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三,加班从年尾加到年头,大街上空了,单位大楼也空了,到处冷冷清清,只有单位门口的迎春花开的好热闹。
腊月二十七老妈生日回去了两天,姐姐提议我们一家到外面饭店吃,原因是老妈确实年龄大了,忙活不了一大桌的饭菜了。本来还想说在家吃的我,见众人都无异议,张了张嘴也没再说什么。
邻村的小饭馆,小小的包间坐满了一大家人。鸡鸭鱼肉摆了满满一大桌,觥筹交错间每个人都在说着祝福吉祥话,桌上盘子里的饭菜却很多没怎么动。
后来回到家几个人忙着打麻将,我新手小白,自然是旁边观战,看了一会觉得困倦乏力,就躲到屋里睡觉去了。
在家的两天就这么过去了,没有大喜大悲,也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年开始过的没什么味道了。
这和我记忆中小时候的年完全不是一个味道了。小时候的我们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穿,男孩有炮拾,女孩有花戴。不说那馋人的大肉,就是每次过年妈妈蒸的包子,我们都能吃的好香甜。
如今过年不再盼吃肉了,因为天天几乎都有肉吃,过年更是吃腻了大鱼大肉,冰箱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桌子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吃食,我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今年因为加班,又是搬进新家第一年,我们在城市里过的年。两个人的小家我们也是忙碌着贴春联,包饺子……尽量多些新年的热闹气氛。
大年初一我去单位加班,先生在家看电视睡觉,着实无聊。第二天大年初二,他强烈要求陪我一起去单位加班。
第三天大年初三,他和我商量着要回老家,我并没有阻拦。于是他中午吃过午饭,就开车回老家了。
晚上回来我看他朋友圈发的视频,一副热闹非凡的样子,我调侃他在城市像个小绵羊,一回老家就生龙活虎了。
作为留在大城市打拼的新一代,我们刚刚从农村走出来,在大城市安家落户,父母还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们身上有他们抹不去的痕迹。甚至我们的双脚还沾着黄土,双手还留着劳动留下的印迹。
所以他会有些不习惯,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他还是想回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过年。就如在大城市待了那么多年,一见到大场面,他还是像那个刚刚进城的小孩,一脸局促不安,脸都红了。
而作为出嫁的我,自从有了我们自己的房子,我觉得这里是我的家,我真正意义上的家。
因为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已经叫做娘家,就连回去,邻居打招呼都变成了“来了呀”不再是“回来了”。
而婆家我还没完全融入,已经变成他们家的人了,婆婆甚至会说不要我要人家的东西,咱家有。在她眼里我的娘家竟成了人家,我被他们划队自觉成了他家的人。
这两种形式都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反观还不如待在自己的小家轻松自在。
说这些并不是说婆家或者娘家待我不好,恰恰相反,公公婆婆待我都很好,娘家的老爸老妈对我也不错。我只是作为身份角色转换时,一点小小的感慨罢了。
今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电视机里的画面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是我最喜欢的节目,没有之一。听说又拍了第三部,真是久等了,好期待。
作为记录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这么火,很多时候是节目中的情怀打动了我们,不管是亲手挑选食材,还是亲手煲汤做菜,他勾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让我们怀念手工的味道。
节目最后,经典语录“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让人回味悠长。
现在我们逐渐缺失的年味,是我怀念的小时候的简简单单的欢喜,是纯手工制作的那种心情,是对于舌尖上的味蕾的一种怀念……
回归简单,回归自然,这或许是我们以后需要好好学习的功课。
2018年2月18号 星期天 农历大年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