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
模仿是必经之路。
最喜欢或是最有特点的作家,只是阅读量还不够大,没有遇到对我写作上达到醍醐灌顶效果的作家,但有一篇文章,在我高中大课间休息读杂志时看到的一篇文章,是在高中时期对我影响蛮大的,我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出国读书的决定。
《学校里的西雅图》另维
虽然这篇文章可能并不算特点非常鲜明,但这篇文章的个人经历和我非常类似,可以在体会这篇文章中学着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
“这是一座雨城。
几乎每天清晨醒来,窗外都在淅淅沥沥绵绵无声地滴雨,化好妆踩好高跟鞋,抱上电脑和几本厚书,在步履匆匆的人群中步履匆匆,赶往不同的教室。
雨丝如雾,地面微潮,没有人打伞。
校园是一副色泽精美的油画,蓝天白云粉樱绿草红砖,松鼠与天鹅是骄傲的主人,享受所有人的让路、喂食。教学楼全是雕工细致的哥特式建筑,铺陈开来,大口里吞吐着稀稀落落的人群。
偶尔停下来对面熟的人说How are you,偶尔被陌生的面孔拦住,指着我怀里巨大的心理学课本,说“嘿,我也想学这个,你能给我些选课建议吗?你的电话号码是?”
经验表明,当我蓬头垢面加拖鞋时,是没有男生需要“心理学选课建议”的。
一笑置之所有的小插曲,迅速收紧注意力,看书、听讲、写论文做作业、在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和随堂测试间熬夜,再熬夜。抽时间打工,播NBA,写小说。
这便是校园生活了。”
这是文章的开头,讲的是学校生活一天的开始。
“美因茨的冬天和夏天是界限分明的,冬天里的阴郁有多浓厚,夏天的阳光和云朵就多明媚。
在十几平的宿舍醒来,洗漱煮咖啡,吃完每天都差不多的面包巧克力酱黑咖啡,背着电脑去学校。电车上几乎都是学生,上课的时间车上人满满的,但没有人说话,陪伴每个人的是自己的手机和烦恼。
美因茨大学是德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校园式大学,但学校是没有围栏和大门的,所谓校园式大学,也只是说所有学院和校园办公楼都集中在一起而已。冬日早上的校园地面一定是湿漉漉的,天空是灰蓝色的,不时有乌鸦和鸽子飞过,如果你在路上吃面包,那一定会受到一群小鸽子的热烈欢迎。各个学院楼错落分布,典型的现代德式建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步履匆匆。
度过第一个月的好奇和兴奋以后,真正的留学生活开始了。事实证明,德国人是真的认真严谨并且礼貌疏离。上课的时候我们是同学,讨论问题解决作业一切都好说,当然这个同学也只是我们在上同一门课,德国的大学是没有班级概念的,也没有大几研几,介绍自己的时候只需要说读第几学期就好;下了课不好意思,我们邮件联系就好,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被打扰的。作为语言水平并不流利的留学生,隔在中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简直是难以挪动的大山。也有谈得来的朋友,但也仅限于一切吐槽作业太多、教授太严格,一起逛街徒步吃饭,想想就算了吧,那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一场死一万脑细胞的听力口语考试。
日子一天天过,查资料、写论文、做报告,在德国,想按时毕业或者说想毕业,是不能放松的。但是在每一个小目标达成的空隙也慢慢学会了感受生活和去放松自己,去学校操场和小松鼠一起跑步,去美因河边喂鸽子,做宫保鸡丁喊德国朋友一起吃,趁每一个小假期去旅行,学着做甜点,在生活并不一帆风顺的时候,学着乘风破浪。
在德国读书的平凡的每一天,或者说过去的25年的每一天,都在造就我。不管优点缺点我都全然接纳,在未来的日子希望优秀的继续保持,不好的就慢慢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