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月实绩
1、工作;
2、写作:公众号 4篇;个人 2篇《1月总结》和《职业生涯咨询复盘》;
3、阅读:2本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和《结构化思维》;小为 学校推荐书目3本 《快活林》、《一棵种子的旅行》、《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4、课程:心乐土《人生七年》;
5、职场改变:约生涯教练做咨询,重新修改简历,制定向后计划,开发1门课程;
6、小为寒假生活--复习/阅读/学而思;
7、其他:小为生病,滑雪,家庭聚会,见朋友--3次。
二、本月总结--如何做自己
重新翻看古典老师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看到一个说法:
自己的样子不是「找到」的,而是「生长」出来的。根据以往的经历,总结出的想法,然后再去践行。在践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打击,这些打击经常会让我们重回接纳的原点,重新怀疑曾践行的一切,重新开始认知、接纳、主张与践行。但这并不是回头,而是重生,每一次重新开始践行自己的价值,都多带一分坚定与力量。
特别喜欢这段话,因为它使我意识到,哪怕是「自我怀疑」,也是有价值的,起码引发了自己的重新思考,及时调整方向,离目标会更近一些。
那么,如何才能成长为自己的样子呢?我做了几点归纳:
1、承认的勇气
做自己是需要勇气的。这句话很多人都在说,但并不完全理解它的意义。做自己,不是做选择的勇气,而是承认的勇气。
承认这一点是有好处的。因为,你只有发现了自己,才会慢慢探索怎么去用自己。最怕的是自己身上明明存在的东西,却视而不见。--李松蔚
想要做自己,第一步,就是承认,或者说是接受。记得以前上学时,如果没考好,第一反应是什么?当时我的反思:是的,这次没考好,但这不是我的真实水平,下次不紧张了,再努力一些,估计就能考好。请问,我接受自己没考好的这个现实吗?
我觉得没接受。你看,我说:”这不是我的真实水平。”甚至还找了一堆理由去证明自己的话。从根本上看,我是不接受自己没有考好的,找借口,找办法,赶快去摆脱现在的处境……
不光是面对考试,对于很多不好的事情,无论是工作、人际关系、生活还是亲子,表面看,我一直在积极应对,实则是「不想承认自己的不好」,想赶快逃跑。其实,这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解决问题的表象,没有从根源入手。
或许,更好的做法是:「哦,这次我确实没有考好,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因为我看到一个不会做的题,当时有点蒙,再写后面的题,注意力总是不集中,还惦记着那题。」我承认自己一根筋,想不明白还要硬想,怎么不换个思路?说到底,还是眼界不够开阔,因为见得少,所以根本谈不上灵活应对。看来以后还要多读书、多做题,这样做得多了,见得多了,或许就能多总结出来几种方法。
同样都是反思,看似结论也差不多,都是努力多做题,但心态还是有差别的。解决了情绪问题,心里舒服了,不胡思乱想了,就能把心思放在事情上。
2、「价值观」的内化
谈到「价值观」,我觉得自己想明白了,还特意找时间,罗列出自己的人生准则,那下一步,该怎么用?
价值观是帮我不断关上不属于自己的门,关键还是内化。梳理出的原则,是用来执行的。以前自己多少有些「讨好型人格」,所以,做事可能会没有底线。但,随着安全感的建立,再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会停下来,想一想,到底该不该做?给自己一个理由。或许开始反应会慢一些,但通过反复练习,等大脑回路形成之后,后面的判断会越来越准确。
加入事前思考,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判断力,但事后反思,也要继续保持,以防陷入固化思维模式。
人为什么会偏执?为什么会遇到瓶颈期?就是因为到了一定阶段,最制约自己的,恰恰是曾经自己最坚信的东西。--陈铭
PS: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想问题过于理想化,总把事情往好处想,但如果没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呢?我就又接受不了了。害怕面对不好的一面,可以理解,等次,提前想想,如果事与愿违了,该怎么办?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的方向努力。
3、正确看待「关系」
做自己,除了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拥有做事准则,做事全力以赴之外,还有,需要打消其他疑虑,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无法摆脱与父母、孩子、爱人、同事之间的关系。身为成年人,就是要处理错综复杂的问题。而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它存在两个层面,一层是问题本身,而更深层次的,则是隐藏的关系。
我以前喜欢「就事论事」,甚至标榜自己是个直来直去的人,不喜欢拐弯抹角。但实际上,是自己经历的事儿少,想问题过于简单,意识不到事情的复杂。就像过年送礼,只拿眼前的「物」,去衡量它的价值,却想不到「礼中的心意」。实际上,有没有走心,别人是能感受得到的,只是没把窗户纸捅破。
除了看到「关系」,还有就是不要预设对方的敌对立场。有时候我跟别人说话,会假定别人否认自己,想一堆说服别人的理由。
而这种说话方式,会给别人一种暗示,就是我在提一个过分的要求。如果提的要求不过分,干嘛要拿这么一套说法,增加合理性?甚至觉得,我是在想办法对付他,这样,他本能的反应就是不舒服。而这些潜台词,我根本察觉不到。说到底,最佳的解决方案是「灰度认知,黑白决策」,看到关系的复杂,告白简化思维。
人成熟与否有各种各样的判断标准,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处理事情的时候能不能告别黑白的简化思维,用灰度思维去思考。
比较糟糕的情况是「黑白观察」。事实上,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观察的时候特别简单,但是到决策的时候它又变的非常复杂,永远在那儿纠结,永远在那儿犹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是这种态度必然的一个结局。所以,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要素和场景的复杂性,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吴伯凡
三、下月计划
工作、公众号运营等常规内容;
小为寒假生活--预习;
看书;
开发2门课程;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