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作文教学课堂的密码:生活是源泉----读《天生我材会写作》有感
杨改红
彭治旗主编说:王君老师的课是生活的课,是生命的课;让作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最厉害的一点,打通了作文与生活的界限。
王君老师在自序中通过研究自己的写作之路,进而清晰地明确自己的写作理念:校园和教室是事故场和故事场,最初是被故事吸引,情不自禁的记录以致如痴如醉,经历了“无用之写”到“有用之写”,又到“无用之写”,最终让写作成了习惯、成了爱好、成了必需品;因为爱生活、爱孩子,我开始写;教写作就是要唤醒写作者的激情和兴趣;我的作文教学观核心之核心就是让孩子们通过写作爱上自己;忠于生活、忠于自己是写作道场中的第一课。
是的,我见生活多妩媚,生活见我应如是;问世间写作为何物,只叫人以生活相许。毋庸置疑,读过王老师书的人都会认定的清晰感觉到的是:王老师是生活的高手,是生活写作的高手。因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写作成了她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的超越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主要探讨王老师是如何打通生活和写作的的界限的?真正的生活写作者应该对生活具有什么样的心态、敏感和意识?
一、生活就是善于捕捉鸡毛蒜皮小事写作者的“发生现场”
王老师在《干吗要端着金饭碗找饭吃呢》说:“以自己的文字告诉他们,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也是‘发生’。把鸡毛蒜皮记下记录下来,也可以算作文”,“你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欢迎所有鸡毛蒜皮,不欢迎惊天动地”,“是,写作真的太简单了。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个金饭碗,因为我们都活着。只要活着,就会‘发生’,只要‘发生’,文字就可能成长”。
因此在同题作文《上学或放学路上》才有了国一嘉因为一向守交通规则的爸爸闯了红灯的那一瞬间对潜伏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交通问题以及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能够坚持多久的思考;才有了高仲博结束一天校园生活放学坐公交前后对努力、对赚钱、对读书、对时间的刘墉式的思考;才有了盖艺轩上学路上对父母因加强对我安全教育尤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所列举的各种恐怖案例产生的一系列多疑、想象、痛苦、反省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人、事的重新思考;才有了白浩桐放学路上被春天的美景、阳光、温暖、小麻雀的飞动、漫天的柳絮所吸引,不会因为他人的嘲笑而放弃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拍照留念的激动和对生活的热爱。
是的,校园、学校、社会、家庭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人在的地方,都可能是随时随地发生的“事故场”和“故事场”,都将是有心关注和善于积累鸡毛蒜皮小事写作者的“发生现场”。因为“好的作文教学就是要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鸡毛蒜皮,热爱这些鸡毛蒜皮,创作这些鸡毛蒜皮,唤醒他们对这些鸡毛蒜皮的敏感”,因为“这些鸡毛蒜皮,对于热爱生活的人而言,全都是金子,全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更因为“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是真正的写作使命。”
因此,在王君老师及学生的作文当中,“各种屎”、“上厕所”“放屁”都是故事发生现场,都是大事,都是关系着每个人好好生活的大事。
二、生活就是坚持“天生我材原记录”写作者的“史记”
生活是每个爱记录者的生活史记和生命印记。每个人天生会写作,你怎么说,就怎么记;你怎么记,就怎么写,写下来的就是文章。
王君老师说:每天的日记和随笔就是属于个人的“史记”。随笔就是用文字编织自己的故事,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只要有把真实的生活写够、写透了,那些长在生活中遍地都是的鲜活的选材和细节,才会自然而然地、真诚地、放松的进入到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像溪流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文字中。
于是王老师拿自己当“模特”,给学生做示范,写自己的儿子、老公、哥哥、朋友等,让学生明白“写东西很简单。天生我才会写作!不需要正襟危坐,不需要磕破脑袋,就是把你知道的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把你的想法原原本本记录下来,绝对好看。”
