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来自春藤家长学院李琦老师!
内容源自于,上海一线小学语文老师、市级示范教师卢老师。我整理转述一下。内容偏长,认真看完受益匪浅!
在魔都上海,家长自鸡孩子的难度排名是这样的:英语<数学<语文。是不是有点儿意外?
其实也不难理解,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入门容易,但提升难,学好更难。因为它没有标准,没有绝对参考值,也没有公认的最佳学习路径。
得语文者得天下
曾经在我们这一辈人读书时,流行这样一个观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足以看出大家对理科的重视。
但近些年来,我们学习的大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学生家长间流行的口头禅不再是上面这句话,而变成了“得语文者得天下”。
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基础学科,尤其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
为什么大家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呢?这其实和我们的教改有关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小学语文教材从2019年秋季起全部改为统编教材,新版教材增收了不少本土优秀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所占比重大幅降低,古诗文大量增加,同时教学中也不断凸显出阅读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不少教育学家都认为大语文时代已经成为了未来教育的趋势。
人人都在谈论大语文,我们先来看看“语文”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涵义呢?
【语】是汉语,强调语言的工具性,我们用母语来与人进行日常交流,以及阅读写作。
【文】指文学,强调语言的人文性,强化表面的语言下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力量。
生活中,有的人说话深入人心,有的人说话别人都不爱听,这其实就是“文”对“语”的作用。
另一方面,这也和我们目前的试卷各版块所占分值有关。
拿上海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来说,基础占15分,阅读40分,作文40分,卷面清洁5分。
阅读和作文加起来,足足80分,孩子的语文理解力和表达力直接决定了他的语文成绩。
甚至就连基础部分,题型也非常灵活,考察的也是你的综合语文能力。如果光靠死记硬背,就连这基础的15分都拿不全。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学龄前轻视语文启蒙,结果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屡屡受挫,因此家长们也日渐重视起这门原本被我们忽视的学科。
卢老师说在她教过的孩子中,有不少家长自己本身也是高学历。但是都曾向她求教,说自己实在没法辅导孩子的语文功课,孩子会做的阅读题,自己都不会做,难度可想而知。但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家长开始意识到语文启蒙的重要性。但在学龄前,有几个最常见的误区。
? 学龄前语文学习的误区?
识字、拼音
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学龄前语文启蒙无非就是教识字,教拼音。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例子。去年暑假卢老师新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暑期家访时一个孩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孩子的爸妈都是博士,均为沪上知名大学的老师。妈妈告诉她,从女儿2岁半起就开始教孩子背古诗,3岁开始认字,孩子4岁就已经实现自主阅读,没多久拼音什么也不在话下。进入小学后,一二年级孩子的成绩在班级处于领先地位,当时妈妈也无数次欣慰于孩子学得比别人早。进入三年级后,她女儿语文的领先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很多时候读得清文章,但做不来阅读题,作文也写得平平淡淡,得不了高分。卢老师仔细观察过她女儿,小姑娘很认真,学习很卖力,背诵能力很强,哪怕是篇幅很长的语段都能背得一字不错。但短板也很明显,理解力和表达力都一般,有时甚至会答非所问,作文也中规中矩,缺乏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比较弱,不愿意提问,不愿意质疑,课堂上一旦遇到有挑战的问题,当她搜索不到正确答案时,她就会放弃。这些其实都是超前学习所带来的弊端。
