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怎么样?”
屏幕右上角微信提示弹出来,我扫了一眼,继续忙着手里的事情。
当朋友突然问起你最近怎样,大概率并不关心你最近怎样,可能是想找你出去干饭,可能是要给你一份电子请帖,还可能只是找你借钱,这不过是比”在吗”更进退自如的寒暄手段。
最近还能怎么样呢?
“上班”、“产品经理”、“还好,不是很忙”、“没有哦,还是单身”、“没买房”、“要的,下次约嘛”。一一作答,礼数周到。
无他,唯手熟尔。
越来越发现,如今已经很难从最近几周、最近几月、最近一年里找到那么几个highlights跟朋友谈笑。偶尔聚会,说的也是十年前的往事,谈的是阔别数载的故人。要是聊起现状,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创业投资”、什么“股票黄金”之类,惹得众人口干舌燥。但是九点半不到,这些金融巨子、职场精英就会拿起电话在角落里轻言细语,耳根通红,不知是啤酒喝的,还是手机烫的。
以前的我鄙视他们,现在的我理解他们,屠龙少年也成了拖家带口的国王,想来众人金玉其外,真相却往往藏在九点半的查岗电话里。生活有趣,吹牛批也是种世界观。
想来这些年缀笔不前,好像早没了表达的欲望,偶尔写些不成文的小段也是矫情难忍,逃不过个人际遇、追忆往昔这些屁事。实际上,在我敲下第一行字之前,特意找出了高中QQ空间杂文的手稿来看。纸上字迹细长,撇勾之处做作至极,像极了抖音上逢人送亿的成功大师。陆老师曾评价我的墨宝和人反差极大,蕴含着纵向发展的朴实梦想,谁料一语成谶,如今身材矮胖如瓜,字迹还是细长不止,让人不得不感叹梦想的持久,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尽管如此,这段日子仍是我至今为止表达欲最旺盛的时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有感而发,大至国家政法,小至同学绯闻, 百无禁忌,无一不写。当然,这些作品都拿不上台面,有很多问题,更称不上高级,大多数时候我会为之自卑,偶尔也会沾沾自喜。
我一直觉得,高中毕业到工作这七八年时间,日子兜兜转转,既白驹过隙,又磨磨蹭蹭。高中毕业、恋爱、上学、实习、分手、大学毕业、工作、跳槽,我清楚地感知到,跟每一个年轻人一样,裹挟在人潮里,在礁石上撞得鼻青脸肿,成为官媒笔下的”骨干“,被抽象成一个符号,就像水溶在水中。
而作为独立个体,我经常有种错觉,这几年过得不是一串连续的线,更像撒在白纸上的一个个红点。我是真的过了几年?还是这几年里让我不断回头的几个瞬间?我的感受不在纸上,在那毫无规则的红点里。我至今怀念在云南的时光,泸沽湖骑游,湖边的码头,水里的皮孩,身边的朋友,让我可以肆无忌惮地享受快乐。这些志得意满的幸福,深夜自知的痛苦,也慢慢平淡,如今朋友圈里幸福的删除了,痛苦的隐藏了,只剩下些无关痛痒的历史动态讲述几年遭遇。而我像是白走了很长一段路,既不知道为什么写,更不知道该写什么。
最近项目验收空隙,对游戏又兴趣寥寥,无意间翻了不少闲书博客(主要是刘未鹏大佬),关于我能写些什么、我为什么要表达,好似模糊的摸到个轮廓。
第一,我希望与人交流。我自视为一个不擅交际的闷比,在人多的场合只能偏安一隅以沉默示人,一方面,我不想强颜欢笑、出卖色相强行融入陌生人故作熟络的氛围里。另一方面,我的临场发挥能力如此薄弱,以至于我之所言完全不能表达我之所想,每次即兴发言后我都会在几个晚上夜不能寐,狠狠反思其中偏误。通过完整思考、结构输出的内容能减少我的遗憾,大大增强“话语的复用性”。
同时,这样的交流得有一个边界,也就是现在你看到的私域中。我并不觉得当前的公域环境下,能容忍一个普通人的所感所想,更不可能有理性的讨论与碰撞。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某一天我刷抖音的时候,某条视频一个声音“听说胸大的女生都很漂亮”,接着“啪”一个脸的自拍镜头,故作魅惑的说“那我岂不是胸超级大”。显然,这其中有天大的误会。
首先,你的脸是P的;
其次,即便脸不是P的,且假设第一句话正确的前提下,胸大→漂亮也没法推出超级漂亮→胸超级大,而是不漂亮→胸小。
