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科技多么进步,即时通讯变得多么快速便捷,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永远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在摊平稿纸、打开电脑准备“写作”的时候,却常常感到思维混乱,不知从何开始。
美国作家劳拉·布朗在《完全写作指南》一书中告诉我们,只要思路清晰、流程顺畅、有好的方法和习惯,写作并不是困难的事。本书从写作的核心——写作思维入手,分析每一种实用写作的思维要点,以读者的角度反观写作的关键。按照作者精心规划的写作流程,只要经过“确定写作目标、深度了解读者、展开头脑风暴、组织结构、打初稿、修改”这六个步骤,无论多棘手的写作难题,都能够得到顺利解决。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所谓的写作六大步骤。
第一步 了解你的目标
当你坐下来要写点什么的时候,你要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乍一看,你写作的目标是不言而喻的,大部分情况下也的确如此。如果要写贺词,你的目的就是让对方得到应有的祝福。如果要写唁函,目的就是给对方以安慰。但有些时候,明确目的比看上去更加复杂。如果你搞不清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就很容易会走上歪路。
仔细思考写作日的能帮你搞清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有趣的是,这样一来你的读者也会更加轻松。如果你也有过收到大量简历的经历,你就会知道一封周到、工整且有针对性的求职信会让人感到多么轻松。如果你负责接收过投诉信,你也会知道对方提出清晰的需求,比满纸愤怒的羞辱更能解决问题。让读者更加轻松,你也更有可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努力思考你的写作目标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起点。但如果你是从其他步骤开始的,比如你是从写提纲、写初稿开始的,那么你可以将这一步视为检查的过程,看看目前为止写了些什么,检查一下写出来的东西有没有准确地表明你的目的。在进行最终检查的时候,也要牢记你的写作目标。在修改最终稿的时候,问问自己有没有表达清楚,读者能不能领会你的意思,有没有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
第二步 了解你的读者
除私人日记之外,所有的作品都是有读者的,你的作品需要指向这些特定的读者。有时,读者的需求和期盼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时候情况会更复杂,尤其是当你向读者提出要求的时候。
即便是最枯燥无味的写作任务,也值得我们花时间认真思考怎样满足读者的需求。说明书写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写一份说明书看起来很简单,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是“特别简单”的说明书,却看不懂,其原因是其中有很重要的步骤被遗漏了。每当这种情况发生,定是因为作者自认为读者知道的和自己一样多。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即便是“有固定格式”的文章,你也能写得更加周密。
现在你也看到了,了解你的读者经常与明确你的目标紧密相连。如果你能了解读者,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就能比较轻松地达到目的。
在开始写作时,花几分钟想一想你的读者,想一想他们想要什么,这能帮你开个好头,但并不是说你一开始就必须这样做。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多次考虑这个问题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实际上,我强烈推荐后一种方式!在写作的过程中,你经常会有“迷失”的感觉,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你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读者身上了,关注点已经开始偏移了。在这种时候,回过头考虑一下读者是必要的,在最终定稿前,这是检查的绝佳机会。
第三步 用头脑风暴锁定你想表达的内容
头脑风暴是传统写作流程中的第三步:在考虑好自己的目的和读者后,你就已经准备好写出所需要的内容了。有些事情很明确,很好写。比如你要给孩子的老师写一封信,告诉她儿子要请假看医生,这时信是否完整并不太重要。但有一些更复杂的内容,写作时你要花些时间把必要的内容都囊括进来。头脑风暴是一个编排所有可能相关内容的过程,将它们排列在一起,以备写作之用。
头脑风暴有一些规则(别担心,这些规则能让事情变得更简单,而不是更复杂)如果你在学校或是工作的地方参与过头脑风暴式的 讨论,那么你很可能看到过这此规则:
1.想出的点子越多越好。
2.不要审查,不要评论。
