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对这个词是执有疑虑的。在知乎上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判断一些人为精英,但是,到底从何判定我们仍然不得为之。所以此处我们所讨论的只是一种教育方式,以教育少数个体的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机构式教育。
这个问题的起源来自我的哲学系好友。她下个学年要去牛津交换,羡慕之余和她聊起,问她牛津的学制是怎样。她大概跟我介绍了一下,一学期仅两节课,除了每天的授课部分,还要每周与教授见面进行类似于答辩和讨论的一对一或是一对二课程。我当时惊呼,这是多奢侈的教育啊!不是学费,而是教育的成本,一个牛津教授一对一辅导,时间和经历成本远非一个学生的学费可以衡量。
彼时我也在和我的导数上一门独立研究的数理金融课程。原本是一星期四堂的课,一堂70分钟的课,改为我和教授单独见面,一个星期两次,每次时间不定。然而这样的课堂效率出奇地高,我自己阅读书本,做他布置的习题。下一次见面时,陈述习题的解题思路(必须一步步说出来自己是怎么推理计算的),老师指一个新概念我就尝试向老师解释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最后答疑,说明我还有哪里没懂。往往40分钟就可以搞定,一个星期也就80分钟加上课外的准备。而且没有考试,对于我这种擅长逐步分析而非短期内作答的人,也是一个慰藉。
加之,我的本科就读于一所人数只有1500左右的文理学院。在没有和其他同学交流前,我以为教授都是给本科生当爹当妈的,人生疑惑,学术困境都是老师的事。后来我才发现唯有小学校,才有这样的机会,好多个老师围着你绕。
所以所谓精英教育,似乎确确实实只能是针对所谓“精英”的。而这些精英,实际上也只是指,懂得也想要去利用这样的先天优势的人。如果不加准备,独立研究这种形式根本无法推动,只有先强有力的自习,才可能为自己和教授都省出更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经历。
曾在一所一对一的教学中心为学生当课后的辅导老师。而这种辅导与一对一的教学的区别在于,到底谁在利用谁?学生是否有主动的意愿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在辅导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最害怕的就是,问他,“你有什么不会?”而他回答“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就是不太清楚”的人,而更爱那种,“我对这个概念有疑惑,我是这么想的……,但是当我……的时候,……却……”,你们俩各自省去了探路的世界。对对方,都是效率上的提升。
作为我自己,我是追求也向往精英教育的。人的一生经历有限,没必要花时间在不必要的东西上。对所有学生的公平或许就是对一个学生的不公平,物尽其用的使用教育资源才是所谓“因材施教”。然而“因材施教”的代价,也可能是很昂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