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延迟满足实验。这个实验大致是这样的: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糖果,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耐,把糖立马吃了;有的孩子则克制了自己从而获得了丰厚的报偿。十几年以后,研究人员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发现能够耐心等待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在学业和事业的表现更出色。
这个实验以后,就有一些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延迟满足和成功、人生幸福呈正相关。更进一步的说,自控和人生幸福是正相关的。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人类大脑的额叶部分是我们自控力的中枢,她就像一台监视器一样负责监控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那台控制器在起作用。当孩子们受到糖的诱惑的时候,那些控制住自己,没让自己吃糖的孩子,就是运用了大脑这台控制器。能够延迟满足的人被认为更能控制那台机器,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可是,当人们把延迟满足和成功的人生呈正相关的理论奉为经典的时候,后来的心理学家又做了另外一些实验,这些实验发现:在人们运用了自控能力以后,更容易做出失控的决定。
24小时没吸烟的戒烟者可能大吃一顿冰激凌。每学期的最后一个期末考试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除了学习以外几乎什么事情都控制不了,他们烟抽的更多,吃更多的法式薯条,他们的情绪更容易爆发,也更能发生自行车事故。
原来,自控是需要生理和心理能量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德沃夏克认为:当大量运用自控力的时候,大脑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对大脑来说,能量就是金钱。资源丰富的时候,大脑会支出能量;资源减少时,它就会保存能量。大脑所以更像是个小气鬼,当紧接一个自控力任务出现下一个困难任务的时候,大脑会做出保存体力的战略性决定。所以,再次的大脑运转需要的葡萄糖支出是不被支持的,没有了葡萄糖,自控就不被支持,人们就会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所以,你看,自控力也不是那么起作用的。可能,当时的心理学家忽略了对孩子在等待的20分钟的时间内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解读。那些孩子有些会闭上眼睛睡觉,也有些会用自言自语或者唱歌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这些孩子成功的让等待吃糖的这个事情变得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了。所以,延迟满足最终看起来和自控没有什么关系,成功的完成了延迟满足实验的孩子只不过是改变了心理策略而已。
当我们对环境进行解读的时候,运用哪种心理策略,怎么解读与我们已有的经验有关。不同的人,人生的经验会不同,对于环境的解读也都会不一样。所以,你怎么能确定你的解读是最接近真相的呢?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自我觉察的能力。心理学也有个术语叫“元认知”。所谓“元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对于自己思维过程的觉察。当然了,我们思维的速度用电光石火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种有意识的觉察是非常难的,很多的思维过程在潜意识里就已经完成了。这是我们长期进化的结果。你能想象在面对一头狮子的时候你对自己说:停,我要想想我到底该跑还是该站着不动有多可笑吗?
虽然,这种快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生存所必须的,但是这也会为我们带来困扰。由于大量的思维过程发生在潜意识里。而我们潜意识里的认知是由我们的经验来构造的,所以,不同的经验造就的认知并不是相同的。当有些认知被发现并不符合社会的共同价值观的时候,这些认知要被改变也变得尤其艰难。你需要刻意的把这些认知从潜意识里提取出来,和符合社会的普世价值观进行比对,然后再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调整。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患有心理疾病,被认为有认知偏差的人来说,是一个特别难的过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解读,这种解读最终会形成我们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都会形成不同的认知。但由于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都要遵循一定的共同的价值观,所以,以人类的普遍价值观作为标准的话,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比对和调整。比如,践踏他人的权利被认为是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那么有这种认知的人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不能调整,或者调整不够就会被边缘化,然后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我仔细研读过一些心理学的著作,尽管我不是学习的心理学专业,但是我发现无论哪个学派的心理医生,在治疗认知有偏差的心理疾患的时候,无一例外的都会要患者对自己的当时当下的想法进行考察。这无疑是训练患者“元认知”的能力。只有在能够觉察自己一闪而过的思维的时候,你才能有机会对它进行审视。
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自我觉察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审视是紧接着的第二步。审视的过程就是一个比较、调整以前认知的过程。
让我们以情绪为例吧。
在生活中,你会惊奇的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情绪反应会不一样。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的经验不同,解读世界的方式不同,目标不同,自然他们的认知也是不同的。人们不同的认知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所以我说,情绪其实没有管理一说,情绪的本质是认知的问题。
如果情绪已经影响到了你的生活的正常进行,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事件发生的时候调整自己的认知。所以,情绪管理其实本质讲就是一个自我觉察,自我调整认知的过程。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里,情绪是不允许被自由表达的。中国文化包括整个东亚的文化都推崇性格的内敛。“喜怒不应形于色”可以大概说明我们文化对于情绪自由表达的厌恶。你经常会看到父母对于哭闹的孩子大声的呵斥。特别对于男孩子,父母挂在嘴边一句最常听到的话就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哭”。孩子哭被视为软弱的表现。哭,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情绪。
其实,情绪没有好坏之说,即使是哭都有他的正面的意义。所有的情绪都是我们了解自己的窗口。每一次情绪的爆发实际是我们的潜意识在提醒我们关注自己一些内心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时机,接受这个情绪,然后观察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在认知行为疗法里面,对于有偏差的认知,有经验的心理医生会让你刻意的练习在觉察自己的情绪的时候问自己如下这些问题:我刚才的感受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我刚才的想法是什么?如果是其他人(尽量多选几个),他们的想法会和我一样吗?我真正的需求和想法是什么?
其实,这几个问题对于我们所有人都普遍适用。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自我觉察,自我认知比对,调整的路径。如果,真诚的,你接纳了自己的情绪,有清楚的认识你的情绪只不过是你审视自己的窗口,一个你生活中的问题在提醒你去解决它的信号,你就更能选择平静的独自待一会,通过对认知的审视来更深入的触及问题的本质。
这很难,我知道。自我觉察,自我认知比对和调整是需要特别大的勇气的。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会缺乏勇气。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推脱自己的责任,逃避。我们指责周围的环境,认为是周围的环境给自己带来了坏运气。这显然很糟糕,我们忘了,环境可没在我们的脑袋上打个洞把那些糟糕的想法灌进去。我们怎么看待世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自己应该为我们的情绪负责,为我们的生活负责。
只有当每个人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想法,情绪,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时候,我们才有勇气在情绪爆发的时候提醒自己去打开我们那扇隐蔽的大门,去一探究竟。
所以,对于我来说,自我控制,不过像是把问题这头猛兽关进小小的牢笼里,给我们自己一个暂时安全的错觉,它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随着猛兽的逐渐长大,小小的牢笼怎么能关的住呢。
真正的问题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到问题的本质,需要我们鼓起勇气对于我们隐秘的心理世界一探究竟,观察、审视、比对自己对于事物的认知是否存在偏差,才最有可能真正的解决人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