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离开西安去往下一个地点,在西安的这几天,被它震撼过,也被它带来了种种不便。以旅人视角,切身体会了古都西安的风貌。
古都西安和同样以历史闻名的北京比,要更加符合我对古都的定义。能够在下车的第一时间就能够感觉到这是一座历史名城。这是北京不能给我的。
西安现在正在大规模的进行城市改造,不知道几年前是什么样?几年后又是什么样?我所处的,正是中间城市变革剧烈的时空。既有最现代化的地铁在地下穿梭,地面上也有5毛钱一张票,由售票员售票的散发呛人汽油味的小巴士。这种巴士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大量存在的。现在只有在县城里能看到它的身影。很难想到在西安南门还能遇到,并坐了一次。
西安的公交车有一个特点,速度快!比出租车的速度都要快。大公交开出漂移的感觉,让我很新奇。速度快,还比较稳。这要给司机师傅竖大拇指了。但西安的公交车有个毛病,很少报站,也很少报下一站的站名,公交站牌上也没有提示下一站的信息。坐公交就要打起精神,要不容易做过站。
而且西安的公交车,有的很新,有的很旧。经常能在长安街这条最繁华的大街上看到各个年代的公交车。我个人感觉很新奇,如果这些旧车能改善乘坐体验的话,10年后就是西安的一个特色,也许会成为下一个城市旅游的必备体验项目了。
除了公交车,西安市给我留下的另一个印象就是台阶多。
西安又不是山城,为何有这么多台阶呢?以至于给我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要单独拿出来说说?
这要和西安的建筑连在一起说。因为西安的主要建筑都是仿唐建筑。唐代建筑有一个特点就是房屋建筑在高台之上,而要仿造这种风格,现代化建设也需要一定的台阶来提升给人的感官印象。又舍不得专门做出5米以上的高台,所以大多以七八级的台阶常见。小门小户的商家是2~3节台阶。大商家是7~8节台阶,如果是博物馆之列的事业单位的话,那恭喜你了,爬几十级楼梯是免不了的。
包括西安周边所有的旅游景点,都在尽可能的做出各种台阶,让坐轮椅的老人和小孩只能被大家抬着上下。我的妈妈腿脚还算不错,也被这样的状况闹的抱怨不止。
这种台阶,延伸到西安的各个角落,包括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没有几个台阶不是又陡又窄的。母亲是受困于台阶陡峭,下楼不便。我是受困于楼梯面太窄。脚太大只有多半个脚能放下。
西安是一个旅游城市,在西安的这几天,让我明显感觉到旅游对西安的重要性。和旅游大巴的司机聊天,他告诉我前两年西安做商务旅游生意的最火,现在是做网上旅游的最火,代理当地携程途牛这些手机旅游的旅行社每天20多车,去年春节假期每天7~8趟车,今年就是20多趟。生意红火的不行,再也不羡慕做商务旅游的了。
现在看,未来旅游的趋势就是散客为主。不论是通过网络还是计算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出行以家庭成员为主,情侣,老人孩子会越来越多,而价格和服务水平会越来越透明。口碑和全方位的评价成了西安能否在这次西部大开发中成为魁首。
从我这些天的体验看,西安在城市建设上要落后10年,公共设施上要落后20年,服务意识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下一次来西安,希望能看到碧水蓝天,满眼绿色。不再是青色,黑色。
西安需要多一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