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学习者主动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话与发展的过程。
对话,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目前主流的,以研学单为媒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开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研学单之间的对话交流,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但是这几年在听课和教学探讨中,看到了课堂对话中存在一些现象。
现象一:生生对话的形式化
即便使用了研学单,力求改变传统的师生之间一对一对话形式,不少老师仍然非主动地流于形式。
有的老师,使用研学单之前,不能进行前测,不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原有知识结构,在小组交流前,对于教学活动也没有充分理解,小组合作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就开始交流。在组内、组间对话交流时,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去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看似“热热闹闹”,启示这种没有组织、没有目标的小组合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小组合作过程中,小组长起着关键作用,要能带着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但是我们看到,
讨论中,还没等思维比较慢的同学思考,小组长就急着说出准确答案,没有给其他同学思考的空间。在小组汇报时,永远是那几个“能说会道”的唱戏,对话好像永远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无关。
现象二:教师沦为课堂背景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站在教室边一言不发,孩子们正展开激烈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仔细一听,好像争论的主题偏离了原来的目标。这时,是该继续,还是该及时叫停呢?
课堂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对话,老师也不能放任学生自由对话,更不能迷失课堂研究的方向。
现象三:生本对话的弱化
教师编写的“导学单”“研究单”应该根植于教材,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与教材相比,“研学单”用更好的呈现方式和活动形式展示出来,通过活动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学,给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
但是实际是,我们听课的时候,发现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已经远离教材,有的探究超越了学生现在的理解能力,有的探究已经是昨日黄花,完全没有探究的必要。老师们在设计课堂研学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植根教材,教材中很多解题思路非常经典,更应该成为课堂探究核心。
有价值、有温度的对话不仅能展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对话听取他人的意见,共享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脚手架一:好的问题-----构建有效对话的核心
对话就要有问题,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来的,但问题必须是大问题、可探究的问题,能搭建学生学习的平台,指引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理解,而这些又正是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对话的实质性材料。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创设了学校操场有一块平行四边形土地要铺草坪的生活情境。
以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校要铺这块草坪,我们必须考虑哪些因素?”并以此为话题展开初步对话交流。
学生提出“铺这块草坪要多少钱”、 “这块草坪有多大”、“铺1平方米草坪需要多少钱”等问题,从而引出了要知道铺这块草坪要多少钱,首先要知道这块草坪的面积,由此学生自然地提出大问题:“这个平行四边形草坪的面积怎么求?”并围绕着这个大问题进行深入的对话。
引发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邻边乘邻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底乘高。”这样搭建学生探索的平台,促使学生去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因此,教学时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大问题,并以此为核心展开对话,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逐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脚手架二:独立思考-----打好有效对话的基础
面对各种信息,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大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己的判断和观点,只有自己感悟出来的才是自己真正的提升,这是一个思维成长的过程。由此再展开对话交流,学生才有话可说,才能言之有据。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四个小朋友聚餐一共花费了97元,每个小朋友应该付多少钱?
当学生根据聚餐付钱生活情境列出算式“97÷4=24(元)……1(元)”求出“每人应交多少元”时,学生产生了困惑:“24元余1元,到底每人该交多少元呢?”
显然用之前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这就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自然产生了“余下的1元4个人怎么分”的任务驱动,这时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1:“1元=10角,10÷4=2(角)……2(角),2角=20分,20÷4=5(分),结果是2角5分。”
学生2:“1元=100分,100÷4=25(分),结果是25分。”
学生3:用画图来表示分的过程……
这样,学生借助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独立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把余下的1元平均分给4个人,解决了困惑。
这样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学生有效对话的基础。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才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脚手架三:反思质疑-----提升对话的思维含量
每个人都存在着个体差异,都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察事物的视角。
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观点。这些观点有的可能是错的,有的可能有些偏差,这就需要学生在对话时认真倾听,学会思考的听,不但要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要质疑其他同学的表述,作好必要的回应,或赞同,或辩驳,或补充,在对话中共同进步,这才是有效对话的精髓。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当学生自主探索7.65÷0.85后,可能还对“为什么要转化除数”不是很了解,这时引导学生对“以谁为标准转化”进行深入的探究,出示了“2.19÷0.3”,让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有两种转化的方法:一种是以除数为标准进行转化,另一种是以被除数为标准进行转化。
此时抛出这样的问题:“这道题中两种方法都对,那这两种方法能解决所有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问题吗?”
引发学生反思与质疑。学生各抒已见,
学生1:我以除数为标准进行转化,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只要除数是整数,就可以进行计算,可以解决所有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问题。
学生2:我以被除数为标准进行转化,转化后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也能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问题。
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孰优孰劣,引发了全班学生的思考。
有的学生质疑:“我不赞同以被除数为标准进行转化,2.19÷0.3是特例,被除数 2.19 转化成整数后,除数刚好也是整数。如果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时,那转化后除数还是小数,仍不能进行计算。”
学生更是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 7.5÷0.05,以被除数为标准转化,转化后75÷0.5,还是不能计算。”
有的学生说:“2.19÷0.3,转化后是219÷30,比21.9÷3计算起来还复杂,所以还是以除数为标准进行转化好。”
这样在反思与质疑中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引领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转化问题的认识,使知识的学习由懵懂走向明晰。
脚手架四:注重关联-----对话中学会融会贯通
数学知识是整体的且具备一定的结构,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开展数学对话的过程当中,要从联系出发,抓住内涵,引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就图形度量这一知识点而言,教材按照知识展开的逻辑顺序研究了长度、面积、体积的度量方法:长度单位----线段长-----多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面积单位----长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单位----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其在逻辑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均要采取“确定度量单位—寻求度量方法—建立度量公式”的运算方式,这也是数学中所蕴涵的度量思想。在顺利结束对度量知识的学习后,可就此展开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融会贯通,学会了从寻找联系着手,将零散的知识通过一定方式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彼此之间密切联系的完整系统,在结构化、系统化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的精髓。
即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认知和思维的完整过程,建构数学知识的完整样态,促进数学学习的深度自然发生,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关联生长。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需要对数学对话应该秉持的价值取向进行新的思考,数学对话应该坚持三个落脚点:聚焦数学思考、培育数学精神、彰显数学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有温度、有深度的对话,使课堂成为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