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十岁前,我生活在农村,我想我应该从三岁就开始记事了,于是我好像比周围的人感触生活更独特,也许有人冷眼旁观着了,我却切实去感觉,于是我一直想写我曾经耳闻目睹的几个女人的故事,她们曾经在我的生活中隐现,只是多年后只我还如此清楚的去记忆她们,当她们依然鲜活的存在着!
故事(一)英子的故事(上篇)
还记得<<城南旧事>>里的小英子吗?她的形象应该是很多人对美好的一个憧憬,我这个故事里的英子和这个小英子真的有很多相似,她不像农村的女孩,白皙的肤色,浓浓的眉,大大的眼睛,眼神中总隐含着一股水气,汪着一心的思绪.她母亲是北京通县人,想当年随着返乡的她的父亲回到了偏僻的河北农村.到她长到八岁时上边是两个姐姐,两个哥哥.下边又有两个弟弟,她是在田间自然的风土中长成,带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野性.英子很好胜,骨子里是有一种叛逆,那时她母亲常年往返在京津冀之间做着些能贴补家用的小生意,她八岁就开始随母亲闯荡,用一种少见的成熟和那些各色顾主讨价还价,她俨然早熟的小女人,但是她与自己的母亲却是格格不入的,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就是她母亲的翻版,言谈举止间继承着母亲的好强和桀骜不驯,那不再是乱世,只是早期农村的生活的困苦,依然在冲击着人的正常的思维,不得已常年要奔走在生存的一线.英子十一岁才上一年级,那时她大哥放弃大学的召唤,回乡务农;二哥当兵去了远方,两个姐姐终于也可以成了主要劳力,于是她可以上学了.
只是她愈发沉默起来,先前显现的桀傲隐藏到骨子里了!她说起八岁进北京城的感受,她听着通州城里三姨妈数落着母亲,怨她一跑,跑到穷乡僻壤,做了个地道的农村老妇女,她感受着母亲娘家的亲戚们用异样的目光,盯着看她的老蓝色土布的衣裤.他们说着时髦的京腔,掩盖了母亲仅存的一点老北京的韵律,在看似不伦不类的语言交杂中,她想像母亲也曾经是老北京的一员,也许她自己没准也流着皇城根下的一份热血,但是她只来自一个狭小的小村庄,连地图上都不存在的一个地方!
她学会照镜子,竟然也发现一个奇迹,她感觉到了自己的美丽竟然是超乎众人的,无论的她的出身多么土气,但是一颦一笑间她感觉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那年她上初一,16岁.
她是班里最大的,个子虽然不最高,但是举止最成熟,学习中上,她看见新来的英语老师总会在上课时长时间流连在她的身上,不经意抬头总看见那双温情的眼睛.她穿的衣服来自北京,那里的亲戚们终于无法容忍自己姐妹的败落,总是寄来他们淘汰的衣服,但是那在当时的农村,已是很时髦,她穿高领的毛衫,衬托出窈窕的曲线,在一帮乳臭未干的农村女孩子里无疑是亮丽的风景!她忽然有足够的耐心去迎合别人的羡慕,想起当年在亲戚的目光中无地自容的样子,她感觉到一种超前的轻松!
其实她知道自己不是孩子了,她看着年轻的英语老师用温情的目光探索着她身体的奥秘,她有一种不安,但更多的是满足!她的梦想,其实更准确的讲是欲望就在她16岁这一年极度膨胀.她感觉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东西,因为她骨子里本来就是不安分的,她极度聪明,但是学习成绩一直只处于中上,她的英语发音却极标准,英语老师给她的关心总是很多,于是忽然有些传言,便传到她脾气暴烈的母亲耳朵中,有着闯荡江湖经验的老太太,终于大闹了一次学校,其实本来就是很朦胧的一切,便在这一闹中多多少少加进去了故事,故事很新奇,给平静的乡村注入一股兴奋,于是这个莫须有的故事带点颜色,给了很多寂寞的乡巴汉们很多谈资,那时电视还没普及,但是带有乡土味道的原创似乎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
于是英子被迫转学,转学后的她似乎安静了许多,在陌生的环境中,她总是把头低的很深,似乎想隐藏一切思维,勉强上到初三,忽然又传出和某同年级男生的亲密关系,其实只是传闻,亲见者说他们经常一起骑车回家,于是又是云云如何.她的母亲终于下定了决心,干脆彻底让她退学,正好北京一个亲戚家缺一个照料孩子的人,英子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她终于以这种身份堂而皇之的走进了北京人的生活.
她想只要能呆在北京不回去,她情愿做最艰苦的生活,在照料孩子的闲暇中,她喜欢翻阅各类书籍,尤其是历史类的书,总能让她产生幻觉,她甚至认为自己应该就是某个乱世的公主降生到凡间,总有光芒四射的时刻,只是她在等待时机罢了.
她住的地方离北京电影学院很近,她便经常抱着孩子去那附近溜达,她看见个个俊男靓女出出进进,看见他们尽情欢笑,享受生活,她的极度的空虚总是折磨着她六神无主,丢三落四,有时孩子哇哇哭,才知道忘记给孩子喂奶了,还有一次孩子从床上翻下来,把鼻子摔出了血,而她正在看着一个故事出神!亲戚提醒了她多次.
她抱着孩子流连在电影学院的外边,她想像一个导演会忽然发现她这块璞玉,于是她就有飞上枝头的机会了。(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