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二、略義(分三科) 申一、結前生後【如是廣辯四正斷已,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前面是廣說,廣辨四正斷,下面第二科是略義。分三科,第一科是結前生後。 「如是廣辯四正斷已」:像前面這一大段文是廣,很廣博地說明了四正斷的相貌,說完了。「復云何知此中略義」,前面那一句話是結前;「復云何知此中略義」是生後。怎麼知道四正斷的簡要的道理呢?能知道它的要義呢?前面說得很多,現在來提要,來說一說。申二、總顯所作(分二科) 酉一、標二圓滿【謂為顯示於黑白品捨取事中,增上意樂圓滿,及加行圓滿,是故宣說四種正斷。】 第二科總顯所作,分兩科,第一科是標二圓滿。此中的要義是這樣子,「謂為顯示於黑白品」:這個四正斷就表示、顯示出來對於黑品的棄捨,白品的取得,這個「捨取」「黑白品」的「事中,增上意樂圓滿」:就是強烈的意願,很圓滿的這樣的意願,這是一樣事。這個願非常重要,你沒有這個願,就不會有這件事,依願導行,沒有願就不可能會去這樣修行,所以這上面非常強調這個增上意樂的圓滿。「及加行」的「圓滿」:一個願、一個行,這兩個圓滿,是標二圓滿。「是故宣說四種正斷」。這是標二圓滿。酉二、配應作事(分二科) 戌一、標【當知此中,由生欲故,增上意樂圓滿。由自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故,加行圓滿。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正應作事。】 下面第二科配應作事,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當知此中由生欲故,增上意樂圓滿」:這前面已經解釋過,就是,在我們這個污染的心裏面,忽然間生出一枝蓮花來,就是生欲。那麼生出這樣的清淨的願望,這個生欲就表示你增上意樂圓滿了。 「由自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故,加行圓滿」。這是解釋第二個。由於你自己能夠警策自己,能夠鼓勵自己,鼓勵自己幹什麼呢?「發勤精進」:發動你的精進,就是採取行動了。「策心、持心」的方法,這樣「加行」就「圓滿」了,就是你用功修行這件事能夠成功了。 「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正應作事」:這修止觀的人、修禪定的人,就是這麼多,正應該作的事就是這麼多,一個是增上意樂圓滿、一個是加行圓滿,就是這兩件事。戌二、釋【謂為斷滅所應斷事、及為獲得所應得事,先當生起希願樂欲,為斷諸纏,復應時時正勤修習止舉捨相。】 第二科是解釋。「為應斷滅所應斷」的「事」情,「及為獲得所應得」的「事」情。所應斷的事情:就是一個已生惡法、一個未生惡法;所應得的事情:一個已生善、一個未生善,所應得的事情。 「先當生起希願樂欲,為斷諸纏」:先要發起希願的樂欲,為斷諸纏的煩惱。「復應時時正勤修習止舉捨相」:那麼這就是加行了。在用功修行止觀的時候,要用止舉捨這三件事來調這個止觀,是這樣子。看《披尋記》。《披尋記》九七一頁:《為斷諸纏者:此說蓋纏應知。》 這個五蓋是障道因緣,你修學聖道先要斷這五種障礙,這裏面說為斷諸纏就指五蓋說的,當然也還就是修止觀。【為斷諸纏及隨眠故,更應修習對治善法。】 「為斷諸纏及隨眠故,更應修習對治善法」:把五蓋斷掉了還沒得聖道,你心裏還是有煩惱,當然煩惱是比較微弱了。就是為了斷滅諸纏煩惱及煩惱的種子(就是隨眠)故,更應修習對治善法,你還要繼續…前邊修止舉捨相斷除五蓋,那就得到未到地定了。得到未到地定並不是所作已辦,你要繼續努力修止觀。「更應修習對治善法」:對治諸纏的善法,那還就是止觀,當然這個是比前面更深刻、更有力量了。看《披尋記》。《披尋記》九七一頁:《為斷諸纏及隨眠故者:此說一切煩惱應知。》 這是說一切的煩惱。就是除掉了五蓋以後,還是有愛見煩惱的。這就是在四禪裏面…從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最低限度要成就四禪。當然有可能成就四禪以後,要修無色界的四空定也不難了;那麼在四禪八定裏面繼續修四念住,斷除去愛煩惱、斷除去見煩惱,那麼就是所作已辦了。申三、結攝一切【為顯如是一切所作,說四正勝及四正斷,是名略義。】 這是第三科。「為顯如是一切所作,說四正勝及四正斷,是名略義。」這是此中的略義。我們學習了《菩提道次第略論》、《菩提道次第廣論》,感覺到很好!是好,我也同意這個是好。但是我認為《瑜伽師地論》是更好!我說這話,我不知道你們同意不同意,我的確是這樣想法,《瑜伽師地論》是更好。(2018.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