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回顾
以康妮与卡洛结婚为开篇,依次顺其自然地交待主要人物出场,通过民俗“子女结婚不拒事”同时也把生意也引入介绍。
(来源:豆瓣东遇西)婚礼解读
像《教父》这种史诗电影,庞大的故事架构,纷杂的人物关系,众多的情节起点,都需要在第一幕中全部建立起来,为后面的叙述打下牢实的地基;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无限的空间,我觉得,只要能把相关的内容全部放进来不显臃肿,已经是相当的境界了;还能够在一个段落里,梳理得脉络分明、简繁有致,惟有大师的大手笔才能做到。为何这么多关联的细节,在科波拉手中一如庖丁解牛呢?归根结底,我觉得他在讲故事。讲故事,抛弃多余的技术手段,踏踏实实的讲故事,“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种朴实无华,应该也是史诗所追求的气质之一吧。叙述始于包纳萨拉向教父柯利昂求助。由他的独白特写开始,镜头慢慢后退,出现教父的背影,他挥手示意身边的人给激愤中的包纳萨拉一杯酒。一个极尽平静的开场,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变焦镜头,后来在评论音轨里听科波拉提到这是后期处理做出来的效果,才想起这部电影诞生在七十年代初。内容上,这一段也包含了丰富的意象。首先由这个人物侧面交待了柯利昂家族的背景,在法律以外存在的规则制定者,一种追求公平的规则,以及家族所处的地位:制定者与执行者合二为一的身份。它点出了这个故事、或者故事所讲述的人所赖以生存的两种东西:一是规则,二是公平;这也是柯利昂安身立命的原则,故事其后的冲突就包含在这两个原则所构成的矛盾中。其次它交待了故事主题所包含的对比元素之一,美国梦。一个移民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转眼却发现一切并不如自己想象美好,他必须重新回到自己所抛弃了的世界中寻找慰籍。这个元素的存在,同样在柯里昂与迈克的父子关系中构成一个极重要的参照物。在其后的对话里,柯里昂由拒绝到应承,进退有据,完全掌控住对方,除了重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尊重而非金钱)以外,也将报复纳入一个自认公平的范畴。这里还揭示了故事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生意。这是一段商人手腕尽显的讨价还价,这个精妙之处,在于柯里昂是在一个受限的前提下,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这个限制由两部分完成,首先在对白中交待了这是柯里昂女儿大婚之日,随后通过柯里昂养子汤姆之口,交待了另一部分:西西里人在女儿结婚的日子里不会拒绝任何请求。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柯里昂必然会无条件答应包括包纳萨拉在内所有求助的要求,但即使处于这样被动的条件下,他还是能够争取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他的手腕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段落细致的塑造柯里昂这一人物,在后面的故事中,通过他的遭遇,表达了故事所包含的悲剧性:“王”正在老去,“王”的威慑力在减弱,他坚持的原则也不再成为所有人的准则;将之扩散开来,一个时代正开始悄无声息的消逝;在这个大背景下,在这个充满转折的年代里,与之息息相关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一些人走上了前台,另外一些人黯然逝去,或老死,或横死。这就是《教父》深沉魅力的根源,不仅是黑帮,也是跨越数代的家族史。故事由此转入交叉叙事,一边是柯里昂在室内接待求助的各色人等,另一边是外景中热闹的婚礼场面,两个场景里的光线是一个明显的对比。注意这两个不同场景里,人物各自不同的出场,他们的位置和他们与柯里昂的关系、在家族中的位置,以及在故事中的位置。
详细来看看科波拉如何交待柯里昂三个亲生儿子各自的形象以及性格。首先是桑尼,他在家族事业中处于重要地位。他与柯里昂同时出场,又一同在合影时出现;合影完后,又与柯里昂一同接待另一个黑道大佬巴西尼。这个镜头里,柯里昂与巴西尼占据画面中心,桑尼位于背景但面对镜头;其次是弗雷多,他在家庭合影时第一次出现,但处于画面边缘;其后在父亲与巴西尼见面时出现,但处于画面边缘且背对镜头;直到迈克出现后他才在一次出现,并首次占据画面中心位置,借其与迈克的关系才首次得以强调,他对待迈克女友的态度也暴露出他的部分性格。最后是迈克,这是贯穿故事始终的头号角色。他的出现有别于所有人,科波拉用了抑扬的处理。这场戏里并没有特别刻画迈克的性格,而是首先将他置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与桑尼的重要性、弗雷多的边缘性形成对照。在帮会里,另外两个重要角色:胖子克里曼沙、瘦子泰西欧也得到了同样多的镜头,并侧重于人物塑造,这与他们在以后的故事中所承担的责任、行为形成对比,同时也与柯里昂对他们的了解相呼应。另一个重要角色是专程向柯里昂致谢的路卡,他得到了更多的镜头交待,通过多次重复同一对白就揭示了这一人物外强中干的特点;迈克向凯讲述路卡的故事是一个很巧妙的伏笔,他说出了柯里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给观众一个固定印象,但接下来在汤姆解决强尼的问题受阻后却使用了迥然不同的方法,差异化更进一步展示了柯里昂的力量所在,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在这两个关系圈以外,还有另外的两个关系圈。第一个关系圈的人物主要就是向教父求助的各色人等,既殡仪馆老板包纳萨拉、歌星强尼、蛋糕师,这个关系圈用来烘托柯里昂的教父形象,以及他处事的原则: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敌人,只有朋友,只有生意。最后的关系圈是柯里昂的社会势力,与政治人物的关系。这些人物并没有出场,完全通过侧面来表达,一是解决蛋糕师的难题时提及的非本区议员;二是汤姆看贺信时提及的议员、法官。这个关系圈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与前一个关系圈形成强烈反差,也是柯里昂与迈克的父子关系中一个极重要的参照物。在这部电影里面,科波拉特别注意过场角色的重复出现。比如保利、摄影师这类人物,在人物关系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但科波拉还是巧妙赋予他们重要作用。比如在后面的情节里,保利在柯里昂被刺杀时还有多次出现;摄影师只出现了两场,但却侧面烘托了巴西尼的形象,他无意拍下巴西尼一桌人的时候,巴西尼让手下拿走了他的底片并撕烂,就揭示出巴西尼是一个谨慎而克制的人,他知道这是被柯里昂家族雇来的摄影师,所以没有进一步或者恶意的举动,这恰好与桑尼对待狗仔时的举动形成鲜明对比。即使完全从属于咖喱啡位置的蛋糕师,也有呼应的场次并为故事注入一丝难得的幽默感。在开场出现的包纳萨拉,更是在故事幕次更替时再次出场,作为柯里昂家族兴衰的重要见证,成为故事宿命感的重要注脚。最后的合影是一个暗喻,它代表着以“柯里昂王”为主导的家族最后的辉煌时刻,是这个家族走向衰亡的起点。
這是一部完成度最高,中心思想保持度最高的系列作品.
