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点透视
如前文所说,《两晋演义》的情节是从西晋功狗贾充奉司马昭之命弑君一事开始写起的。对司马昭而言,贾充当然是心腹、功臣;而他想不到的是贾充还是西晋灭亡的祸源之一。这里不得不让人感叹难道这些人就不知道什么人可宠,什么人不可以宠吗?
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是比较松散的,一如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构图特点,每个章回里头都会有不少与情节主脉关联不大的人、事出现。《两晋演义》第一回的主要故事是司马昭弑君、司马炎篡位与改制、司马炎在后妃吹风下立司马衷为太子;而作者却在主故事外还描写了几件与之几乎没有关联的人物。一是特别写了蜀汉旧臣李密上《陈情表》拒绝司马炎诏命之事;二是在写王太后(司马炎生母)病逝,司马炎如何服丧之后,顺便提到写到了曹魏名臣、同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孝子之一的王祥过世一事,并在后边补写了王祥的事迹,点出“卧冰求鲤”的典故。提了王祥,更顺笔点了他弟弟王览的名。
应该说,这些人物和他们的事既于本章回关系不大,也对后文没有影响,而作者仍然以较多的用笔去书写它们。这是为什么?这种手法我们可不可以学习呢?
要回答为什么,就又要提到作者写书的次要目的了。前文曾特别分析作者写书的目的是借古讽今,意图以书(史鉴)开民智,化顽愚,救国于危亡。而其余目的则还有“若夫辨忠奸,别贞淫,抉明昧,核是非,则为书中应有之余义”的用意。故作者每以闲笔写一些当时榜样,穿插于主情节间,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可读性,而且,有教化读者之功。
而这些“闲笔”虽不直接统属于文脉,却仍然有两大作用(伦理之外的用处)1,使读者更全面的了解当时的人文背景,加深对时人三观的认识,利于理解作品褒贬人物的文化原则;2,这些正面的人事很天然的,与邪恶势力构成对比。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反映出道家的美学规律。中国人写东西追求一种天成之美,故不特以人工附会。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特色。
大通的陶谦与大不通的杨后
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冬逼禅称帝,建号泰始。司马炎时年三十,正值壮年。次年,他册封杨女为皇后。杨女是为弘农郡人,名艳,字琼芝,父名文宗,曾仕魏为通事郎。其母赵氏,生下杨艳琼芝后就死了。杨艳便被寄养到了舅舅家,由舅母抚养成人。司马昭听相士说杨艳后当大贵,就把她纳为儿媳了。
现在,杨艳成了皇后,就请求司马炎把自己的舅舅赵俊封了大官。赵俊的哥哥赵虞也因裙带关系当了大官。以后,司马炎还娶了赵虞的女儿赵粲。
杨艳为司马炎生过两个儿子,长子司马轨二岁就夭折了;次子司马衷虽然长成了,却是个白痴。古代母以子贵,杨艳知道现在的依靠是皇帝,将来则只能依靠儿子。故此,她全力说服司马炎立司马衷为皇太子。司马炎为此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架不住枕头风,于泰始三年(267年)立司马衷为太子了。一般都认为立司马衷为皇太子,也是西晋灭亡祸本之一。
看到杨皇后这样做,不仅使人感慨:为何只见其利不见其害呢?天子这个位置虽然至贵至尊,然而,也是非常危险的。苟非其人,又怎么可能坐得安稳呢?到时候,只能是“有钱没命花”,要叫你知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愿世世不生帝王家”!如此爱子却是害子。不违害子,更是害国害天下苍生。
所以说,杨皇后大不通。司马昭择臣不以德;聘妇不以贤,也是大不通。
由此,我不仅联想到了三让徐州于刘备的陶谦。陶谦当时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而他考虑到儿子能力不行,头脑不足以干仕途,赶鸭子上的话架,只能适得其反,反受其害。于是,他慧眼识英才,请来了刘玄德。这样,拉来了挡风的墙,儿子虽然不处庙堂之高,却足以避祸全身了。陶谦何其通也?
如果我是杨皇后,当思身后计,不敢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