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标题,其实我是有点点不同意见的,因为,我看的时候确实没哭,虽然我也认为结尾那场戏确实有泪点。为此,我和本文作者争论了好久,最终还是认同她吧,所以,我们也可以一起赌五毛。下面,就看看她是怎么说这片的呢?
今天要介绍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也是今天大家可以在影院里看到的一部引进影片:《雄狮》。
这部由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合拍的影片无论是在口碑上还是奖项上都有很不错的斩获。
烂番茄86%的新鲜度。
Metacritic 69分。
它获得了包括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6项提名,第74届金球奖4项提名等多个奖项提名。同时在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中获得最佳男配角(Dev Patel)和最佳改编剧本两个奖项。
从媒体评价上也能看出来这大概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其实我倒没觉得有这么“童话”,甚至前半段让我看得有些沉重。只能说结局算是圆满吧。
故事改编自小说《漫漫回家路》,同时也是这本书的作者萨鲁·布莱尔利的亲身经历。他也参与了这部电影的一部分剧本改编工作。故事讲萨鲁在5岁时错踏上开往他处的火车与家人走散,25年后凭着执着和脑海中隐约的记忆找回家的故事。
左:萨鲁本人 右:萨鲁扮演者戴夫
这算不算剧透了。可是即使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结局了,它还是具有很大的可看性,而且我跟你赌结尾你会哭。
我们来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前半段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也就是讲的萨鲁小时候从走失到流浪再到被收养的一段经历。这部电影的精华几乎都在这半部里面了,不管是饰演小萨鲁的男演员的表现,还是拍摄和讲述手法都非常厉害。
扮演小萨鲁的小男演员叫Sunny Pawar,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演过戏,但是他在这里的演技真的绝了。据说是导演从2000个小朋友中将他选出的。
我在查幕后资料的时候,有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导演在拍前半段的时候受到了动画电影《瓦力》的启发。好,我们想想《瓦力》的开头十五分钟有什么特点?
没有台词。
这部电影也一样。它的整个童年部分,长达几乎一个小时的戏份,主角的台词少之又少。正是这一点,让这一部分显得尤其真实和动人。一个走失的小男孩,游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甚至连语言都不互通。每一个先决条件都决定了要靠人物状态而非台词来展现出他的处境。与此同时,那些仅有的台词戏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留白与着墨的艺术调配,让前半部电影非常平衡而又看得舒适。
既然台词少,那我们可以先从仅有的几个有台词部分来看。
要说他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我认为一定是他呼叫着他最亲近的哥哥的名字“古杜”。
比如他刚刚走失,从加尔各答车站下车。
他不知道自己在哪,从人流中迷茫地穿行,爬上一个柱子四处张望。
注意看这里的表演层次。他先是慌乱地张望,然后大声喊哥哥的名字,名字之后接着带出了一个细微的要哭的小表情,紧接着收起又再次赶紧张望。
再比如,孤儿院的社工来给他找领养对象,告诉他我们给你登了寻人启事,但是没有任何回应所以要把你领养出去。自从来到孤儿院就几乎从来没有说过话的萨鲁突然说,我的家很远。
短短五个字就瞬间立体了一个内心坚持,相信家人对自己的爱,也不愿意别人说没有人找自己的纯真孩子。我的家很远,所以没有回应是因为找不到我。
可是社工只是一再强调,没有,没有任何回应。
他继续说。
再三得到否定答案之后,他没再说话,只是静静听着自己即将被安排的生活摇头或者点头。最后手里捏着领养人的照片自己走了很远,又转身。
心疼炸了。
我看完电影之后一直想着这个男孩的表演给我的触动。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的内敛,这种不过分做戏的内敛是很多人赞美这部电影真实的因素。你想想看,你在跟自己相处的时候,孤独的时候,其实真的不会有那么戏剧化。你的内心戏都是自己的。
跟很多类似题材的剧情设定相比,这部电影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小男孩在除了最初在飞驰的火车上的崩溃慌乱流泪之后,在接下来漫长的走失经历中没有再掉过一滴眼泪。你甚至会认为他的状态很平和,但是情绪饱满得一点都不逊色。