先说识字。识字属于技能,但不属于认知。
技能方面的知识,其实孩子或早或晚,总能学会,没必要在小小年纪花费大量功夫在这些硬性知识的学习上,不仅性价比低,更容易消磨孩子将来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后患无穷”的一点是,过早识字容易破坏孩子的读图能力和想象力。2-5岁属于读图期,这个阶段我们重点要培养的就是孩子的读图能力。小学一年级有看图说话,二年级开始看图写话,中高年级也经常会出现看图作文,不少孩子要么走题,要么图文无关,要么抓不住图片重点,归根到底在于孩子的读图能力比较差。很多学龄前家长比较焦虑识字量,在2-5岁应该着重培养读图能力的阶段拼命识字,但等进了小学又开始拼命补看图,这个就本末倒置了。
因为卢老师一直带中高年级,对于这点深有感触。提早识字只能让孩子在低年级保持优势,进入了中高年级后,班级孩子的识字量之间并不能拉开多少差距。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他们的语文理解力和表达力,而且越往上读,两极分化越明显。即便到了小学高年级,读图能力也是很重要。
再说拼音
其实拼音只是一个辅助识字的工具,作为工具,孩子需要掌握,但阅读才是目的,学拼音的目的是识字,但拼音不是识字的必经之路。通过阅读来识字,是最高效的方法。学前学拼音唯一的好处,是孩子到小学时学拼音时更轻松一点,但学前学习效率非常低,并不划算。
低龄大量背古诗
古诗文的背诵,在小学阶段是必备的,也是必考的。再加上新教材中古诗文比重大幅增加,很多家长就早早地把背诵提上了启蒙日程。但在孩子还小,完全无法理解诗文意境的时候,大量背诵是非常低效的。
很多家长以为会背诵的古诗数量越多,孩子的国学启蒙就越到位。然而,学龄前早教的正确打开方式,一定不是刷题和背诵。
理解和应用,才是我们学习古诗文的终极目的。
有家长会问,我的孩子背古诗背得又快又好,现在都能背小学四、五年级难度的古诗了。但其实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背的是什么,只是依靠自己强大的记忆力在机械录入。也许一开始背得很快,但因为缺乏理解,又无法与生活很好地建立联系,后期既难坚持又容易忘。很多孩子小时候就会背很多首古诗,可是大了也还是在吃这些老本,过早地学习也并没有帮助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国古代文化。我插一句自己的话:听我妈说,我小时候背古诗,三字经……大概是四五岁就背的滚瓜烂熟,然后过年来人就给人表演,但到现在,我仍然是个文学白痴。
现代汉语是我们学习一切的基础,在孩子现代汉语基础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认知能力的时候,再引入古汉语会事半功倍,这比我们在孩子小时候费尽心思,却只有一点点进展好多了。卢老师分享的一线教学经验:小学阶段再开始背诵古诗文完全来得及,如果你真的很心急,想要在幼升小阶段就开背,也务必要精选内容,选择孩子能理解和应用的题材、诗篇。
亲子阅读拼阅读量
都在提倡亲子共读,但为什么要在孩子识字前跟他一起阅读呢?这是因为阅读并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与练习,才能学会这项技能。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有些家长会卯足了劲儿拼命读。我看到有的孩子每日中文书的阅读量在20本,甚至在30本以上。这个量,其实让我很吃惊。来看一个普遍现象,进入三年级后很多孩子成绩会下降。是因为学的内容一下子变难了吗?不是。原因在于文本处理能力很差,无法通过语文能力来学习其他科目。同样的文章放在语文能力薄弱的孩子面前,他没有办法去很好地识别语意、提取信息,无法读“懂”、读“进”他应该掌握的知识。
阅读量≠阅读能力
有些孩子哪怕看似读了很多书,但由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疑问,没有思考,他被动地接受信息,大部分情况下看完就忘,更别说迁移运用在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中了。
因此,在学龄前亲子共读中,提问很重要,提问可以让每个人的大脑处于一个检测和检索、归纳信息的状态,有效的提问就意味着有效的思考。
学会提问,和孩子进行有意义的讨论,这是最好的提升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
思考,不是为了追求答案,讨论过程本身就足够有意义。
孩子要在听懂故事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提取信息,并恰当地组织语言来回答你的问题,对幼儿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思维训练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进行的,孩子的阅读理解力和表达力也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被提问中提升的。
举例:读《晚安大猩猩》这本无字书时,你可以问问孩子“大猩猩怎么知道哪把钥匙可以开哪扇笼子呢?”