导演科波拉从1971年,32岁到1990年50岁,十八年中三部曲的三次電影製作過程裡,他都絲毫沒有忘記這是一部悲劇,關於一個家族的衰落史的悲劇,请注意,不是興衰史,而是衰落史。
基於這個前提,這場婚禮代表了科莱昂家族的巔峰狀態 。
有趣的是,三部曲的開場都是宴會.而宴會的規格越來越小..賓客越來越少.導演給予的時間都是越來越長。
照相的时候,教父说没有麦克就不照,于是果断离开。(其实说明了麦克在父亲心中的特殊地位)
给了侍从保利两个特写镜头,为后来写他以生病为由休息,实则已背叛教父做铺垫。
记者在外面拍车牌,由此可见出入的都是大人物,都是报道的素材。后大哥桑尼砸相机的和丢钱的举动强烈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蔑视人,急躁沉不住气。
麦克带着凯前来,一副与家族事业无关的表情,在于凯的谈话中,也可以看出他是不想介入家族事业的,这与后来成为教父形成鲜明对比。这时哥哥弗雷德也出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因为外界很多不定的因素影响而发生相应改变,有的改变可能是巨大的,有的也可能微不足道。绝不可低估一个人可以改变的力量以及一颗想改变的心。)
汤姆(家族中的军师,是收养的孩子)理智,忠诚,可靠,能忍。
口吃的人送祝福
大哥桑尼好色,和宴会上的一个丰乳肥臀的女子乱搞,虽然妻子知情,但无力回天,只好由他去。
有一段教母的单独演唱,足以说明一个成功男人后面少不了一个睿智有才华的女人,能够独挡一面,也知道分寸,让男人省心,有种母仪天下的大气之感。
教子强尼的出场特别值得注意,因为身份特殊,后面会具体介绍。
父亲与女儿康妮一起跳舞,父亲与妻子及女儿一起跳舞的镜头在两代教父的镜头中都有多次出现。与“无论怎样,最重要的是家人,要花时间和家人相处”相契合,给充满暴力屠杀与心机暗算的电影情节增添了一抹和睦安详的氛围,体现出家庭其乐融融的一面,表明人间最真的感情不管怎样都不会消失,这样也不至于让观众感觉很压抑,美与丑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人间以爱为核心的现实状况。在观众心里也会存有一丝期望,希望看到好的结局。观众一步步地猜想,剧情环环相扣,直逼人心,看得人心惊动魄,爽快!!
剧情一:
源于西西里民俗:没有西西里人在女儿结婚那天拒绝任何请求
殡仪馆经营商Bonasera求帮助
心肝宝贝女儿受侮辱,首先求助法律,但是见效不明显,心里不快,觉得无法报仇以解心头之恨,并且在法庭上两个混蛋的轻蔑和嘲笑在他看来是一种极大的侮辱,无法容忍。
但是态度不诚恳,虽然自己的女儿是柯里昂妻子的教女,但双方并无往来,Bonasera自始至终都不想卷入纷争,以求自保。如今有难,却也还得求助于这个“朋友”,但态度仍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丝毫没有体现对教父应有的尊重,几乎是以命令的口气在和柯里昂谈判。教父心里大有不快,态度坚决且十分有底气,固然重情重义,但对这种势利小人体现出来的绝情与果断,真是大快人心。他说:“在美国发达了,没想起约我喝过一杯咖啡,如今有困难的,也不是最先向我求助”。其实从这些话就可以看出教父对人处事十分讲原则,不是一味地行侠仗义,也不是拒人之于千里之外,有主见地睿智地帮助别人,并且一旦答应,定能够办好,为人十分可靠。最终以理让Bonasera臣服。吻手,并称呼“教父”可以体现。教父最后说的以后可能也需要你的帮助,但最好不要。为之后大儿子桑尼死后出殡奠基。
感想: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互相尊重,平时要交流感情,不能有事要办才突然想到要求助朋友。一份一开始就表现得自私自利的情谊,一个不愿意与朋友同甘苦,共患难的人是不配拥有好朋友的。友情也需要好好经营,不图回报,只有真心付出,才会收获硕果。朋友之间不需要互相讨好,知心最重要。
蛋糕商希望能够帮助女婿获得居住许可
爽快答应,办事利落!蛋糕师出门的时候态度特别殷勤,说是为康妮准备了一个特别精致的蛋糕,可见,要求人办事态度就得放低,就要有所付出,有所准备。后面也有一个蛋糕的特写镜头,其实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成功其实可能就是一个蛋糕的事,通过蛋糕表现的是一种求人办事的态度。其实与前一个例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妙!