而当我指出谬误,希望与网友来一场智慧的碰撞时,分别收到了“装NM呢?”、“就你懂?”、“呵呵,逻辑真好”等留言,诉诸无知、诉诸大众、诉诸NM,尽管看着有趣,也怕看多了气死。
第二,我需要沉淀我的思考。虽然前文说到,大多年轻人都裹挟在同一股洪流里,但每个人仍有自己的轨迹,至少对于自己来说,你的生活是独一无二的。我也经常想,我的思考在别人看来是否有价值,甚至在别人看来是否过于幼稚,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万千圣贤珠玉在前,可能每一个想法都已经被实践。但事实是,我面对的问题肯定有人面对过,我想过了,别人没有,我的思考就会有价值。当然,对厉害的人没有价值,他们已经想过了。但无论人怎么牛B,也有更牛B的人,我永远成不了最牛B的人,但我永远不能停止思考。“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不会骗人的。
此外,我的职业要求我时时刻刻能对过去进行总结,但日常的思考往往存于碎片,如果不把碎片拼接起来,你就不知道这些亮闪闪的东西到底是钻石还是玻璃。无论是在《文明》还是生活里,无意间你就会有尤里卡时刻,好似对一件事已经有了五分领悟,但如何把剩下的五分研究出来,才能决定个人的发展点数。而事实是,我常常不假思索地得出一些结论,看到黄焖鸡就想到吃,看着PPT就感觉头疼,知识像是藏在潜意识里,“我强烈地觉得这个说法有问题,但我却说不清它为什么有问题,哪里有问题”。书写是更好的思考,在敲键盘的过程中,就越来越接近问题的本质,一些平时难以注意到的深层面的差异性就会逐渐浮现出来,也就多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去审视自己的思维中到底存放了哪些错误的信息。
第三,我需要增强想象力。我一向认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辨明人能力高低的试金石。如今我入世经年,所看所闻日益增多,有趣的东西却屈指可数。市侩即是世间法,成熟就意味着想象力的逃脱,人生可能是一个渐渐庸俗的过程。我无以抵抗,只想把这过程减缓一些。写作也许是其中法门,如果我没有持续的输入和思考,很快就会没有内容可写,而为了保持我立的flag,就会强迫自己去写作创造。古人说”作之不止,乃成君子“,我一直装成很有输出的样子,并为了这种假装不断努力,也许有一天我真的会很有输出吧。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可能很快我就会弃笔从游,Coding Horror的名博主Jeff Atwood也曾经感叹“Overnight success takes a long time”,这是说要想成功地跟人过夜,你得花很长的时间看似水到渠成的成就也经过了漫长的努力,小老板懂得倒不少,难怪代码也写得好。改变自己从来不是易事,离开舒适圈本是一种灭绝人性的行为。我以前也一本正经的跟女生说,“最有魅力的品质就是上进”,虚伪得像是哄骗小潘的西门哥哥,最有魅力的品质显然不是上进,而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之所为,也是为了有一天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最后,我要记录我的日常。偶尔家里通电话,常对我的工作感到好奇,总是不厌其烦地问公司规模、同事关系、工作内容,我想着工位上横竖不一的显示器、开不完的需求评审会、永远在逼近的DDL,嗯嗯啊啊的应付过去,而后又常常觉得后悔,我习以为常的社畜生活,是父母永不可能经历的人生。
我之经历无人经历,我之感受无人共鸣。既然如此,何不写下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思考,不为取悦别人,想清楚、写清楚本身就是种巨大的激励。
有句话叫三旬而死,六旬而葬。人在20多岁的时候会有很多困惑,有一些没有解法,成为永恒的迷案;有的渐渐释然,成为路上无关痛痒的笑柄。我今年二十六,也渐渐了解一些世事,明白奇迹不会发生,我更成不了第二个马云,但我将继续努力,不让下一个四年白白死在自己怀中。
公众号“黄焖鸡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