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务农,突然蹦出来一个在外上班拿工资的娃娃,家里人就会对你另眼相看;如果还能在外面买房、买车,那乡里乡亲的一定以为你在外面出息了。其实在外面漂泊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重视教育在农村已经成为普遍观念,所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娃娃,自然被称道。另一方面是乡村经济的式微,在老家务农,钱不好挣了。
我是家里几个同辈孩子中真正从山沟走出来的一个,也是通过教育走出来的一个。这种感触特别深。
刚毕业工作的两年内,家里亲戚来家坐坐,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对我的赞赏,终于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也不需要待在墙头——“撅起尻子比头高”了(家里人农闲都是到城里去做泥瓦匠)。继而都会表示理解自己在外的压力,因为有房子要买。买房的钱对家里人来讲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大家普遍会劝我,家也还没成,房子也还没有买,一定要省着点儿,别乱花钱。等我买了房子以后,亲戚来家坐坐,大多就都是忆苦思甜了。回忆回忆以前有多贫苦,遭了多大罪,感叹感叹现在条件终于好了。
不能埋怨家里人见识短,一个房子就让他们对你有了改观,因为他们确实不了解,你在外面做的什么工作。聊到在外面的日子,大多也就问问,几点上班,几点下班,每顿都吃的啥。你跟他们 讲加班,他们会认为你上班晚呀,他们在工地哪天不是天看不见才下班,天蒙蒙亮就要上班;你跟他们讲吃食堂,他们会说我们吃的大锅饭几天还不见一顿肉星儿。这个跟见识无关,是人性的共同弱点——就像媳妇是别人的好一样。
在外面的苦,“欲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