教子强尼希望能够当主演
强尼的出场特别出风头,众多人的尖叫声和围观,给足了他面子,也可见他的知名度很高。教父说到:“大老远从加州赶来”。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来。虽然目前知名度已经很高,但还是不能满足强尼的野心,还想更有名,可见他的野心虽然是很大的,但却有点自不量力了。从他后面对教父的哭诉,可以看出他的懦弱与无能,也体现了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明人背后的诸多心酸。对教父的诚恳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强尼的知恩图报,这为后来的麦克希望与他合作有关联。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面,先是和平谈判,采取非暴力手段,但也有后路,即为极端地杀害。此处,一开始,对汤姆的恶劣态度和后面的恭敬形成对比,但最终因为利益冲突没有达成协议。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杀掉了导演最心爱的种马,这就好比让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一样,简直比杀死他还让他痛不欲生。
感想:(关于强尼)各个圈子的人都认识一点,对别人友善一点,可能总有一天你会有事相求,那时他们就是你的一根救命稻草,之前的“有心之举”便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成功。(关于导演)如果要让一个人对你从彻底屈服,可能并不需要置你于死地,而是从你身边夺走你最爱的人或物,将其处置则让你无法反抗,无力回天。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在敌人面前暴露你的喜好以及你的性情为人,因为这很可能就是将来你的一块短板,而对方牢牢抓住,让你无所适从。(关于教父)为人可靠,为人仗义,答应的事一定做到!
剧情二:
以圣诞节购买礼物为大背景,又是一个本该充满欢乐的日子。
以毒品交易谈判未达成协定为背景,引出塔塔基利亚家族以及索拉索。
教父让Lucabrasi假装背叛自己,去做内应,投靠塔塔基利亚,不料一开始的结局就是将其残忍杀害,手段下流,让人触目惊心。
保利出卖教父,教父惨遭枪杀,中了五枪,自己预见危险的第一反应不是保护自己,而是奔向弗雷德,足见父爱之深。
而此刻,汤姆被叫去“谈话”,要求他说服兄弟和家族的两位亲信,泰西欧以及肥克里曼沙,觉得他比较稳重。
后来,保利传来消息说有人送来一件包着死鱼的防弹衣,表明计谋被识破,Lucabrasi像死鱼一样永世长眠。当晚保利被大哥“嘘寒问暖”,预示着他的死期不远了。之后以让保利陪同一道去郊区找藏身之地为因,在上厕所之后,保利被一枪毙命!(为何安排在上厕所后?而且背景远远可以看到自由女神像)
剧情三:
麦克刚和女友看完电影出来,两个人打情骂俏,有说有笑,正在兴头上。不料女友突然打住,两个人折回去看到自己父亲被谋杀的新闻,麦克第一反应是冷静地打电话回去求证,然后把女朋友送回去,自己回家去处理事情,处处体现出他临危不乱,顾全大局,全力保护身边女人的大气。回到家,哥哥的冲动与他的冷静理智形成先明对比。
第二天,麦克接到女友的电话,女友在那头关切又带点责备暧昧的话语,但是麦克这头只是简单寒暄,甚至是冷漠。这不能只看到麦克的无情,更要看到他在家族大事变迁,大难当头的关键阶段,丝毫不因儿女私情而改变自己的决断,但也允诺会和女友联系见一面,这也体现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男友的担当,对女友的安慰也特别重要。这方面与他的兄长形成先明对比,这也是他可以被委以重任的原因之一。在与凯吃饭的时候,显得忧心忡忡,没有给女友一个确切的承诺,也表明对事事难预料的参透,不轻易许诺,虽说一时可能毁了女友的期盼,但这样也是对不确定因素最好的面对方式。痛在一时,总比一辈子让女友被这个诺言所牵绊好,至少女友还有后路可走,所以长痛不如短痛。在伴侣与家族大事之间,麦克还是选择了家庭。这正好也可以考验两人的感情,如果因为这个分开,表示爱得还不够深。最后证明,两人的爱是深沉有根基的。所以说,患难见真情,在伴侣处于危难之中时,千万不能轻易离开,除非迫不得已。
教父1中老教父中枪后,迈克接到凯的电话,凯对麦克说我爱你,为什么迈克有点难堪,坚持不说我也爱你?
