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告诉我你交的是假朋友?
深吸一口气,呼出,深吸一口气,呼出。好了,先回想一下你大脑定义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交朋友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啥叫有质量的朋友
很久以前一个误伤了人的青年,被严历而苛刻的国王判处死刑。在临之前,青年请求国王让他家看望一下老母,然后回来赴死。国王大怒:让你回家你要是跑了怎么办?
这时候,来了一位年轻人,他是这位死刑犯的朋友。他对国王说,请允许我这位朋友回家吧,他只有母亲一位亲人,我相信他会遵守诺言回来的。在他家期间,我愿意代他坐牢,如果他不能按时返回,我受死。
国王同意了年轻的请求,让那位青年回家去了。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行刑这天,仍不见那个青年的踪影。国王亳无表情,指示按时行刑。他指责年轻人,你为什么相信别人,替另人受死,你死得活该。年轻人诚恳地回答国王说:“"我们是朋友,我相信他一定被什么事耽误了,没有按时返回,你行刑吧,我虽死无憾。”
这时候,那个青年人从远方奔跑过来,他大喊到:“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人们惊呆了,那个青年一颠一跛地向刑场奔来,原来他在路上摔坏了腿。
非常幸运的是,这个刻薄的国王竟放免了这位青年的死刑。他拉着那个年轻人的手说我愿意和你这样的人交朋友,这真是生死相托的朋友,终生难觅。
真正的朋友就是相互信任,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会付出两颗真挚的心。
在《认知突围》中,蔡垒磊提出人与人相处不仅要互相信任,有时多少还需要一点界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地界限,虽然范围可大可小,但绝不能没有没有界限,领地就无从谈起。界限即原则。
尊重他人的界限则也是维持交往的重要因素。真正高效交往来源于两个人拥有独立型人格的交往。
他们从不以爱和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面,而是指在公共区域进行交流与合作,他们会询问对方的建议,但从不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扰。他们可能会请求或接受对方的帮助,但从不会为帮助对方而过度牺牲自己。这种交往界限才是刚刚好,是有温度而有安全感,独立而又负责任的。
交往的对象很多,有时候我们会“高攀”,有时候我们也会“低就”,
但有一点,虽然我们在整体资源上可能不如“高攀”过来的这个人,但我们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回报,毕竟牛人也不是处处牛,很多时候需要帮助的。
下次请你吃饭
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这句话。
当别人给予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说下次请你吃饭,以便让自己让他人认为我们不是个不记恩的人。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有在下次又有事情找他的时候才会请他吃饭,这顿饭还不是我们自愿的,只是怕人家这次不帮忙了才不得不请。
这个世上很少有人懂得价值的即时交换的重要性。价值的即时交换就是你为我做了什么,那我又能即时提供些什么?
不管对方是否需要你的回报。你的回报都会为对方带来惊喜和愉悦。这既是为下一次潜在的互助可能性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激进人际关系的好方法。
你可以让对方看到自己能有即时回馈,任何时候帮你都不白帮,而在你有了即时回馈之后,你们又回到同一水平线上,而不是在接下来的交往中,你始终处于不平等地位的状态。
有人说如果我找不到可回报的方式怎么办?
请切记,每个人都有长有短,只要你们双方都是人,你就一定能提供给他价值的地方,这只是你愿不愿意多花一点精力、观察,寻找、以及回报的意愿是否强烈的问题。
更高级的朋友
寻找新的朋友往找导师的角度去找?
啥叫导师?就是已经成功实现你想要做的事情的人,或者曾经帮别人实现了你现在要做到的事情的人。
如果他们是自己做到的,那就太好了,但是如果他们是帮别人做到的,那就更有说服力。如果一个人能够对很多人产生好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目标,那么他也更有可能为你做同样的事情。
我们还要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人或者他说了什么与他取得的成果分开来。这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当我们向别人寻求帮助时,我们必须要假设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最好,否则我们就没有求助的必要了,这就意味着我们提出来的分析结果可能是错的,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所想的正与真理背道而驰,并且必须相信一位导师已经实现的成果,而不是相信自己的逻辑和推理。
就拿游泳来当例子。当你第1次学游泳的时候,你的大脑里充斥着有关如何游泳和水很危险的虚假信息。你可能觉得自己不能漂起来,最后会被淹死。
这时,你就要信赖你的游泳教练了,对于游泳,他知道的比你多,而你对于游泳的认知都是错的,在寻找一位导师的时候,你必须要抛开自己的判断和推理,只去关注导师的成就。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导师,该带着什么问题去寻找呢?
1.他们做到了你想要去做的?
2.他们曾经帮助他人做到了我想做的?
3.他们现在取得了什么可以展示的成就?
4.你和这个人能和睦相处?他充满智慧吗?
祝你早日找到既可以当做导师又可以当做真正朋友的人,那样你的人生成长别提有多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