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或许都会有一年的记忆令自己极为深刻。或欢乐或幸福或快乐或美满或许是痛苦。而《一九四二》绝对称不上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它带给人的几乎是无尽的痛苦与反省。在近乎幽默式的讲述中去体验属于我们民族的历史。
在冯小刚执演的电影《一九四二》里,整个故事的布局几乎是以痛苦和静默为主线,虽说电影里穿插讲述了一些苦难中的快乐。比如说几个人物夸张的动作和搞笑的语言,可是更多时候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沉痛。如果说痛苦所能带给我们的是沉静的思考,那么笑着哭的感受应该就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反省了罢!
每年十二月十三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日子。更有诸多人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默哀。可是南京大屠杀中死去了三百万人,一九四二年的大荒灾也死去了三百人啊。可以说,全国无人不知南京大屠杀,可是谁又了解一九四二呢?或许我们今日的视角已经变成了岁月的洪荒,我们自己也成了岁月的观者。只是唯有牢记历史,才能继往开来。可是如今问起双十二,大家都会说是“淘宝狂欢日”,可是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双十二不仅是购物狂欢日,更是西安事变的纪念日。
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一个人或是团队去铭刻国家的历史,可是作为中国人,我觉得关于国家的基本常识还是应该拥有。当我了解到一九四二那一年死去的人数之后,我只能说为逝者祈祷。除此之外,别无我能做之事。那些确实逝去的曾经,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力量而改变。可是我们终究是应该留住心底最单纯的那一份善良。
在影片里,老范是一个大财主,可是在逃荒路上他历经了许多,他由一开始的执迷于金钱与物质,慢慢懂得感情与亲人的重要性。在瞎鹿的母亲掩掩一息时,他尚且不愿意拿出一升小米,直到瞎鹿母亲去世那天赶上了日本兵空袭,他的全部食物都不存在了。这时,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明天和意外说不准谁会更先到来。而逃难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钱财。万贯家财散尽,才懂得人之一生能守住的东西实在不多。
剧中的语言以及人物色彩相较于刘震云的小说终究是有些不同。小说里面的多条叙事线索在电影中失去了一些色彩,可毕竟影片更具有纪实性,我们不能要求一部影片达到哪种程度,只能说《一九四二》已经表达出了导演当时想拍这部电影的目的,那就够了。
刘震云先生在写这部小说时更多的是站在客观的外在视角前去描述,所以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可以相互交叉,而站在整体之外的去看的作者与每一个影片中活生生的人物是不一样的。在影片中,老范就是老范、星星就是星星、瞎鹿是瞎鹿,而栓柱就是拴柱。每个人都更加独立。每个人都是自己。他们已经呈现出了书中的人,我们反而少了猜测的空间。叙事也因此跟小说相比显得有些杂乱。
可是在电影中各种人物交相映杂,每个人都成了独立的个体,少了旁观者与整个故事的讲述者。在观影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缺少了某种东西,而这或许就是在拍影片的时候少了小说的“上帝视角”吧。不过剧中的人物语言跟个性展示已经足够。相反,看剧的时候会有一种真实感。而老范的转变、星星的逃亡、栓柱从一开始到最后对于星星的爱与对于花枝的责任感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从他为了星星与中国士兵的战斗,而他对花枝一开始只是纯粹出于性,后来他对于花枝出于责任与愧疚,最后他为了铃铛的风车而死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一个人活着总是要有个什么信仰。
忽的想起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句话“这一令人心悸信任的目光是短暂的,很快,卡列宁就把头靠在脚上,特蕾莎知道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这样看她了。”当已经失去生的希望的老范带着路边的小女孩离开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些什么,一个思想再根深蒂固的人,在时代面前也终于做出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