一、浅层原因:情境问题。老爹刚刚遇刺,正跟一帮大老爷们儿凑一块儿商量大事,不适合谈情说爱。
二、深层原因:观念差异
1、影响人性格或观念的诸多因素中,性别和环境很重要
首先,女重感觉,男偏理性。
其次,环境。从大环境来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更别提这两口子,一个是意大利的,一个是美利坚的。而且,还是纯种西西里,纯种美利坚。小环境可以理解为家庭。
来自美利坚土生土长的恺小姐,她的观念集合里会有以下要素:自由、民主、和平、多元、开放、真诚、关爱……
生于美利坚意裔聚居区、他爹是土生土长意大利西西里考利昂村儿的迈克尔先生,他的观念集合里会有以下要素:权力、利益、原则、秩序、忠诚、责任……
一国、一族、一家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会在人的观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是一种谁都摆脱不掉的强力塑造作用。
2、两个人的婚恋观存在巨大差异。
其实,在小说原著有个细节,迈克尔曾经告诉她,如果想要和老脑筋的意大利人相处下去的话,就应该懂得男女关系是必须慎重的重要性。
恺,忠于自己的内心,追随自己认定的感觉。我爱你迈克尔·考利昂这个人,虽然你有黑帮家庭的身份,我不在乎,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坚持自己的看法。虽然我们各方面差异都很大,我相信可以磨合,我们一块儿创造幸福生活。
迈克尔,相对来说,则或是天然或是自愿地背负着家族概念的枷锁。跟维托比起来,迈克尔已经不算非常非常纯粹的西西里思维,他出生在美国,接受美式教育。尽管他并不那么保守,但是他背负太多家族压力。我对你有感觉。你进我们考利昂家之后,就是我们意大利媳妇儿,最好多少有点儿西西里老婆的样儿。像俺娘在背后默默支持俺爹那样,你最好也能在我背后默默支持我。俺们家族,爷们儿就是一家之主,娘们儿做饭生娃,默默奉献。当然,我是爱你滴。
所以,这么看来,恺的婚姻观偏重“正宗”的自由恋爱、平等相处的爱情,迈克尔的婚恋观则带有更多亲情、道义的味道。
所以,恺越来越发现,迈克尔跟自己的观念差异不是护城河那么宽,而是东非大裂谷那么大的时候,温柔的她起初选择了忍受,期待还有转机。当迈克尔的所作所为(或是主观的,或是被迫的)严重触破了自己的底线,不止一次,不止一点点。恺,选择了say goodbye。她忠于自己的内心。
迈克尔呢,则完全不一样了。堕胎?!还是个男孩儿?!这娘们儿丧尽天良啊!还有木有点儿家庭责任感!
所以,从起点来,基本就能大体推断出这段婚姻的发展路径了。。。
恺和迈克尔,没有谁对谁错,没有谁爱谁更多的问题,没有谁付出多谁付出少的问题……各自的观念都有同样自然的基础,只是差异不容易磨合。
看似是两个人的争吵、决裂,其实则是两种文化的摩擦。再加上男女思维差异、生活工作现实压力等因素,两人之间的裂痕就逐渐被撕裂的更大了。
总结一下,基本上:文化观念差异是核心自变量,男女思维差异、个性与经历、现实生活工作压力、情境等因素则可被视为干预变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迈克尔的这种观念或者意图,我觉得也并不是完全自愿或自发的,有被迫的成分。很可怜,可悲,值得同情。你看他这一辈子,他一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大学一毕业,他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不愿卷入家族的事情,而是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然后走自己的路。结果一回来,他就由不得自己了,谁让他是个有担当人呢?老爹遇刺,家族面临威胁,他担了起来。他可以选择不担当,后果,我想大家都清楚。
后来,他杀了亲哥哥弗雷多,成了自己终生之恨。内心当然是不想杀,现实是不杀的话,家族就难保全。
再后来,他的理想是继续把家族洗白,实现合法化,现实是你根本就摆脱不了。。。
随后,麦克深夜赶去看父亲,机警的他一进门就觉得气氛不对,爸爸的安全受到很大威胁,有人蓄意谋杀。护士说警察把所有来访的人都赶走了,其实最终可以发现警察利用自身权力与家族势力相互勾结,为非作歹,还一副冠冕堂皇的样子,让旁人觉得合情合理,这实在可怕!麦克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找到父亲,让后立刻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先打电话到家里求援,然后立马将父亲转移病房。这里对护士强硬的态度,丝毫不软,也体现了他的判断力和魄力。整个转移过程扣人心弦,紧张得几乎可以让人窒息。后来,一个探访者过来,麦克被吓坏的同时,并没有让他立刻走掉,而是要有打算,让他在门口静候。此时,麦克正好是孤立无援,留住他仿佛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和他在门口守卫的时候,麦克让他把衣服立起来,假装自己手机有枪的样子,在发现有车过来的时候,显得淡定从容,让对方望而生畏。这里体现出麦克生活中观察细致,掌握敌人的弱点,并且成功吓唬住了他们,阻止了一场悲剧。拜访者之后点烟的手在哆嗦,与麦克的沉着,勇敢形成鲜明对比,足以见他是成大事者,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军人应有的风度。这里也说明,当你在危机关头,要善于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劣势转为优势,“武装”好自己,给对方下马威。切忌不可慌乱,露出马脚,及时没有足够的把握,但也要在心态和气势上先发制人。
之后,麦克劳斯警官赶来,并且打了麦克,麦克没有像兄长那样正面立刻回击,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为他后来主动提出除掉索拉索和这个恶棍奠基。
一开始麦克提出这样的想法,受到兄长们的嘲笑,但他态度很坚决,不畏讽刺嘲笑,坚持做到底,这里他已经开始参与家族事业,而且接下来的枪杀案让他没有后路可走,无法全身而退了。
麦克在这里救了父亲一命,父亲对麦克必定是会有所重托,而且其实教父早已看出他的潜能,不过不想太多干预他的选择。
麦克前往之前,提出要找一个公共场合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足以见他有勇有谋,见多识广。一路上,他都保持警惕,谈话的时候也显得十分冷静。最后去厕所拿枪到最后开枪,整个过程很短,他当机立断,没有半点犹豫。他动手后一个人走出餐厅,随后有人接应,背景音乐是有点凄惋没落的感觉,预示着麦克接下来在西西里老家柯里昂村受到汤马西阁下保护那逃难的一年多少有些悲凉。
后来教父回家了,沧桑了不少。在餐桌上,大哥在讨论工作上面的事,康妮说爸爸都不会在吃饭的时候谈生意的,然后丈夫卡洛责骂她,从这里暗示了之后两人感情生活不和谐,还有卡洛的背叛陷害。
为了躲避风头,弗雷德去了洛杉矶,受到法兰西斯科保护,为后面举家搬至那边并且生意转移奠基。
剧情四:
麦克在西西里的和谐惬意生活与姐姐被打,大哥桑尼被枪杀形成强烈对比
一开始是在略带荒凉的长满杂草的山峦间,镜头下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麦克和两个随从一起,漫步,前往柯里昂村。镜头里第一次出现那个教堂,还有当地的特色民俗是战死的人的名字牌会被贴在墙上。他们在路上与阿波罗尼亚初次相遇,麦克与她一见钟情,随从说这里的女人比猎枪厉害,之后,他们便在咖啡厅遇见女主的爸爸,爸爸说这里的女人都很贞洁。可见民风特别淳朴,女子特别纯洁,与城区形成强烈反差,展现西西里的独特韵味。她父亲从一开始的生气到最后的接纳和做媒,可见麦克掌握人的心理,很能洞察对方的想法,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把对方成功说服。
(来源知乎:美国电影《教父1》中,避难中的麦克为什么与西西里女郎结婚,而不顾及自己的美国女友?)
