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不久,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揖同车入朝,经过皇宫大门司马门,不肯下车,直闯而入。张释之追上去,拦住太子和梁王,不许他们进殿门,并上奏弹劾他们:“不下公门,不敬。”薄太后也听说了,太子和梁王被拦着不让进殿,还要治不敬之罪。皇上脱下帽子,向太后谢罪,说自己没有教好儿子。薄太后派使者下诏赦免太子、梁王之罪,然后他俩才得以进殿。皇上因为这件事,对张释之非常欣赏,拜为掌谏议的中大夫,没过多久,又提升为负责禁卫统领的中郎将。
释之从行皇上到霸陵,皇上对群臣说:“如果以北山的石头为椁(音guo,古时棺木分两层,内层为棺,用木,外层为椁,用石),再用麻絮拌油漆涂上缝隙,谁还能动他分豪呢?”群臣都称善。释之说:“如果墓里有财宝,就算坚固如南山,还是有隙可乘。如果里面没有财宝,就算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这一年,释之担任掌刑狱的廷尉。皇上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走过,皇上乘舆的马儿受惊。于是派骑兵抓捕,交给廷尉治罪。释之上奏说:“此人违反警跸令,应该罚款!”皇上怒道:“这人惊了我的马!好在我的马温和柔顺,如果是别的马,我能不受伤吗?廷尉只治他罚款!”释之说:“法律是天下之公器,法律就是这么定的,违反警跸令者,罚款。如果实际处罚比罚款更重,那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况且如果在当时,皇上自己把他诛杀,也就算了,那是皇上的权力。如今既然已经交给廷尉,廷尉掌天下之公平,只能依法办事。如果廷尉也可以自由裁量,那全天下执法者都可轻可重,人民就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请皇上明察!”皇上沉默良久,说:“嗯,廷尉是应该这样做。”
其后有人偷盗高庙门上的玉环,被抓获。皇上大怒,下廷尉治罪。释之按法律条款“盗宗庙服饰器物”一条治罪,上奏,应该斩首弃市。皇上大怒说:“人之无道至此!竟敢偷盗先帝器物!我把他交给廷尉,是要治他灭族之罪,而廷尉所谓依法处置,不是我敬奉宗庙的本意!”释之脱下帽子,顿首谢罪说:“法律就是如此,罪行的等级,以轻重大小为依据。如今因为偷盗高祖庙门的玉环就将他灭族,那假如万一有一天,有一个愚民取了高祖长陵一抔土,这样的大逆之罪,又如何能治他更重的刑罚呢?”皇上于是向太后汇报,批准了释之的判决。
四年(前176年)
1、
冬,十二月,颍阴懿侯灌婴薨。
2、
春,正月十四日,以御史大夫,阳武人张苍为丞相。张苍喜爱读书,博学多闻,尤其精通法律和历法。
3、
皇上召见河东郡守季布,打算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有人说他刚勇、酗酒,不宜做天子近臣。季布到了,在宾馆呆了一个月,见面又叫他回去。季布说:“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这一定是有人言过其实,说我有贤能吧!我来了,没有给我安排任何事,又叫我回去,那一定是有人诋毁我了。如今陛下因为一个人称誉我,就召我来;又因为另一个诋毁我,叫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就可以看出陛下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语,面有惭愧之色,过了良久,说:“河东,是我最重要的郡,所以特意召你来见见面啊。”
4、
皇上打算提升贾谊到公卿之位。大臣们都反对说:“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皇上对贾谊也疏远了,不用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的太傅。
华杉说:
贾谊中国历史上五百年一世出的大才之一,就像诸葛亮自比为管仲、乐毅,唐代的陆贽,和宋代的苏东坡,都以贾谊自比。当时的人,也以“当世贾谊”来称诵陆贽和苏轼。不过,王夫之评论说,辅少主,婴孤城,仗节守义,不丧其忠贞,陆贽不如贾谊;出入纷错之中,调御轻重之势,斟酌张驰以出险而经远,贾谊不如陆贽。之于苏轼,王夫之说他根本就不能和贾、陆二人相比。
贾谊年轻,当时只有二十多岁,有经天纬地的远见卓识,而且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他的见识和气魄,不仅远远超过了朝臣,而且也超前于文帝,所以之前"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的建议,未能为文帝采纳。
文帝深爱其才。但是,文帝对他有多喜爱,大臣们对他就有多嫉妒,“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之论,正是他们对这个年轻人所谈论的超出他们想象的国本大事的嫉妒和不爽。
贾谊被排挤,抑郁而终,是国家的重大损失。而贾谊之死,年仅三十三岁而已,这也是他的性格弱点。他若能心胸开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以待天时,三十岁以前的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领导者要从中学到的教训是,每个人都受他人影响,无一例外,身居高位的人,对此要尤其警醒。不是注意自己不要受影响,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不能有这个自信,而是要注意选择自己接受什么人的影响。文帝对季布的一召一罢,是受人影响;对贾谊的疏远,也是受人影响;能接受张释之的执法公平,那是受张释之影响。所以史书上匡正君王,始终强调六个字:“亲贤臣,远小人。”不是自信一切按自己的判断,因为你判断不了所有事,而是要谨慎的选择我接受谁的意见。
人生进步两件事,读书和交友,选择读什么书,和选择交谁为朋友,不能随便盲目读书,不能随便跟什么人消磨时间,因为选择书、友,就是选择接受谁的影响,这是每个人都要给予最高度的重视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