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力的心理模型
在上图中,“自我”的小人想走A路线,达成长远的目标,最终收获大树上的果实(即长远利益);而“感受”的小人想走B路线,获得眼前的快乐,不断采摘路边的小花(即短暂利益)。
要想获得大树上的果实,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而路边的小花,不用怎么费力就能摘下来。
这时,“我们”和“我们的感受”之间,就需要商量好,然后选择一条路线。一般来说,“我们的感受”更容易说服“我们”。
如何才能夺回自己的控制权?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突破:
(二)启动力
方法1: 321法则
为了及时发动,我们可以提前设定“大脑开关”:“如果发生了某件事情,就立马发动321法则”。
像这样,感受还没酝酿到位,你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它不得不先跟着你走。
用一句话总结:
方法2:捆绑策略
捆绑策略通过重新描述现状,在当下就考虑到未来可能做出的所有行为及其代价,让我们有更大的机会面对现实,战胜肤浅的感受。
例如:
由于“捆绑策略”增强了自控力,所以“自我”的小人推着“感受”的小人跑:
用一句话总结:
方法3:简化原则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选择困难的矛盾,想做的事情太多,不知道什么更重要,比如很难判断两本书看哪一本更好,于是在犹豫中寸步难行,最后走上拖延的道路。
请记住这个原则: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说,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不要纠结这件事情的价值多少,就直接去做。哪怕是花一分钟时间背两个单词,也是在积累价值,比犹豫拖延要强得多。
就像下图中,“自我”的小人因为只有一条明确的路,所以能快速地拉着“感受”的小人往上走。
用一句话来总结:
(三)执行力
方法1:分解任务,持续形成激励感
比如说,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然后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能从中得到成就感(如图中的小花),从而奖励自己的“感受”。
以“写年终总结”为例:
——年终总结任务分解——
1.通过资料和周报,回顾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
2.确定年终总结PPT的整体构成和页面分配
3.挑选模版,搭建年终总结的PPT框架
4.写完PPT的第一个部分“工作情况”
5.写完PPT的第二个部分“经验分享”
6.写完PPT的第三个部分“未来计划”
7.完成PPT相关数据填充和表格制作
8.检查并重新编写不足和不适当的部分
9.最后确定内容是否全部完成
——————
像这样,看起来就容易完成多了。甚至,我们可以在完成每个小任务后,主动给自己一些奖励,比如散步放松、吃点零食等等。
方法2:“快+早”形成良性循环
效率和提前是一个整体,效率会带来提前,提前也会带来效率,从而形成正循环。这个原则虽然听起来老生常谈,但只要具体落实,就能产生显著效果。
关于“早”:
例如第一课案例“小任的一天(3)”,小任通过提前思考增加了未来的效率。
关于“快”:
在生活和工作中,虽然很多人已经认为自己把事情做得非常熟练了,但可以继续提高效率的地方,仍然是无穷无尽的。
关于“快+早”形成良性循环:
以工作为例,提高工作效率,就更容易感知到,手上的工作应该把握哪些关键人物、和谁保持沟通、和谁确认需求、遇到问题应该向谁求助、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方法等【关键节点】。
另外,“快+早”还能让我们面对意外的时候也更有抵抗力。因为时间充裕,我们可以没有压力地完成额外的任务,或解决突发事件。
只要坚持下去,这种“快+早”形成的良性循环,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