解读:
回到这个问题上,老教父人生的信条是: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最开始:Michael是被Vito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但是michael先是违背父亲的意志自己参军,然后又上了什么什么学院。这时他对自己是的打算是完全独立于家族事业以外,在他妹妹的婚宴上,给kay介绍家族成员时也是以旁观者的角度。这个时候,他爱的kay是基于相同的人生信仰。期望的是过完全美国化的,合法的人生。
但是,当然父亲被枪击,他自己去医院,然后被警长痛击,这个时候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从家族会议的讨论,到计划的实施。他迅速的进入到他自己的命运。然后到西西里避难。这个时候,他自己内心知道,当他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就接近失去kay了。这跟他们俩在一起的基础不符合。即使再相爱。也很难再在一起。
这个时候再遇到让他感觉被闪电击中的姑娘,那她当然就会选择这个可爱的西西里姑娘。因为,淳朴的西西里姑娘(如同她母亲那样的)才和他的命运相配。可以想见,如果她没有死,一定会是像michael的母亲那样。
当然,回国以后的michael之所以还能和kay复合,那一定是因为爱情吧。但是命运就是命运,即使再一起了,也不会让michael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说到底,一个人一种命运。kay不适合教父michael,只适合Mister Corleone
“西西里人相信,当一个女人跟一个男人单独相处时,无论年龄相差多大,都没办法克制自己。”
——《教父Ⅱ》
因为杀了人,他知道和美国的女友已经不可能再在一起,记得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的告别吗,他说不知道何时能再见。原著中他其实对这段感情很看重的,已经决定要结婚了,否则也不会在她妹妹结婚时照相的时候拉上她。他和key商量的是,如果父母不同意,就私奔结婚。
麦克当然首选西西里女人,因为他的思想、血缘的根在西西里,并且他认为自己就是西西里人,今后也许就住在西西里了。那个西西里女人美丽、传统、保守、她一定会像麦克的妈妈一样养育孩子和照顾家人并坚定的支持丈夫,她完美的几乎没有缺点,她当然是麦克的首选,想必老教父也是支持的,但是她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当教父的女人必须命大,没有这个1,后面的0再多也没有用,而她恰恰没有这个1。
凯是个美国女人,自由、独立,不像西西里女人那样能够坚持意大利的传统家庭观念,并且也不支持丈夫的事业,但是她有个优点:她的命大,她有一个1,所有后面跟了几个0都是好的。凯当然不是最优解,但是她始终还是忠于麦克的,她没有出卖麦克,没有泄露情报机密,也没有再嫁,她养育疼爱孩子,而且她一直爱着麦克。所以她也不错,有担心害怕的心理很正常,不必苛求,作为一个美国女人,她已经很不错了。所以麦克爱她。
而此时,镜头那边是妹妹被打,桑尼爆发,暴打卡洛,此时卡洛心里极度憎恨。为后面的参与枪杀桑尼事件奠基。
接下来是麦克的婚礼,背景民谣特别好听,“礼信”民俗也特别有风味。日子的文静优雅和纯真专情,让麦克欲罢不能,(这里应不应该对麦克进行谴责?)那边的凯担心地找他,与他失去了联系,麦克的家人也见死不救,并不提供帮助;他却在这边风流潇洒,男人和女人终究还是不一样。
同时,康妮再次被打,桑尼发怒,结果到收费站被残忍杀害。可见一个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决定了他的命运,暴躁鲁莽的他终究敌不过敌人的心机。
随后,教父知道了这件事情,虽然难过地痛苦了一次,但仍以大局为重,表示要安排一次家族会议,终止这场战争,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断的,不以私情蒙蔽双眼,而是冷静思考,静观其变。会上,教父话体现了一个为人的气量,同时也给了对手一个警钟,不能伤害自己的儿子麦克,也预示着麦克即将回来接任。同时,会上在谈到毒品的时候,也有对黑人和有色人种的歧视。会上还有用孩子的性命来发誓(不知道这是不是那边的传统?)这个会议的最大收获是教父发现了最大的头目原来是巴西尼,可谓看到了事实的真相,这才是看似和解的会议的最终目的。
去殡仪馆为儿子化妆,终究还是要让最开始的那个人来帮他忙,所以,人总有失意时,凡事要给自己留条退路,做好后续打算。
而麦克这边,也是危机四伏,正在准备转移之时,结果被身边小人陷害,装炸弹在车上,结果妻子不幸身亡,替他躲过一劫。所以,千万不能轻信身边的人,哪怕是最亲的人也要留一手,不能完全把自己暴露给对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这个道理。
剧情五:
麦克重返美国,接任父亲的职位掌管家族事业,同时与凯重归于好,步入婚姻生活。
在麦克与凯相见的那一刻,可以看出两人的感情依旧还在,也见得麦克是一个极重情宜的男子汉,此时他以全力接替父亲,并给自己的女人保证在五年内会使家族的事业合法化。(这个地方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麦克当家,让父亲作为军师,体现对父亲的敬爱与尊重;让汤姆作为律师,仍然让卡洛帮忙。
为何Tessio和Clemenza要自立门户?
