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当下韩国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之间。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可不可以抱有很强的功利性?
“读书”来源于我深深的危机感
我害怕自己被淘汰,害怕自己不能保持进步,害怕自己一辈子都会过于平庸。读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个修炼自我的过程。知识很重要,通过读书你可以了解很多你不知道的知识,或者重新认识你已知的一些事情,有时真的会让你大吃一惊。比如最近看的一个Ted演讲,原来吸毒上瘾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毒品的化学作用,而是因为你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只能借毒品达到精神上的麻醉,而葡萄牙采取了与美国完全不同的禁毒方法,不是惩罚吸毒人员,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吸毒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效果。这就是学习的好处,新的知识就是新的认知,新的认知会离真相更近。
“读书”是一个提升自己的途径
其实,读书也是一个提高自己的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你读书很多的时候,你会有自己的思考,而这简直是超棒的意外收获。读书是一种修行,目的也是为了完善自己。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一种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掌握的能力,过去的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殊不知思考能力才是一个人生存的更好的基础。而读书笔记可以锻炼人的思考能力。通读全篇分析作者的思路,也是一个发现别人思路从而顺带锻炼自己思路的途径。比如读《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有一种深深的吃惊,觉得自己以前看问题的角度太片面了,读完这本书有种要有全局观的那种恍惚感。读书笔记非常有用,它既让你看到了作者的思路,同时也不忘注意细节和精华的部分,而且因为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印象尤其深刻。也许有人觉得读书笔记麻烦,但阅读,从来不是为了某种心理安慰或是纯粹的阅读快感,而是真真正正的为了提升自己,所以慢有时就是快。
不要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因为你现在的时间分配决定了你将来的生活,看看现在的你跟几年之前的你,是否有什么不同,同时,你是不是也希望两年以后的你跟现在的你一样?那样,是不是很可怕?
但感到了这种紧迫感并不意味着读书是要功利性的,只要你读了,就可以,不要期待读书像股票投资那样有可以量化的效果,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