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2月大熊猫首次在重庆北碚的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里展出时,展板说明文字的标题采用横书,名为“猫熊”。但当时汉字一般采用直书,从右往左读。这样一来,前来参观的群众凭习惯将横书的“猫熊”读成了“熊猫”,于是只好随俗,将错就错了。只有在我国台湾地区还叫“猫熊”。
虽然古代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大熊猫,但是由于没有近代在西方发展起来的物种分类知识,因此一直没有对于大熊猫的科学研究和认识。在科学上发现大熊猫,是19世纪由一位在中国传教的法国神父,同时也是一位博物学家,皮埃尔·阿曼·戴维来完成的。
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最早获得大熊猫标本以后,把它视作熊科成员并命名为黑白熊。次年,巴黎自然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重新研究认为它们不是黑白熊,而是浣熊科的一种。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学者奥巴林根据大熊猫、小熊猫、浣熊和几种熊的蛋白质及DNA序列比较,认为大熊猫更接近熊而远离浣熊。因此,迄今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大熊猫起源于熊类,将其归入熊科。
我国一些学者根据血清免疫学比较,也认为大熊猫应并入熊科。另有学者做了分子生物学的分析,结果也主张将大熊猫划入熊科。
1980年,西方学者武斯特·希尔等通过对大熊猫、杂交熊和其他食肉动物染色体的研究,认为大熊猫与熊几乎没有同源的染色体臂,与小熊猫、浣熊的相似程度也很低。故应将大熊猫另立一科。
1993年,我国学者黄万波通过对熊猫、小熊猫及熊类化石和现在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技术对大熊猫、小熊猫及熊类的颅骨、下颌骨的形态及牙齿结构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大熊猫应独立为大熊猫科。
虽然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大熊猫的物种分类,仍然没有定论。想知道更多大熊猫的古迹你可以了解一下白忠德老师写的《大熊猫我的秦岭邻居》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