答案就是颜色匹配。
对你来说很简单,但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她需要分析,需要观察绘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读完后,你还可以再问问,“为什么小动物们不愿意睡在自己的笼子里,要跟着管理员回家呢?”。
举例:读《彼得的椅子》时,你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彼得一开始不愿意和妹妹分享自己的椅子,可到故事的最后,他主动帮爸爸把椅子刷成粉红色呢?”
再比如读《玛拉买东西》时,你可以试着问问“奶奶总共让玛拉买了几次东西?她都买对了吗?”
“为什么玛拉第二次买错了,奶奶却说她买对了呢?”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这本书也很有趣,读完和孩子探讨一下“动物到底需不需要穿衣服啊?”
如果孩子回答不需要,家长还可以进一步追问“既然不需要穿衣服,为什么我们在小区里总能看到穿着衣服的宠物猫狗呢?”
在锻炼孩子语文理解力和表达力的同时,这又何尝不是在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呢?
学前语文怎么学?
我们都知道,孩子语文学习的核心技能包含四个部分:听、说、读、写。这四个字包含了孩子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从阅读到写作的四个科学进阶的基本流程。
听和读是一种输入训练,而说和写就是一种输出训练。 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启蒙
启蒙应当在生活中进行。其实不仅是语文启蒙,任何启蒙都应在生活中进行,在生活中开展的启蒙才是行之有效且效能持久的。
春天,带孩子去郊外踏青,带他感受花红柳绿、草长莺飞,去看一看早春的杨柳,一起吟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夏天,带孩子去荷花池欣赏满池荷叶,在实境体验中感受什么叫“莲叶何田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天到了,带孩子去采摘,教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感受收获时节五谷丰登、果实累累的喜悦;
冬天来了,雪花纷飞,告诉孩子什么叫“瑞雪兆丰年”,雪中赏梅时还可以吟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感受梅花不惧严寒、傲然开放的精神。
只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浸润其间,才会让这些优秀的古诗词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美好的种子,继而生根发芽。
我们常说“静待花开”,可若要花儿开放,你需要精心培育,你若什么都不做,花儿是不会自己开放的。
从绘本阅读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
在学前,因为孩子的理解力、听和说的基础都很有限,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从简单的童谣开始,从蒙学经典故事和外国经典故事入手,让孩子理解经典,提升素养,从而慢慢地走向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实常说国学启蒙,说白了,也就是给孩子讲文学故事、讲历史故事。
就拿《灶王爷》这本书来说,说起来灶王爷离生活很近,有些农村至今灶台旁还会张贴他的画像。
可他又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多小朋友肯定一脸问号,不知这位王爷是何方神仙?现如今,许多承载传统文化的习俗逐渐消退,可背后的传统文化魅力不减,也不能减。
我们可以搜寻相关的文化传统常识进行备课,在讲读绘本时作为背景知识补充,同时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地提问“为什么小女孩发现被灶王爷盯着看之后,就不敢做坏事了呢?”“为什么爷爷奶奶吵架,看到灶王爷之后就不好意思再吵了呢?”……
这样的补充拓展和提问,会让孩子更容易看懂绘本故事,也对民俗有更多了解。
更重要的是,会在孩子的心中慢慢地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将这份厚重通过绘本传递给孩子。
注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如今的小学很注重跨学科融合,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拓展孩子的知识面,用语言更好地认识世界,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对大自然的热爱。
自然人文、古今之事,皆可涉猎。
这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一定要告诉大家的一个观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滞后性,这些付出和渗透,都不是立竿见影的。可所有那些现在看似“无用”的,将来对孩子的人生必会产生大作用。也有人会质疑,什么都教,孩子能理解吗?
我想说,哪怕我们现在渗透的内容他一知半解,但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自然会随着他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多而慢慢融会贯通。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善用美的语言,让孩子感受中文的博大精深,感知语言文字的美,也是我们作为家长的必修课。
脑中先有辞藻,将来才会运用。语文无法临阵磨枪,让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