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八点,央视跨年晚会开始,看着电视高清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几十年前农村的情景,那家家户户墙上挂着的戏匣子。
农村有线广播始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后期基本实现了家家通广播。因为那时买到的喇叭有些是装在木头盒子里的,而广播中经常播放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戏曲节目,所以大家都习惯叫它“戏匣子”,一些老人还叫它“洋戏匣子”。后来出现的收音机,也延续了“戏匣子”的叫法。
单从技术上讲,有线广播并不多么复杂,就是用金属线把县广播站的播音设备和各公社放大站的设备连接起来,由放大站把广播信号传送到各大队,再接到农户家里的戏匣子,这样人们坐在家里就能听到广播了。
记得村里通广播是我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广播的声音,大家都觉得新鲜,就这么个小匣子,从外面拉一根电线接上,再从小匣子里拉出一根线接上粗铁丝插地下,里面就有人说话了,还有唱歌唱戏的。太神奇了!
不过戏匣子好是好,就是有时候声音太小,离得远了根本听不清楚,尽管地线插的很深再浇足水,也没多大改观。
我有个发小叫小二子,他经常去城里他大姐家,知道的事情很多,每次他从大姐家回来,就把一些新奇的事讲给小伙伴们听。有一次我到小二子家玩,发现他家的戏匣子很响,问是怎么回事,小二子不肯说。再三追问下,他才小声向我透露:把线圈去掉一些就行了。回到家里我就琢磨着把自己家的戏匣子也改造一下。
早先的喇叭都是舌簧喇叭,由磁铁、线圈、舌簧、拉杆和纸盆等组成。后来的压电陶瓷喇叭就简单多了,纸盆上贴一压电片,压电片震动带动纸盆发声,这种喇叭七毛一个,便宜但音质差,高音很尖。我家的喇叭是舌簧式的。那天早饭后,等家里大人都下地干活了,我便开始了平生第一次冒险的行动。我把喇叭的线圈退去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完成改造后把喇叭挂到原处,坐在旁边焦急地等待开播时间的到来。
中午大人们下地回来,听到喇叭的音量比原来大多了,都很奇怪。当知道是我的“杰作”后,父亲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拍了拍我的头:“不到地里帮着干点活儿,净瞎鼓捣这些玩意儿!”从父亲手上的力度和说话语气上判断,那应该是夸我。
减少线圈匝数后,电流大了磁场强了,音量自然会变大。这是后来上了中学才知道的物理学原理。
但这事很快被旁边邻居知道并找上门来,说广播里的电被我家夺去,他家的戏匣子都没声了,意见不小。我只得摘下喇叭,把褪下来的细铜丝再缠回去。不过操作中我还是留下了一半细铜丝。
后来我用这些细铜丝和外面捡到的小磁铁、小塑料盒,制作了一个秀珍型喇叭。秀珍喇叭声音很小,每次听的时候,为了不被大喇叭干扰,都要把小喇叭贴到耳朵上,再用被子把头蒙上。别人看了,都问我大热天蒙被子不热吗?小喇叭里的节目和大喇叭不一样?
我知道节目是一样的,但还是有空就蒙上被子听一会儿小喇叭,听完了就摘下来,装在裤兜里。
戏匣子早已成为历史,但我们可不能小瞧了那个很普通的小匣子。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收音机很少见到,报纸也难以走进千家万户,一些偏远的村庄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正是有线广播让农民收听到文艺节目,了解到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
后来县里建起广播电台,晶体管收音机也迅速普及,再后来电视机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戏匣子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