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打算做什么,都可以简化为三步:确定目的,制定行动计划,行动。
听上去好像挺简单的,但在从目的到行动计划的转化,不同的思维习惯(往往我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可能会让我们与目的失之交臂。
做个测试,摘自海蒂·G·霍尔沃森的《成功,动机和目标》,看看你是否也有某种固化的思维习惯。
哪个更能形容你的行为,让行为听起来更“悦耳”:
1.列清单:a.理清头绪 b.写些东西下来
2.清理房间:a.爱干净的体现 b.拖地
3.付月租:a.维持住所 b.写支票
4.锁门:a.把钥匙插进锁眼 b.保证房子安全
5.跟人打招呼:a.问“你好” b.表示友好
算算自己的得分:1a=2a=3a=4a=5a=2分,1b=2b=3b=4b=5b=1分。
得分在6分及以上,说明你更习惯于抽象的思维方式,更注重于“为什么”。反之,则说明你更注重实际,用“是什么”来理解自己的行为。
两种思维方式的“效果”有何不同呢?我们可以从丹·韦格纳和罗宾·华勒切尔的一个实验说起。
两位心理学家曾经请来一群志愿者“喝咖啡”。一半的志愿者需要用一个普通杯子喝咖啡,而另一半则需要用一个重达一磅的笨重杯子。
实验人员给了志愿者30种对“喝咖啡”这个行为的描述,和你做的测试题相似,包含了基于“为什么”,和“是什么”两种思维方式的行为描述。
在做选择时,那些用普通杯子的人,更倾向于用那些抽象的描述,比如,“满足我的咖啡因嗜好”、“给自己提提神”...
相反,那些用笨重杯子的人,则更喜欢用具体的描述,比如,“把杯子举到嘴边”、“吞咽”...
从这些类似的实验里发现,当我们做有难度的事情时,用单纯而具体的“是什么”方式思考,比用抽象的“为什么”来得更简单有效。
因为,当人们用“是什么”来理解行为时,他们更容易聚焦在细节——从A到B点的机械过程,从而避免外界的干扰。
当我们做一件经验丰富的,相对简单的事情时,用“为什么”的思考方式,可能会更加奏效。
因为,抽象思维更容易让我们把一件事(通常是小事),跟一个更大的意义和目标联系起来,为一件本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从而提升了实现的内在动机。
当然,注重“为什么”的抽象思维,和注重“是什么”的具象思维,并不存在对错之分,也并不存在一种方式优于另外一种的说法。
但是,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却是截然不同的,以至于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如果你更需要干劲,需要内在动力时,应该启动“为什么”思维模式,想想行为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和更大的意义和追求“巧妙”地结合起来。
如果你需要解决一件棘手的任务,或者你发现光靠“为什么”无法帮助自己时,就需要启动“是什么”的思维模式,冷静地想一想,接下来,我需要做什么,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
所以,最佳的策略,是我们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里自如地转换,而不总是固执于单一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