3.接受不同寻常的想法。
4.合并改进你的点子。
头脑风暴的次数越多,结果就会越好。对很多人来说,对点子进行评判的冲动非常强烈。他们的脑子里总会有一个很小的声音说“这个点子不够好”“这个点子没什么意思”或者“这个点子不靠谱”,要学着把这个声音关掉,这的确是个挑战。而一旦能关掉它、掌控它,你就能够运用起所有的创造力为写作筹备素材了。
可以从头脑风暴开始进行写作吗?当然可以!有很多人都从这一步开始写作。有时候,把内容列成清单可以帮助作者组织内容,制订写作计划。但无论你最终是从哪一步开始的,都要记得头脑风暴不是你写完提纲、写完初稿就没用了。它是一种你可以来来回回反复使用的手法,每次用都会很有帮助。
第四步 组织文章
要组织一篇文章,方法有很多种。在学校里,应该有很多人都见过那种形式很严谨的提纲,里面包含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以及各种不同大小的字体。针对数量庞大的信息,这类提纲的格式能提供给你一种逻辑化的组织方式。但我们写的大多数东西都没有这么长、这么复杂,不必使用这么正式的提纲,如果硬要把内容套进这样的格式里,实在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我们以何种方式组织文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本身的类型,以及我们自己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如果我们写的是说明书或是驾驶指南,那么循序渐进式的提纲就很好用;如果你要描述发生了某件事,那么就可以按时间顺序进行组织;如果想说服某人,那么你可以将原因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将最重要的因素作为开头,把最让人无法拒绝的原因放在结尾,在最强的音符上戛然而止。如果你是要写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总结,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
对于大多数文章而言, 组织起来需要遵守一些简单的逻辑规则。重新考虑读者能帮助你找到组织文章的好方法。你的读者希望看到什么?哪种组织方式最具有说服性?哪种组织方式他们最容易接受?
第五步 写初稿
写初稿是一个需要你坐下来,第一次将所有东西写出来的过程。传统观念认为应该在认真地头脑风暴、列出内容提纲后再动笔写初稿。但是,很多人并不以为然,会直接开始写。这样做的理由有很多。有时是因为很匆忙,感觉列提纲是在浪费时间。有时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就直接开始说了。
不要管你的老师怎么说,一上来就写初稿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如果你想开始写,写就是了。这样做实际上也是有一些优势的,一些作者发现在写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想法。只是你心里要清楚,如果想在考虑目的、考虑读者、用头脑风暴想出实际内容之前开始写初稿,你可能就面临着大量的修改工作。如果你认为这没问题,那就别犹豫了,开始写吧!
关于写初稿,人们还忽略掉了重要的一点,虽然有很多人都从这一步开始,但这是最容易产生焦虑感的一个步骤。写初稿会使你感到焦虑,好像马上就可以写完了,但我们给了自己太多的压力,总想着能一步到位。当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次就写好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如何能减少写初稿时的焦虑,快速有效地沿着这个写作的指南针工作呢?
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初稿了,我的意见是你最好接着写,直到写不下去,直到你开始质疑自己在干什么,这时你知道需要返回头看看。所以放轻松,继续写便是。如果你写到了某个地方,发现少了点东西,做出标记,继续往下写。如果你是在电脑上写,将这部分全部转成大写、斜体或是涂上不同的颜色。如果你是手写,可以在下方画线、标星或是标问号。一旦开始写,就应该借着这股劲一直写,写得越多越好。
第六步 修改
很少会出现特别完美的初稿,其罕见程度就像是在温哥华看到了晴天,或是在佛罗里达看到了北极熊。的确会有例外情况发生,但它们并不常见。修改并不意味着你写得不好,它只是写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无论你写的是什么,都应该留出时间来修改初稿。
修改的意义很广泛,从反思、重写,到校对、改错别字。要改什么,取决于这几件事:文章有多长、多复杂、多重要。再怎么说,在从你手里送走之前,你也需要快速地审校一遍。
花几秒钟时间重新检查一下你的文章能让你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图片来自网络,在此为感!
我是余小鱼,认真生活的小女子一枚,行走于家庭与职场,写写书评,讲讲故事,聊聊人生,再谈谈一路走来的心情,前路漫漫,但求落幕无悔。喜欢我,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