第440页写的很明白:像家族这样的企业控制权,按惯例根本不是父子相传,别的家族中像克莱门扎、忒西奥这样强有力的司令很可能继承,不然就批准其分裂出去,建立各自的家族系统。如果还是Vito当家,他们是否会提出?事实上他们早就对Vito提出来了。
《教父1》当中,为什么麦克不要汤姆做军师了?
解读:
张激扬,因为我们还是年轻的膜样
很久没看了,一点浅见,请多指正。
不要汤姆做军师了,是因为麦克(和老教父)认为未来的考利昂家族将不再需要军师了。
考利昂家族将摆脱罪恶,进入干净的行当,届时汤姆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贯穿于《教父》三部曲的一件大事,两代教父致力于完成的事业,是家族的洗白。
让家人不再以“黑社会”的面目出现,让考利昂家出参议员,出总统,登上食物链的最高端。
这一点,麦克是最早明白的。(也许因为这一点,他才提出参军(我猜),也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点,老考利昂才立马同意了。)
相比之下,汤姆比较后知后觉。当商量是否参与贩毒的时候,他的考虑是:“我们不干,人家干,人家就有钱买更多的人和枪。”你看,还是跟各大家族死磕,打持久战的准备。
但他的优点是执行力强,一明白了目标就殚精竭虑地努力,而且一定做到。
而麦克的大哥和二哥,一辈子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在电影的开始,麦克介绍汤姆,说他会成为军师,那角色就像“一个参谋”。
我们看看他在第一部都做了哪些工作:
殡仪馆老板来哭诉,事情经老教父点头后,是汤姆安排的;
过气歌星来哭诉,想谋求电影角色,经老教父点头后,是汤姆出马解决的;
和毒贩索隆索接触前,信息搜集和分析是汤姆做的;
考利昂被枪击,复出后被迫同意参与贩毒,具体合作条款是汤姆谈判出来的。
可能还有其他,记不清了。
你看,整个一个情报头子和军机处,所有命令都从汤姆这里下达,所有信息都汇集到汤姆这里,连路卡那样凶神一样的人物也归他节制,不得主动跟老教父联系(看他来参加婚礼时候那个忐忑劲)。
而这每件事都不合法。
当考利昂家族洗白之后,这些事将消失不见,也不再发生,那时还需要一个军师吗?
洗白的大人物哪需要军师,他们需要律师。
电影开始的时候,麦克是怎么跟未婚妻介绍汤姆的?
“他是个好律师。”
在《教父》第三部,汤姆的儿子安德鲁成了一名牧师,麦克介绍他的时候,还加了一句: His father was a good lawyer. (大概是这样一句,这句用了过去时,暗示汤姆已经去世了。)
在小说里,汤姆是孤儿,由老考利昂抚养成人,在大学学的就是法律。
这时候你就明白老教父“家族合法化”的局,已经布了多久了吧?
之所以选在麦克接班后突然解除汤姆的军师职位,也有原因。
在宣布汤姆解职之前,麦克还做了另一件事:
宣布妹夫卡洛将参与到家族事业中(之前卡洛一直被排斥在外,管吃管喝,参与生意没门,有他在场,不谈工作)。
麦克即位的时候,老考利昂和麦克已经知道卡洛是内奸了。
那为什么要把内奸卡洛拉进来,把大忠臣汤姆叉出去?
