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学生时代都要面对的事情。你还记得你当年看到你的考试成绩时,你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一些科目的期末成绩出来了。我去查了一下成绩,虽然过了,但是分数不怎么好看。我又帮一些同学去查成绩,我发现有的同学的成绩比我高了许多,我就想,我就想是不是我的学习就比不上别人了呢?为什么我努力了,但是我的成绩还是比不上那些看上去不怎么努力的同学呢?许多消极负面的想法在我的头脑里飘出来。后来,我看人民日报公众号的时候无意中接触到了两个概念: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在文章末尾我会附上八张图,以展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
去年,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一丹奖”公布首届获奖名单,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摘获一丹教育研究奖。德韦克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在她看来,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将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就是从人的角度探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世界的影响各异。
在她看来,人的思维方式其实蕴含了无限的能量。而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未来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这个结论,甚至被美国大西洋月刊等媒体评价为“考试驱动型社会的一股清流”,因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被忽视了太久,而德韦克的这个观点,恰恰让孩子将重点重新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心态上。
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通常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天生就是如此,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简单粗暴地归结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却从不会去反省自己怎样做得更好。
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的思维的人常常乐于接受挑战,遭遇失败了,也会从中反省总结,力图争取下次做得更好,而不会纠结结果会怎样。成长型思维的人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怎么培养成长型思维?
如此看来,成长型思维确实是比固定型思维要好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成长思维去面对考试成绩不好等挫折呢?关键在于“三个不要”:不要再纠结于结果,不要再与别人攀比,不要再在意别人的评价。
你纠结结果,也改变不了事实;
你与别人攀比,那只是单纯的找安慰或者找虐罢了,那还不如请教一下考试考的好的人的成功经验;
你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是浪费自己的精力。
有这精力去纠结已经改变不了的事实,去和别人攀比,去在乎别人怎么看,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反省总结,想想自己究竟是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可以改进?哪些优点可以继续发扬下去?别人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就拿我这次期末考试做例子吧,为什么我的成绩不好呢?主要是因为自己复习的时候心态有些浮躁,看一会书就想玩一下手机,还有自己太过迷信考试重点了,导致一些章节我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看(结果考试的时候,有很多题目都是考我没有花太长时间去看的章节)。至于可取之处,则是在复习的时候,我刻意去运用了主动回想的技巧,从而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在以后平时的学习中,临考复习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技巧。通过这次期末考试,我也知道了我哪些知识还掌握的不够好,考完试之后我也翻一下书来看,与同学交流交流,这也是收获呀!这么一想,什么考试结果、别人的考试成绩比自己好多少、别人怎么看待我的考试成绩都不重要了。
希望大家都能够培养出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吧!
附八张图看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公众号)
固定思维的人:规避挑战。
成长思维的人:欢迎挑战。
固定思维的人:痛恨变化。
成长思维的人:拥抱变化。
固定思维的人:老是关注限制。
成长思维的人:总是寻找机会。
固定思维的人:改变现状上无能为力。
成长思维的人:凡事皆有可能。
固定思维的人:不接受批评。
成长思维的人:珍视反馈、主动学习。
固定思维的人:喜欢呆在舒适区中。
成长思维的人:喜欢探索新事物。
固定思维的人:有时觉得努力无用。
成长思维的人:每次失败都是一堂课。
固定思维的人:认为毕业后无需过多学习。
成长思维的人:认为学习是终身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