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初,很多人都会为自己订个目标,比如,每天跑步1公里,每周写一篇文章,每个月看一本书。。。如果能坚持做下来,一定有收获,而且收获巨大。可是,这种“宏伟”的目标,能坚持一个月,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如果把频率降低,每天要做的事情,降到每周做一次,每周改成每两个周做,两周改成一个月,是不是就能坚持了呢?其实也未必。目标是每周一次的话,因为人的惰性,很容易把事情拖到一周的最后一天做,如果最后一天恰巧又有其他事情,或者太累了,就很容易前功尽弃。再者,把频率降得太低,效果有时候会很差,比如背单词和健身。
那怎么办呢?笑来老师的方法是,给要做的事情赋予多重重大意义,意义越重大,做起来就越有动力,到后来完全停不下来。这个方法对于认知能力高的人非常有效,因为他们能主动控制大脑来指挥行动。而对于绝大多数人,即使赋予了多重意义,也会被一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而摧毁。
最近在《得到》听了一本书叫《微习惯》,它从行动层面帮我们克服坚持不下去的问题。书的作者是斯蒂芬-盖斯,他原本是美国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大懒虫。他从2012年开始,每天至少做一个俯卧撑,两年之后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所谓的微习惯,就是把一个习惯大幅度缩减到不可思议的步骤,它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目标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去年夏天,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跑步3000米,练习瑜伽30分钟,练习腿部肌肉10分钟,练习俯卧撑5分钟。跑步坚持了2个月,从每天跑,变成一周跑3~4次;瑜伽坚持了一周,彻底放弃;练习腿部肌肉,坚持了一个月,但也不是每天练,一周能练习2~3次;俯卧撑算是坚持的比较长的,至今还能每周练习几次。
体育运动要达到健身效果,无非就是重复做同一个动作,难免不让人厌烦,每次需要时间越长的运动就越难坚持。为什么我能把俯卧撑坚持那么久?我觉得无非就是每次锻炼所需的时间很短,每组做20个,做4组,每组间隔半分钟,5分钟足够了。做俯卧撑是练习手臂和胸部肌肉,不用做很久,就能感觉变大的肌肉,让人很有满足感。
虽然我没有给自己定新的目标,但不知不觉中,我让自己养成每天锻炼一次的习惯,目前包括的运动项目有,在公司爬楼梯,从1楼爬到18楼,做4组俯卧撑,拉几组引体向上(这个完全要看体力,刚开始可能完全拉不起来)。有时候,到了晚上才发现今天还没有运动,就马上趴下去做4组俯卧撑,即使动作不标准也无所谓,至少任务完成了。
目前我还在坚持每天写作,除了上次全家出去旅游几天没写之外,每天都写1000字左右。明天又要出去旅游,我决定在手机里完成明天的写作,不用一定写满1000字,随便写点感想就好。
从“微”入手,让微习惯来改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