,真的很难。如果即将做的事能像好与坏一样明了也罢了,很容易做决定。但是大部分问题不在于好与坏,而在于“好”与“最好”。在时间轴中,哪些是“好”,哪些是“最好”呢?很多人无法理解重要事情,无意识的干完一件又一件,机械的过着;还有一些人找不到改变的方法,或是恐惧尝试,失衡的活着。
Covey定义高效能为:产出/产能平衡(P/PC Balance)
P——Production 获得的产出;
PC——Production Capaibility产能,及生产的资产或能力。
我过去把高效能理解成高效率,也就是误以为单位时间内干得越多越好。读了鹅与金蛋的故事,才发现过去竟然没理解透这层含义。Covey把所有事情放在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上,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我们看待时间和生活的基本模式。而大部分人在两个维度的平衡上出现问题。
而我的问题出现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处理不好。比如充当救火队长久了(第一象限),甚至会产生莫名的成就感。因为处理一些危机的过程中神经往往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人仿佛站在舞台中间,观众无数。我会快马加鞭,端着机枪冲进敌营,面对歹徒一阵猛扫。随后将冒烟的武器往肩上一挎,在夕阳的落辉中傲然离去,如英雄般。这种刺激立竿见影,但长此以往会形成嗜急综合征。人们期望自己忙起来,似乎很忙自己就很重要;如果不忙,我们反而羞于承认这点。忙让人充实,讨人喜欢,所以它成了事情重要的绝好借口。
而长期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来自于第二象限,那些对长期有意义,但是短期看起来不紧急的事。他们短期看起来毫无用处,但长期累积点点滴滴会增加非常大的好处,例如:健身、培养部下、子女教育、培养友情等等。拿健身来讲,都知道重要,但怎么都觉得它不紧急,除非医生宣布你要完蛋。我们的身体就是产能,通过工作获得的回报就是产出。假如我们每天东征西战处理危机加班过度,不爱惜的自己的身体,只知道工作,你就会发现,最后虽然赚到钱了,但是却没有机会来享受了。身体是1,其他都是0。1没了,0再多都无意义。
Covey对人际关系的本质做了详细阐述,认为品德处于首要地位。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有的人品德高尚,待人诚实,但他们的人际关系并不好。所以如果说品德是基石的话,人还需要学习外部的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等,内在和外在结合会更好。
总之,想要真正的“高效”,必须先改变自己的视角(或思维模式),就像书中讲得一样,我们不妨先“死”一次,想象自己肉体埋在墓地,灵魂蹲着空中,听听亲朋好友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反思如何从内到外的改变行为。毕竟行为改变习惯,习惯改变品格。希望所有读过此书的人不要看过就扔,这本书值得在未来反复理解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