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认知?认知是知觉、记忆、思考等大脑神经认知技能以及情绪、动机等情感内在认知活动组成的复合系统。
什么是行为?行为包括了先天的身体机能行为,比如流口水、膝跳反应等等;也包括了后天的习得的行为,比如骑自行车、阅读、拖延、酗酒等等。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 Behavior Therapy),顾名思义,就是结合行为和认知疗法,双管齐下,去调节来访者的不适应行为。
行为疗法起源于华生、班杜拉,它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
学习,跟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学习”概念上有些许出入。行为疗法中的学习是建立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持续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这里面包括了驯化与脱驯化、第一印象、联动学习机制等。
联动学习机制有四个效果法则,包括了:
1、满足法则:满足则强化。
2、不满法则:不快则减弱。
3、强度法则:通过增加快感或不快感来强化行为。
4、忽略法则:任何行为都没有恰当的反馈而消除行为。
在知道了效果法则以后,如何能够强化或者回避行为呢?行为疗法通过实验,也总结出了四点:
1、强化:给予报酬,使得行为继续。
2、惩罚:给予刺激,让目标回避某种行为。
3、细分:将大目标拆分具体化到可操作的程度,更有利于行为的产生。
4、持续强化的效果比偶尔强化的效果要弱。
这些理论看起来让人感到云里雾里的,实际上如果联系到游戏、赌博如何让人成瘾,就可以了解其中大部分的原理(具体可参见我前面成瘾的文章)。
联动学习机制有三种,包括了经典刺激试验、道具刺激实验和洞察。
1、经典刺激试验,是以与生俱来的先天反射行为为基础,通过外部刺激,形成新的反射行为。
这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小女孩坐在桌子旁,手边放着一个她喜欢的洋娃娃。每当她想过要去触碰洋娃娃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在背后用铁锤敲打发出巨大的声响,引起小女孩的恐惧。如此反复以后,即使刺激(巨大的响声)不再发生,小女孩看到洋娃娃仍会感到本能的厌恶。
经典条件发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和泛化四个特征,它运用在行为治疗中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
对于这四个特征如何去理解呢?实际看上面的实验就可以知道,小女孩想触碰洋娃娃就会有巨大响声产生,就会引起她的恐惧,这种洋娃娃-恐惧的行为模式是获得性的。当经过反复刺激以后,小女孩会将“洋娃娃-恐惧”这个反应一般化,刻入她的神经回路中。在这时,即使她要碰洋娃娃的时候不再发生巨大的声响(刺激消退),这种身体的条件反射是不会消退的,会在她看到洋娃娃、被迫碰触洋娃娃、甚至想到洋娃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就是反射的恢复和泛化。
行为疗法,是旨在用一种新的行为去替代旧的行为。而对于已经形成这种建构在身体无意识反应之上的刺激-结果循环,它一旦形成就很难从行为层面去改变和覆盖。
在这里我们老师讲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个来访者在18岁的时候前来咨询,自述在初中时遭受到校园暴力(老师、同学的言语欺凌),以至于18岁的她现在不敢出门,甚至会有尿裤子的行为。为什么呢?因为她家就住在初中学校旁边,虽然已经离开初中很久了,但她一旦听到学校的下课铃声,仍然会不由自主的冒冷汗、感到恐惧害怕。现在甚至已经泛化到楼下孩子打闹时的尖叫,都会让她不自主的感到恐惧和害怕。这种“刺激-结果”的反射行为,一方面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另一方面如果单单是靠行为疗法是无法去改变替代的。
2、道具刺激实验。这同上一个的差别在于,这是通过不断地犯错来进行学习的一个过程。也就是通过外部刺激,反复试错学习,整个过程可支配、控制、学习和抵消。简单来说,当刺激出现时,行为的变化会随着结果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三项伴随性)。
这是一个猫的实验。将一只猫放在一个透明的箱子里,侧面开一扇小门,门外放了一盆猫粮。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①门不开,猫看到猫粮以后,会努力的撞墙,但多次失败。
②门是可活动的,猫再次尝试的时候,发现门可以撞开,就开始撞门(行为)-吃到猫粮(结果)。
③门可以开,但猫必须拍到墙上的一个按钮才能开。猫发现门单纯撞不开以后,就开始在房间里乱撞,一直到撞到按钮,打开门,吃到猫粮。这样反复多次,猫就形成了撞按钮-撞门(行为)-吃到猫粮(结果)的反射。技能升级了。
④变成密室,猫撞了按钮也不开,怎么撞都不开。尝试多次以后,猫开始习得性无助,这时它的反应就是由结果直接影响的。怎么都吃不到猫粮(结果)-放弃行动(行为)。
⑤猫会一直放弃下去吗?实验的最后一步,是完全打开门,猫可以直接走出去吃到猫粮。开始的时候它的抗拒的,但当它一直闻到猫粮的味道(新刺激),它就又会尝试走出去,最终吃到猫粮。这样,又形成了它新的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习得性无助,是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刺激的变化去修正的。
3、洞察,就是通过对整体认知了解之后,学习到新技能。这里包括了模仿;通过忍耐控制行为进而获得新技能和行为;社会性学习,包括了文化、他人评价、价值观等的影响。
那么了解了这么多,如何运用到生活上呢?是否可以用在家庭教育上呢?自然,是可以有一部分作用的,但这一部分也是我持保留态度的一点。人的心理随着我们身体、大脑神经的成长而在不断变化着,通过奖惩强化或回避某些行为的方式,确实会在低龄儿童身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等到孩子慢慢成长起来,需要越来越多的尊重和自主的时候,如果依然完全一味的采用行为刺激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好好学习”,会是一种合适的方式吗?
毕竟单纯的行为刺激,奖赏都是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外力,而并没有让孩子由内而外的认可、认同这件事,并没有让他从“我要做”升级为“我想做”。当外来刺激消失或者刺激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时,孩子还能够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吗?
这我持保留态度。
当然,这也是行为疗法的一个非常大的局限性了。它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宰性,而期望用一种驯兽的方式来对人进行教养。这是我非常反感的一点。
当然在另一方面,在爱与尊重的充分前提下,通过行为的建立来帮助孩子在学习之初更好的适应学校节奏、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孩子的效能感,从这个方面考虑,行为刺激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