小萨鲁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的眼睛。一双眼睛几乎撑起了前半段所有的情绪。
你可以看看这些沉默的力量。
在满载着期待与哥哥暂别时是这样的。
在孤儿院,有小伙伴被莫名抓走,其他同伴轻声在夜里唱起歌时,他的紧张和不安是这样的。
被路人姐姐接回家喂食之后,慢慢流出了信任,直到笑出来是这样的。
然后又发现不对之后,隔天变成了警惕和失落。
最最让我动容的一场戏,是他在经历了各种打击,流浪了两个月之后。他在废墟里捡了一把勺子,坐在咖啡馆不远处,举着勺子学着窗内的人喝汤。窗内的青年也看着他好笑。他自己也似乎觉得有趣,但是又满心疲惫,他啪地把勺子往手心一靠,微微地动了动嘴角,充满倦意地缓慢眨了一下眼。你们真的可以好好地注意这个细节。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形容出这种感觉。一个孩子,他在无助,害怕,失望等等之后,在看不到前方路会如何的流浪的当下,他仍然保有着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和童真。可是他的心里的疲惫让他没有欢闹的条件,这种疲惫是本不应该属于一个孩子的,就是那种在疲惫不堪中流露出的一丝阳光,让人瞬间泪目。
所有的这些他都没有说一句话,他只是用一双眼睛似懂非懂地去看着眼前的世界和他目前的生活。导演给他安排的这种状态,是完全符合一个五岁孩子的。一个五岁的孩子,他处在并不完全明白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是又能从察言观色当中感知到人情微妙的阶段。包括在电影中也有他与另一些孩子的情节。
在流浪的第一夜他遇到了一群露宿街头的流浪儿童。他一开始远远地与其中一个对视,在沉默中,流浪儿童默默地把一个纸板推在一边。他牵牵嘴角站起来走过去躺下。
又是一场沉默无语的戏。但是这种戏发生在孩子身上,你格外能够感受到直接的人性和真实感。如果是成年人的戏,不管是眼神还是小动作,估计两分钟就要牵扯出你来我往的一千八百种动机猜测了。
这种平实的内敛不仅仅是在演员表演上体现,导演在拍摄环境情况时也同样。从熙攘的人群到街头暴徒再到漠然的警察,很多时候一种情绪的传达,竟然从好似纪实一般的环境中喷涌出来,这种不搞煽情的路数很得我心。
所以这部电影同时也是公益电影,它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反映了很多印度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聚焦在儿童走失和流离失所上。据悉,印度每年有80000儿童失踪,有11000000个儿童露宿街头。电影也会为了这些孩子有所致力。
相比来讲,还是更喜欢影片的前半部分,一方面是前面确实很好看,尤其小男孩的表演很感人,另一方面,后半部分相对还是弱了些,尤其是开始寻家之后的戏份变得非常匆忙,有点头重脚轻。
其实导演在里面安插了不少情感线,主角自己的内心挣扎和纠结,主角和女友之间的矛盾,主角与养母之间的误会和深情,主角与弟弟之间的纠葛。这么多东西要说,可是主角在成年的那一刻开始都是电影的50多分钟了啊!很显然没有铺开。
如果不说是真实事件的话,估计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大型Google Earth广告,因为,真的很像广告。
虽然,并不是。
主角凭借幼时脑海中的一些具象记忆,用Google Earth来一点一点找寻自己的家乡。如果你当一个真实故事来讲的话,这还是很让人震惊的。
之前,谷歌也专门针对这个事件拍了个广告,也很不错。广告里写他花了3年的时间,每天从下午5点找到凌晨2点,一共花费了9855个小时。
与广告不同,电影里感觉导演偏重想体现的是,他在寻找的过程中与身边人的情感纠葛与变化,所以淡化了这个艰难的过程。很遗憾的是因为篇幅关系,似乎这个取舍也欠缺了些东西。
虽然总觉得后面叙事上略有些问题,但是演员表演还是没得嘲的。不然也不会戴夫·帕托和妮可基德曼双双被提名最佳男女配角。
妮可基德曼在电影里饰演收养萨鲁的澳洲养母,是真实故事中养母苏亲自挑选的演员。据说她们俩见面之后非常谈得来,因为妮可基德曼自己也收养了三个孩子,所以很是有共同话题。
而戴夫,噢真的帅到我想嫁。在看贫民窟的时候我没觉得他有这么帅啊,这部电影里真的电到我。必须要放个动图了。
看看这个表演层次。从眼眶湿润,到眼含热泪,再到落下泪来。
戴夫透露说,为了这部电影,他准备了8个月,包括健身、蓄胡子、采访孤儿院和学习澳洲口音等等。从这位观众的激动的反馈可以看出他的努力可以说相当有成效了。
这是我迄今为止听过非澳大利亚人说的最正宗的澳大利亚口音了!他太完美了!以至于我专门去IMDB上去看他究竟是不是澳大利亚人!
作为一个催泪弹电影,又是家庭亲情主题,我不会剧透,我只能说最后的泪点十分地多。请一定看完,因为你以为这是全片最大泪点了之后,后面还有!你再哭了一场之后,看完字幕,妈的还有!
去吧,去电影院尽情地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