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补意式咖啡
11月份我安排的是意式经典咖啡季,意式经典咖啡在很多咖啡店也被称为“意大利手工咖啡”,这部分的咖啡饮品是所有咖啡的基础,很多像你看到的焦糖玛奇朵、榛子卡布奇诺、香草拿铁、薄荷摩卡等风味咖啡都是在经典咖啡的基础上的“再升造”,所以了解意式经典咖啡后,你就能显而易见的知道风味咖啡的“窍门”。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其实意式咖啡就是来自于意大利的咖啡,他是由高温高压的咖啡机制作出来的浓缩咖啡(Espresso),量只有一小口,大概在30ml左右。但是他喝上去的纯度是极高的,在意大利,这就是站着喝完就走的咖啡。也像他的名字来的一样迅速——Espresso(Express),像快递取货一般迅速。
卡布奇诺是所有人对于“高级”咖啡的第一个遐想,过去在咖啡馆坐下,菜单上这四个字“卡布奇诺”总是能吸引到我们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说出:“给我来一杯卡布奇诺。”(此时你心中肯定有个对这名字的疑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直到现在,虽然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卡布奇诺实际就是奶泡咖啡,对于名字背后的故事却是很少提及,因为内容太丰富,难以一言道完。
但重新排了下逻辑顺序,好像可以串成一个故事,可以在茶余饭后,得瑟一下。
完全不联系的名字——服装设计师的基因
16世纪时,有个天主教会“圣方济教会”的英文是Capuchin,读作“卡布奇嗯”。教会里面的修女门穿的“褐色道袍” Plus “一顶尖尖的帽子很奇特”,但一直没有人给这套圣装起名。直到圣方济教会传到意大利后,对于没有名字的衣服这件事,具有服装设计基因的意大利人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当然坐地起名!就把意大利头巾(Cappucio)——读作“卡布奇哦”与圣方济教会“卡布奇嗯”做了个结合,公式如下:
卡布奇嗯+卡布奇噢=卡布奇(嗯+噢)=卡布奇“诺”(
eno>>>no)
确实,这个咖啡根本没有一毛钱关系。重点在后面,当咖啡在意大利开始盛起起步之时,最爱喝咖啡的其实是一帮年纪较大的老头们,而其中有个小老头一直对一个圣方济教会的修女怀爱在心。有一次对着他面前这杯每天要见的奶泡咖啡,产生了幻觉,他把下面牛奶和咖啡的结合看成是修女的褐色道袍,顶上尖尖的奶泡当作尖尖的帽子。于是他和咖啡师说了这内心的”秘密”,为了让这老头可以每天YY和这修女在一起,他就把这款咖啡的名字定为“卡布奇诺”,瞬间...便在意大利传开...
我要一杯“干”卡布奇诺——凸显对卡布奇诺的了解
刚刚我们提到,卡布奇诺是奶泡咖啡。其实奶泡的量决定了咖啡的苦,What?我来解释下:奶泡越多就意味着牛奶越少,在咖啡浓度不变的情况下,牛奶越少则咖啡越浓。这就和经济学中的“泡沫”很像,泡沫越多,人民越“苦”逼,因为,只要是泡沫总会有消失的那一刻。
卡布奇诺还有个小分支(知道的人不多),就是比正常卡布奇诺更多奶泡的卡布奇诺,其咖啡味更重,名字叫“干“卡布奇诺(Dry Cappuccino)。如果你要在咖啡店点这款,作为咖啡师一下子不一定会反应的过来,流程如下:
“我要一杯Dry Cappuccino。”
“什么?”
“就是奶泡多点。”
“哦好的。”
(咖啡师此时的内心状态是:喔唷。)
(也有可能去咨询资深的咖啡师。)
Tips:卡布奇诺是含牛奶的咖啡中,咖啡味最浓的,所以Dry Cappuccino的味道则更浓。如果你的舌头不能接受那么苦,没事,加“白糖”也可以让咖啡的更醇香。
傻傻分不清楚——卡布奇诺味薯片
卡布奇诺能够这么出名,也是因为你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他——吃根雪糕,有卡布奇诺味的;买个蛋糕有卡布奇诺味的;薯片竟然也有卡布奇诺味的。这些明显都不可能做出“奶泡”的产品竟然都叫这个名字,为什么?对于商家来说,其实只是为了告诉消费者,这是咖啡味的,在名字有两个选择:“咖啡味”和“卡布奇诺味”,你会选择哪个呢?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咖啡拿铁,卡布奇诺也升了个级。如果你同时看到“卡布奇诺味”和“拿铁味”的产品,那区别就是咖啡味的浓度了,卡布奇诺味的咖啡味会更多,而拿铁味的牛奶味会更多。(拿铁咖啡我们放在下期深入了解,今天知道和牛奶有关即可。)
你是专家——谁最适合喝卡布奇诺
一杯卡布奇诺需要三个关键的原料:1份咖啡、1份牛奶、1份奶泡,简单的描述就是:“1:1:1”黄金比例。在意大利,卡布奇诺是早餐的必备,“神奇的肉桂粉”也是用在它身上的(肉桂粉只是提供香味,本身没有味道)。当你拿到一杯卡布奇诺的时候,他应该有2cm-3cm的奶泡,一口喝上去丰富的奶泡和咖啡味,就是一杯卡布奇诺应该有的状态。
卡布奇诺,其实一直是我们父母这辈放在心里而未解决的“问题”,他们认识卡布奇诺一定比你早,但是对卡布奇诺的疑问一直没有机会被解开,这个机会也一直在我们的手上,周末最适合点给长辈的就是——卡布奇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