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1| 杉花
第一次听李叫兽是在《好好学习》一书中,成甲老师特别夸赞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初出校门,对知识底层规律的把握炉火纯青,写出的文案足以媲美混迹江湖已久的小马宋老师。
想想自己,甚是惭愧,不仅自己死学强记,还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不停的教导孩子,多做题,多背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结果做得百八十套题,知识点倒背如流,还是停留在兵来将挡硬碰硬的阶段,不懂得排兵布阵,一身蛮力横冲直撞,伤了自己,厌了学习。最后孩子灰心的说,“我真的没有别人聪明。”
看了李叫兽分享《如何建立自身知识体系》的文章,让我醍醐灌顶,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他掌握了学习的底层规律:好奇心,擅提问,会迁移。借此反思,一直以来阅读写作方面的踩过坑,犯过的错。
一、阅读写作,思考是催化剂
读书营刚起步,自信心不足,这时有人好心鼓励,“不要急,不停地写,总有写得好的那一天。”于是心里想啥写啥,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从早起到晚睡,如数家珍一一罗列。这时又有人说,重点写两三件事情就好,不用面面俱到,然而写出的文字依然如同嚼蜡没滋味。
根据哲学观点,数量积攒到一定程度,是会发生本质的改变,但是这需要发挥时间资源的价值。隔三差五的写和长期坚持的写必然是不一样,时间里是一定掺杂领悟力的迭代。而悟性是写作的必备,是思考的深度与广度的积累。
曾经的我,阅读全凭个人爱好,把小说当故事书看,一颗心倒是被书中人物的命运系的紧紧的,好奇心驱使不停的翻看,然后呢,然后主人公怎么样了?一路快马加鞭,故事到结局,或感慨或开怀大笑,不是好人有了好报,就是坏人做到惩罚。除了明辨是非黑白的单纯心思,实在看不出作者的创作手法,写作意图,更别说什么深远影响。
突然迷上工具、方法论等致用类的书籍,恨不得一朝全部收纳,一本接着一本看,除了惊奇,开脑洞,又似乎啥也没留下。想写篇读书感悟,又不知如何起笔,所幸弃笔,自我安慰地说,“读书太少,太少,读得多了,下笔才有神呢。”
一位朋友打趣我,“真不知道,你是文学常识掌握的好,还是真正把书看进去了”,那时有些小小的不服气,认为人家门缝里看人,把自己看扁了。现在足足佩服人家的洞察力,自以为心有丘壑,文字却拙劣得很,明眼人一看便知,我却足足自嗨了好久。
阅读、写作不分家,输入与输出是一对好基友,高品质输入必须成就高品质输出,而高品质输出又激励更高水准的输入。思考是两者之间的催化剂,以知识迁移的方式,或以提问的方式,充分与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相联系融合,必将带来双方面快速提升。
二、内心的渴求是动力,自我认知是门槛
内心没有强烈的渴求,阅读很容易处于被动,要知道求知欲是向上的阶梯。选择一本书,盲从起主导,阅读一本书,是因为别人说这是一本好书。为什么去读?不是有人说经典值得反复去读吗?省时又省力,不用自己去查豆瓣,刷百度。
一个书单飞来,微信读书下载电子版,获取知识渠道就是如此便捷。并不知道这些书读来有什么用,有人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我都不假思索的照单全收。
一本书读了数十页,依然没有找到感觉,放弃也是那么容易。心里早已想好了理由,这本书不适合我。正好又有人介绍另一本书不错,有时会囫囵吞枣的读完,有时半路弃坑,至今微信读书里还躺着好多读到一半的书。
有时放弃一本书,表面原因是书内容的枯燥晦涩,而真实的原因,是我已有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撑起整本书的阅读。知识储备决定认知的门槛,而书本身也是有门槛的。
当自身的认知门槛高过书的门槛,或努力能够到,那么我们的注意力才能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如果书中有部分超出认知理解的内容,通过前后文联系或者其他事物作类比,也能顺利过关。如果一本书中的内容远远超过读者的认知范围,那么这趟阅读之旅,不仅效率低,收效甚微,也是极其痛苦的。
正如有人去菜市场买菜,逛了一圈下来,感觉实在没有什么菜可卖,幸幸回家,不停的抱怨市场菜品的单一。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买菜人的厨艺不佳,已有厨艺菜谱,并不能充分利用已有食材烹制佳肴。这里厨艺就是我们的认识,菜品就是书里的知识。
另外,阅读、写作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没有足够的执着与热爱,收效也会大打折扣。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靠的是不断积累,孜孜不倦地耕耘。多听,多看,多读,多写,多思考,把有效的方法付诸于实践。在实战中总结出一套量身定做的方法,才是适合自己的。
相信,坚持投入,阅读写作也不是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