《把365天活成365个样子一<青青园中葵一清华附中圆明书院史记>序》一书,是王老师写作教学中最无目标、最无计划、最为愿景的一次写作教学,目的就是也只是为了:只号召孩子们“写起来”,只为了记录、纯粹的记录。借助这样的目的,渗透这样一种写作意识“如果每个人都成了生活的记录者,那么,他的日子便会有了不同的意义。记录生活的人,活得更有仪式感。被记录的流年从流水变为深潭,那里有最好的温度和湿度,生命水灵,灵魂保鲜”,传达这样一种写作理念即生命理念“每一天都是好日子。日子像鲜花,正一朵一朵绽放。”,更让学生明白“记班级史记、写个人随笔长征、创作每日微播报、百家讲坛稿”的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种风格、每一点鸡零狗碎、每个人的才华和个性的、每个的创意和行动、每一次的整理点评收集讨论、每个家长的参与及其点评欣赏甚至成果深度转化的如实记录,首先是班级管理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其次才是写作的需要和语文的需要。这样的真实生活和纯粹的记录,才会让流年和成长更有趣、更丰富和更有生长性,坚信“生活是土地,文字是种子。土地好了,种子一定发芽生长。土地不肥沃,那种子长出来也难成气候。”这些也都体现在《班级史记一作文也来玩‘众筹’》一文中。
三、生活就是用心多维度且深情思考写作者的“情人”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情人本身的特点就是多变的,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惊喜。那么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也是不一样的,就如哲学上所说“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踏入同一条河流。”
电影《阿甘正传》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这是电影中阿甘的妈妈跟他说的一句话。生活更是如此,你不知道明天,甚至是下一分钟,你的生活将发生什么改变,唯有用心、用情、又善于多角度思考的人,才能领悟到生活的魅力。
杜威说:教育及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王老师在《穿着正装跳华尔兹也不怵》中说:“我们一呼一吸之间的生活,就是写作生活。你时时刻刻都在写作生活之中,你没有写的是,因为你没有真正拥有、占有你自己的生活”,“占有自己的生活,就是你对生活用情了”,“如果你把生活当做自己的情人,处处用情,你还写不出文章来吗?不可能。”。
王老师在《活得有趣儿才能写得有趣儿(上)》中说:“天天盯着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内容,怎么可能学好语文,怎么可能写好作文?不主动进入生活,关注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细节,怎么可能懂得生活?语文是写给生活的情书,向往生活的海洋,语文不是考试,更不是应试”;“生活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从来就没有完全重复的日子,每个日出日落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独一无二。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样的独一无二,表达这样的独一无二”。
读了上面的文字,我很庆幸的是这两年带领学生进行微写作、向课文学写作、大作文互评、毕业信的时候都注重寻找跟生活的结合点,似乎找到了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些路径。
通过一轮“班级每日趣事”的微写作,借助微信和微信群平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让全班同学几乎都改掉了怕写、不爱写、抄袭、写作与我无关、不会写等的毛病和习惯。我欣喜看到了王慧香同学《一波三折出校记》的心理变化,看到了刘润群人踢毽子和史卫卫群人跳大绳的和谐团结运动的青春活力的动感场面,看到了郭凤杰《大娟板樊哙即兴表演》幽默风趣、逼真还原的历史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看到了耿晓艳对快递的思考,看到了孙凯跃,刘美辰对语文课堂、声乐课堂的反思和热爱,看到了耿婷婷眼中课间十分钟对耿娜娜《娜式迈克舞步》,一系列连贯动作的精准捕捉和准确、生动地表达等。这次尝试让我看到了微写作尤其是选择与学生相关的“生活化的话题”进行切入,给学生足够自由、宽松的写作环境和要求,就会对改变甚至是扭转学生原有的写作观念。更加相信,只要老师引导得当、方法有效,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写作者,都是天生的语言表达者,在这个过程当中,每天一次的点评,一个月下来我们积累了将近五六万字,我也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获得了写作教学方面的成就感。
总之,只要我们立足生活,做一个善于捕捉鸡毛蒜皮小事写作者,不断留心、关注、积累“发现现场”;做一个坚持天生我才原记录的写作者,不断积累、书写属于自己的“史记”;做一个有心多维度且深情思考的写作者,成为语文的情人。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写作者。
个人简介:
杨改红,河南中职讲师。希望做一个因专业而自由的语文思想者,希望做一个因专业而让所教的学生有些许持续成长语文教育工作者。爱自己,爱生活,爱语文,爱青春,爱阅思记,爱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