不这么干,又怎么骗得倒老狐狸巴西尼。
考利昂父子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让巴西尼相信老教父已经年老昏庸,不能理事,小教父是败家子,一上任就打击忠臣,拉拢新人,考利昂家族内部涣散,一击即溃。以这样的假象,掩盖偷偷策划的暗杀。
他们成功了。
卡洛果然上钩,美滋滋地走了。
而汤姆的表现近乎失态,是的,近乎失态。以前他几乎没流露过情绪,就是在听说考利昂已死的时候,也只有一霎的悲痛,转眼就恢复了冷静。
但他被解职的时候,直接抗辩。不像他做的事。
这时他还没明白这只是一出戏,也还没有明白老考利昂的苦心。他的醒悟,得在之后。
(想想汤姆的身世:一个孤儿,在考利昂家长大,多年来鞠躬尽瘁,在那一刻,他是真心相信自己是作为孩子和忠臣,被双重抛弃了。)
之后,老教父离世,泰西欧骗麦克去谈判,麦克和汤姆在他背后嘀咕: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内鬼老泰西……这时候一切事情汤姆已经了然于心。肝胆相照的两兄弟已做好大逆转的准备。
综上所述,
从头到尾,汤姆都是家族决策组的重要成员,两代教父的得力助手。只是,随着家族的转型,他已经不再是“军师”,而是律师了。
可惜,麦克和汤姆都太低估洗白的路有多难走了。不管他们怎么努力,总有一种力量把他们拉回到血海中去厮杀,像是命运。
麦克不让TOM当军师在我看来有四个原因。
第一点在我看来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TOM是大哥的小时候的好友,流落街头被老教父收养。TOM的年龄是比麦克大的。在杰安可死后,TOM就成为了军师,成为老教父的左右手,在麦克尚未涉足家族事物的时候一直处于核心的决策集团之中,参加与索拉索的会谈可以看出。并且在家族的地位也是受尊敬的。在老教父受枪击桑提诺成为DON的时候,在双方的争执里也可以看出汤姆的地位。并且TOM不是麦克的同胞兄弟,原著里也提到,TOM感受到桑提诺和老教父的家人的情谊,对其他人却没有这种感情。自古以来,中国每个新老皇帝交替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权臣的势力过大,新上任的君主总会花一番力气来消除他们的影响,培植自己的势力。TOM作为两朝军师,并且同教父有着养父子的关系,在家族中的地位可想而知的,并且和桑提诺的争吵中可以看出来他的地位。麦克以前从未涉足家族事业,并且年纪尚青。麦克成为教父之后,为了把家族重心转移到内华达,让两位军团司令容忍巴西尼的挑衅,麦克料到这样会导致他们的不满。不满就会有想法,在两位司令忠于老教父、桑提诺死去、弗雷多平庸而且远在内华达的客观情况下,两位司令想要改变麦克的想法保全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只有诉诸TOM。TOM的地位还可能会导致其他威胁麦克的情况,虽然这些只是可能性,但是依照麦克沉稳的性格,在老教父在世的时候就让TOM离开军师的位置,削弱他的力量是最为合适的。
第二点就是麦克真实说出来的,他说TOM不适合作为乱中军师。TOM确实不适合为乱中军师,在教父中枪,索拉索和其他家族边和谈边找机会再次谋杀老教父时候,年轻的麦克一眼就能洞察他们是不会放过老教父的,而TOM作为律师,他的性格偏于饱受、求稳,不够心狠手辣。麦克知道教父在和谈会议中与其他五大家族的和谈并且把他弄回来,是战术退让,一场大战是不可避免的。教父发誓自己不会成为打破和平协议的人也是为了麦克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第三点就是TOM是爱尔兰人,知道美国历史的人应该了解爱尔兰黑帮和意大利黑帮其实是势不两立的,一直是相互争斗的。黑手党的规矩也是比较多的,原著也不止一次提到在外界看来,老教父让爱尔兰人当军师是为人不齿的,并且削减了老教父的威信和地位。
最后就是第二部中麦克在受枪击之后跟TOM的谈话中提到的,他爱TOM。他在危机时刻,还是信任TOM,说明他还是明白TOM的为人的。只是TOM的性格弱点和想法和他大相径庭。可以看出如果TOM一直担任军师,他们之间的裂隙会越来越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到那个时候,麦克能做的事情对于TOM的伤害就不仅仅是把他踢出局这么简单了。
麦克对人和事物的洞察力和长远眼光确实是让人敬佩的。
在第二部结尾麦克回忆父亲生日前的一个晚餐桌上,麦克说自己已经弃学从军,除了fredo外其他几人都极力反对,桑提诺甚至要揍麦克,之后tom说了一段话,自己和vito如何讨论安排麦克今后的道路。
这时麦克反问tom:“你和我的父亲讨论我的未来?”tom说是,麦克又反问:“我的未来?”那小眼神……
窃以为那时起麦克已经对tom有所不满了,从麦克选择律师道路到从军,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年轻人,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家族外成员讨论甚至安排未来,跟tom无论如何亲密也是难于接受的。但从后来麦克对tom的态度来看,既不亲密(外姓外族,安排自己人生,性格脑力不适合继续担任军师),也不恼恨(尽管排除其家族核心但是仍有亲情和信任)。种种因素导致tom在二代教父时代只能处于这样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不但不能担任核心,而且在麦克心情不好时还要承受一些冷言冷语。
tom是比较可怜的。从麦克对待他的种种,我觉得也衬托了麦克的冷酷
看完原著后,和电影对照,麦克和汤姆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不存在他们之间有矛盾的情况。
原著中桑尼在收费路口被枪杀后,汤姆对自己的能力有过质疑,自己没有察觉到危险,导致桑尼的死。他在自我反思中和上一任军师劲科做对比,发现自己没有西西里人对危险的敏锐嗅觉,认为自己不适合乱局中的军师,希望老教父能察觉这一点,以原谅他的过失。
准备把家族事业转移至内华达州,此时,前面派弗雷德前去探路就已为这个奠基,同时,对强尼也一样。
到达拉斯维加斯之后,麦克一脸严肃,公事公办,丝毫没有放荡不羁受到周围的诱惑,重要的事情不能容忍有所拖沓。这里也表现出他的个人魅力和情怀,对家庭对妻子忠诚,有担当,有魄力,可以说他拥有很多成功的男人缺乏的定力。
强尼和弗雷德接待,看着莫格林当众指使自己的哥哥,弗雷德还一味帮他说话,麦克特别气愤而且不能容忍。以他的方式要求莫格林把生意给他,但莫格林怒气冲天,一口拒绝。
剧情:麦克与父亲聊天
父亲说到女人和小孩的地位差异,也体现出相应地性别歧视?
