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尾巴,决定来一次短途旅行。购车票时看到有时间合适的T字头,想到好久没有坐绿皮火车了,于是此刻就在咣当咣当的慢车上,晃悠着往海边去。
坐习惯了动车,本来担心会不习惯普通列车相对较差的环境,记忆里的硬卧车厢经常有随意脱鞋而散发出一车厢的脚臭味,小孩的尖叫哭闹声,大声外放的低俗音乐,和弥漫的烟味。没想到这次的火车旅伴八九成竟是年轻人,没有那些难以忍受的味道和喧闹,只有背单词的大学生,依偎着的情侣,相对而坐攀谈起来的陌生人,再搭配上窗外流过的泛黄绿色,与睡眠脑电波同频的微微摇晃震荡,慢慢悠悠,这样的旅途,适合回忆——关于绿皮火车的回忆。
绿皮火车在我的记忆里,第一个关键词是远方。第一次坐硬卧旅行,是9岁时姐姐考上大学的仲夏之夜,我们一家前往沈阳送她。姐姐是第一个带我走这么远路的人,在车上看到的东北黑土地上的稻草人,路过海边吹进车窗咸咸的海风,在东北大伯家第一次吃到的活虾,大学报到的热闹鲜活场面,这些意象在脑海里交织着组成了幼时的我关于远方和梦想最初的诗句。绿皮硬卧车,就是串起这些时刻的线,驶向全新的世界和体验。
第二个关键词,是独自。我真正坐得最多的绿皮硬卧车,是自己考上大学到大四学年家乡开通高铁前这几年的求学路。那几次大同到杭州的独自一人的25小时里,网络不佳,于是我经常带着书本和作业,在车上阅读,书写,思考,与自己对话,整理一些思绪。当然有时会有陌生人来和我聊天——车上的陌生人也是有意思的部分:一位吃红烧牛肉泡面在安徽修行要去浙江探望同修的尼姑,一位在杭州工作多年推荐了河坊街去玩的大同老乡姐姐……当然作为独自出行的女性,也有不好的事,有一次旁边下铺睡了一个社会精神小伙,一直问我有没有男朋友在杭州哪里读书,我睡到晚上迷迷糊糊翻身发现他的手离我的被子就一寸远,吓得我下车联系了室友等他走远了才敢下车……独自出行是自由,是挑战,绿皮车见证了我从小孩到真正的成年人的蜕变。
第三个关键词,是童年。绿皮车在我的脑海中第一幅画面是两岁左右就印下的。那时我家住在火车站边,爸爸经常抱着我去铁路旁看火车疾驰而过,有时是绿皮车,大部分时候是拉煤车,光当当地从远处驶来,“呜——”地拉响汽笛,吓得我一下就跳到了爸爸的怀抱里,可下次还是想看那夕阳下远去的火车,想成为那车窗里远去的旅客。再长大些后,我第一次登上了火车,与家人在一起嗑瓜子,打扑克,写歌词,唱歌,打开车窗让高原夏日干爽的凉风呼啸着吹进车厢,旅途的快乐莫过于是。
绿皮车是写在每段旅途最前端的诗句,是远方的序章,是过去的尾声,连接着梦想与可能性,承载了年少的夕阳下的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