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观赏了中芭的«牡丹亭»。最直接的感受是它的编舞,作曲和舞美等方面反映了近二十年来舞团国际交流的程度。
相对于中芭的传统剧目,它保留了部分传统和一些原创中国元素,融入了一些比较现代和当代的手法。从丽娘的双人舞和独舞中我看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吉赛尔»,从整体和群舞中看到了巴兰钦的交响芭蕾和贝雅的«火鸟»。
最后一幕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音乐,编舞和舞美结合得漂亮,造成飞机引擎发动升空的效果: 缓缓启动,不知不觉中整个空间充斥着轰鸣,把舞剧推向高潮,在漫天落红的花雨中轰然结束。音乐有明显的拉威尔的«波莱罗»的元素;引擎轰鸣的效果甚至令人联想起亚当斯的«尼克松在中国»。编舞不仅现代手法出色,我甚至在中国元素之外看到了其它古文明的符号。这些古老的符号巧妙地连接了性,生,死,天,地,人等基本问题。
昆曲的使用让人想起舞团«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京剧。我觉得昆曲如果全部用无言歌的形式会更好,或呻吟,或兴奋,任何观众都可以懂。这样,不仅昆曲的音乐特色得以保留,还能避免生硬的土洋结合。
显然,新一代演员的戏剧表现力强于上一代的。但是,表演中的对比不够,减弱了表现力。该爆发的动作不能有力的爆发就难以反衬出良好控制下的柔美,整体就变成温吞水了。
这部«牡丹亭»是有恋足情结观众的福音,也是编导独具匠心之处。当然整部作品的核心就是白日梦等性心理,也可以说是一部心理芭蕾。
地狱等场次有些戏剧成分怎么看怎么像«红色娘子军»里南府的家丁和老四,脸谱化了。几个被审判的灵魂是寓意偷鸡摸狗吗?手法层次显得低了。这类叙事成分和整体并不协调。如果减少过多的叙事,作品会更精炼。
总之,整体不错,在土洋融合,在传统与当代舞蹈语汇的结合运用等方面尚待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