并且对麦克预言到,谁找你去开会,就表示谁背叛了你。这就好像是父亲最后的遗言一样,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同时也让父亲睿智的形象在他死之前也一直留在观众心中。
剧情六:
孙子和爷爷一起玩儿,爷爷扮演怪物,和他在菜地一起玩儿,这里主要想表现什么不是特别理解,只知道有一个点应该是体现最重要的是家庭,还有就是不管年少怎么轻狂,怎么成功,怎么受人尊敬,年老时终究要走向衰亡,走向没落,无人能逃这一劫。(与后来麦克的凄凉的死相映衬)。
在爸爸的葬礼上,麦克远远地观察着来访的人心里面早已有一个大计划。此时,他发现了泰西欧是叛徒。
剧情七:
葬礼过后,安排的确实康妮孩子的洗礼。(洗礼习俗?弃绝撒旦?意义?)我觉得首先可能要表达的是与之后的大屠杀形成鲜明对比。其次是为之后杀掉姐姐的丈夫奠基,表明这两个人从此无法划开的心结与最终最长情的陪伴。
和谐庄重的洗礼的另一面是无情冷血,残忍暴力的杀害,是家族的一次大清理。塔塔基尼亚,莫格林,巴西尼被枪杀。
在《教父1》里,为什么最后麦克可以杀掉五大家族的其他成员?
1,为什么要做?
麦克上位后五大家族一直在蚕食科里昂家族的势力大有趁你病要你命的架势,加上刺杀老教父,策反卡洛害死桑尼,刺杀麦克失败误杀了意大利老婆,之后依旧要里通内奸刺杀麦克,家族元气大伤准备撤出纽约,在这之前新仇旧恨加生意杀个干净。
2,为什么可以做?
因为做完以后就拖家带口去拉斯维加斯打出一片新天地了,纽约的产业留给两个老伙计(还有一个叛变了),完全不用担心之后的家族大战,腥风血雨。
当年完全没有理由去刺杀五大家族,各做各的生意,干嘛要死人。实际上教父1中一切的乱子都是因为桑尼耐不住性子的在索拉索面前表现出了跟老教父不同的想法开始的。不然大家还是和平相处。
3,为什么做得到?
难与不难,分人看脸(误),桑尼在位之时拉出了睡床垫的架势要跟五大家族战个痛快并扬言要杀索拉索和塔塔利亚,结果被对方略施小技就落得一个打成筛子的下场,如果说老教父像是头威严的狮子,麦克像是个隐忍的孤狼,那么桑尼简直就是一条张牙舞爪的疯狗,太滥用暴力的结果就会使得他的暴力失去了威力,而麦克刺杀五大家族的唐们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是精心布置的结果,令汤姆出局,假装答应谈判都使得对方轻看了麦克乃至于轻看了科里昂家族,(远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老板都知道科里昂家族要完蛋了,可想而知五大家族觉得自己优势有多大),最终使得他们放松了戒备,被人贴身刺杀。而那几个刺客都不是随便的一个路人甲乙丙丁,都是家族悄悄培养为了这一天而存在的,这份功夫恐怕也不比桑尼亲身上阵来的少。
你认为一开始杀五大家族就很简单。是的,我也认为不是一件难事。影片在开头渲染柯里昂家族多么风光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出来,各路神仙都来庆祝,其实他们基本都是来寻求帮助的。由此可见柯里昂家族的势力多么巨大。但是为什么没有对五大家族动手?原因就是五大家族基本上不成气候。根本用不着干掉他们。
影片接近结束,老教父跟麦克有一次对话,提到自己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需要保护自己的家庭。动手就意味着挑起事端,势必带来一连串的腥风血雨。为了家人的安全,而且家族生意经营地很好,他不需要挑起事端。所以影片开头的时候他根本不需要动五大家族。
等到五大家族为了攻占更多的地盘,主动挑起争端的时候,柯里昂家族只能被动地接受。因为事情已经由不得他们了。因为山尼的一句话,让其他势力看出柯里昂家族内部有不同的声音,所以他们侥幸的认为只要干掉老教父,就可以享受毒品生意。结果根本没有按照他们想象的发展。因为柯里昂家族的势力如此巨大,不会一下子倒下去。
他们更没有料到,从未接触家族事务的小儿子是如此的牛逼。军校高材生,跟老教父一样沉着冷静。既然事端已经被挑起,就没有办法停止,即使最后老教父主动求和,但是五大家族并不买账,依然不断蚕食柯里昂家族的生意。
这个时候麦克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只能挺身而出。尽管影片对于干掉五大家族的刻画非常简单。我没有看过书,我想麦克肯定经过了严密的部署。柯里昂家族在各界都有自己的伙伴,我相信他们弄到一些五大家族的信息不是什么难事。那么要干就要干得彻底,任何对于家族不利的人都被麦克一一干掉。因为这些人不干掉,将来也会对整个家族不利
商业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一切以利益为重,先下手为强,一定要抢占先机,否则自己就会毙命。
泰西欧被处理,卡洛偿命桑尼,被绞死。一开始对他客气,只想套出指使他的头目而已。而他却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一走了之,可见他的软弱愚蠢,为自保,不惜抛家弃子,无情又卑鄙,该死!
结尾:准备举家班级拉斯维加斯,姐姐吵闹着进来,对着麦克一阵嘶吼,因为自己的丈夫被弟弟杀害!此时凯也在,麦克只说她是神经错乱,并且对凯保证他没有杀人。
这是他对凯撒的第一个谎,但终究纸保不住火,最后也付出了离婚的代价。
凯想去倒杯酒和麦克一起压压惊,但在出门的时候,麦克却又被生意所包围,妻子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随从把门关上,将其拒之门外。这里体现出了女人不参与家族大事的观念和现状,体现了两人越来越多的矛盾隔阂,直至最后走到婚姻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