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了那碗中药
因为老妈大人怀我的时候怀相很不好,用老妈的原话就是:“从怀吐到生。”短短五个字,概括了老妈怀我时候的艰辛,以至于可以要二胎老妈坚决不要二胎,我也就成为我们那年代比较少见的独生子女。
因为胎里弱,老妈当年做产检的时候,大夫说胎儿的头很小,恐怕是发育不良,不好养活,老妈回家跟老爸说:”如果生下来不好养活,就先不要给老人们说,省的他们担心。“我出生之后,足月足两,倒是没有想象中的不好养活,就是爱生病,每次流感都得捎带上我。
那年月得个感冒发烧,要么打针要么吃药,总之,体质不见好转。后来也许是我病得太频繁,老妈意识到西医终究是不能解决我这个频频生病的问题,于是就找了中医喝汤药。
第一次喝汤药的情形时至今日我记忆如新——当时我也就是两三岁的样子:老妈把两碗水熬成一碗水的药端上来,当时我还不知道危险也已临近,老妈让我喝药,当然出于本能坚决拒绝了。于是老妈给在一旁的老爸使了个眼色,于是老爸按着我的手脚,老妈捏着我的鼻子,俩人合作把一碗汤药灌进了我的嘴。自此以后,每次喝中药,老妈端来装中药的碗,我就会二话不说端起碗来“干了那碗中药”!
任谁见了这么二话不说喝中药的我都会夸上一句懂事、听话,我通常就会想:“不懂事就得挨灌,我可不想再被灌药。”
后来一来二去,体质慢慢好转,庆幸自己遇到了好大夫,也没白喝中药。
只不过回想起来中药虽能治病,但口感差了些,对一个孩子来说,能够一口气干掉一碗中药也实属无奈之举。
(二)甜叶菊
为为小的时候第一次看中医是同仁堂,当时为为发高烧不退,我们家人一商量没去孩子扎堆的、交叉感染系数高的医院,而是抱着孩子直奔同仁堂。
为为当时一岁多,小脸烧得通红,大夫认真号了脉、写了方,开了七付中药,医嘱煎服。
回到家熬完药,老妈想把当年用在我身上的灌药大法用在我身上,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不是法子失效,而是老爸老妈下不去手。
正当二老束手无策之际,我拿出来灌药器——针管状的灌药器吸完药液,让先生摁着为为的腿和手,直接把喂药器塞在为为嘴里,针管一推,药都灌进去了。
药没吃两付,烧就退了,但是为为每次喝中药还是要用到喂药器来灌。
现如今为为已四年级了,现在又在看中医调理脾胃,大夫开的是中药颗粒,开水冲开就是中药汤,为为每次都得磨蹭半天、做完心里建设才一饮而尽。
不过到底是有经验的医院,为了让小病人口感更好,还配上了甜叶菊,中药粉放上甜叶菊,为为跟我们说喝起来感觉不错。
现在每次喝药的磨蹭行为已经不见了,为为也是在甜叶菊的帮助下练成了“一口气”喝中药的习惯。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甜叶菊的出现让中药用户的体验感变好,甜甜的味道之下,希望为为的身体越来越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