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个精灵球去教室上课,也许还可以捕捉到皮卡丘。好像知道皮卡丘那十万伏特的电力从何而来,要不要充电呢,太阳能?或者把食物转化为电能?
"转化为电能",输入这五个字的时候,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样的文字组合以前经常出现在物理题目中。
物理,高中三年都难以驾驭,甚至"无法理解"。以前看着老杨(高中三年班任兼物理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各种运动,看着看着我的思绪就跑偏了,脱离轨道...
好不容易弄懂了一点点,撑到了高考结束,到现在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分不清什么是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只记得以前的黑板上总是出现一个木块撞向另一个木块,一个小球去碰另一个小球,撞了又碰,碰了又撞...←_←但愿物理科代表(群主)不要嫌弃我这等渣渣
当初不选工科专业就是不想学物理,难以驾驭啊啊啊( ・᷄д・᷅ )
物理,勿理。
剁手了,买了一双Asics,有点丑。
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了解一些颇有名气的品牌,虽然算不上了如指掌,但起码可以说出一些自己偏爱的品牌和系列。
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听过匡威,也不知道Adidas是什么,买鞋子的时候都是跟着妈妈到市场附近的鞋店挑选,能够拥有好看的新鞋子就已经很开心了。
初中的时候,我选择离开自己的小镇去求学,在那里和我一样的外镇生还有很多,当然,比起当地小升初的人数,我们属于少数。
普通的学生可以直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学费书本费全免。作为外镇生的我们也可以享受义务教育,但需要额外给学校交五位数的"赞助费",所以外镇生的同学家庭条件都不差,大多都是非富则贵的富二代(我属于例外,我不是富二代)
当时班上也有几个和我一样从西樵过去的同学,他们都是镇里最高大上的那间小学的学生,我只是一间普通小学的学生。
由于来自同一个地区,而且生性外向,所以我和他们很快就混熟了。
在他们的话题里,偶尔会听到Adidas、Nike、Converse、Puma...包括国内的李宁安踏,这些脍炙人口的最为大众的运动品牌。渐渐地,我也开始懂得分辨它们的商标,知道三斜杠和三叶草是阿迪,对勾是耐克,星星是匡威...
我所在的初中对鞋子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那时候,我身边的同学都穿着花花绿绿的鞋子,其中不乏各种品牌。不过我并没有追求名牌的心,也不太在意这些事。
直到有一天,我们一家四口去逛街,爸爸带我去买鞋子。我们走进了一家装修别致的运动品牌店,琳琅满目的运动鞋整齐地摆放在陈列架上,这种感觉和市场附近那家小小的鞋店的感觉很不一样。
我挑了一双白色的运动鞋,店里的工作人员恭敬地给我拿来了试穿的鞋子,还帮我替换旧鞋。
脚上那双旧鞋子在这些崭新又时髦的鞋子面前显得破破烂烂,我脱下旧鞋子,很不自然地穿上新鞋子,生怕自己出现窘态。
就这样,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双"名牌"运动鞋。那一年,我12岁。
那个周末结束后,我穿着新的鞋子回到学校,某同学很快就认出鞋子上的商标,然后带着一点类似"哎哟不错哦"的语气称赞。
其实当时的我也挺开心的。
高中之后,学校要求全体学生穿回力鞋,挺好的,没有攀比,也不需要花时间去挑选款式,大家都一样。
到现在,我认识的品牌越来越多,坊间流行的品牌也比以前多了很多,自己也偶尔会关注一下某某品牌推出了哪些新款。
不得不承认,这些大牌的质量确实好很多,无论是外观质量还是功能性,都比一些不知名的运动鞋要好,自己也拥有了一两双品牌的鞋子,但我不会为了追求名牌而买,有需求才会买,凡事量力而行,挖坑亦如是。
不知名的地摊货也好,远近驰名的品牌也好,只要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记得有一次妈妈和朋友聊天,阿姨说现在的小孩上大学花费很大blablabla...大概就是抱怨自家女儿花钱比较多吧,我妈有点窃喜地说"我女儿花钱还真不算多,也很少追求那些名牌,也不在意我们(开什么车)接送她上学..." 咦,这是在夸我吗?
大半年前和朋友去了一趟澳门,因为港澳的品牌运动鞋款式比较多,而且价格便宜(汇率),所以就逛了一下鞋店。
当时很多商家在搞促销活动,各种折扣。偶遇那双觊觎了很久的运动鞋,而且还打折,算了一下,打折加上汇率,原价700(葡币)的鞋子,只需不到500RMB左右就可以把它带回家。
回家之后很开心地跟爸爸说买了双新鞋子,而且还挺便宜的(相对原价来说),他还问我是什么牌子,我说"就是一双阿迪,挺好看的,下次你们去澳门可以顺便看一下" 他笑眯眯地点点头。
那一刻,我也发现,爸爸脚上那双鞋子已经穿了好多年,他一直都舍不得换新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