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在繁华的闹市背后,钻进小巷子,精致的宅院里。
地方不大,好在来的人不多,晚上有点儿凉,就没去享受庭院,坐进了客厅。
人陆续到了,其实就五位,这次分享本来聊的主题“学会提问”,在闲聊中开始,也在闲聊中结束。
桌上的糕点和水果茶,都是主人亲手制作的哦~
既然是闲聊,就不规划内容了,记个流水账。
工作该不该换?
这个问题,谁都对自己提过吧,也许也咨询过前辈们;描述的情况大概是:
1、公司的个人崇拜比较严重,会有影响到工作与合作。
2、当前的工作岗位是专家通道,但个人偏向管理岗位,更喜欢与人沟通。
3、当前公司晋升或跳槽在该行业内的选择不大,往上游公司走,会面临价值折扣严重的情况。
寻求答案,其实是个人自己的事情。不过,上面的情况虽然内心清楚,但不一定认真梳理过,多是几位问出来的,就算是一个梳理吧。
其实结论已经很清晰,如果做理性决策的话。人在年轻的时候,有足够的成本可以尝试不同的新鲜,也可以勇敢面对诸多不确定,只为得到能力的成长和积累。
问了哪些问题(非原话,仅表达意思):
1、为什么不开心,想找寻新工作呢?
2、更喜欢技术类型工作还是管理岗位?
3、不换行业换工作的可能性是?
这几个问题可能问的不够好,可以更深的去挖掘的。比如公司文化对我为什么很重要?我在哪方面确有成长?等等。问自己的问题越多,应该越能了解和清晰化自己的定位。
这个创业项目怎么样?
在这个万众创业的年代,不说自己创过业,都不好意思进咖啡馆……
“我看过一个技术出身的创业者,预言2年创业失败,果然失败了”。为什么呢?
“技术人员大多不熟悉市场,而且往往却是欠缺市场眼光和营销手段,为了满足自己的技术指标,而非用户关注的内容”
这个被预言的失败项目,失败之处无非是不懂市场、不懂营销,用巨大的成本完成了自己满意的产品,但用户和市场并不买单。
Q:“你的项目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A:“跟传统项目,我们有时间优势,无人工干预,可以托管、自动化,这样半夜有人需要服务也可以自助完成”
“同一区域,百花齐放,发放会员卡,获得第一批收入的同时,给用户吃下定心丸”
“产品成本和运营成本低廉”
Q:“现在我经常要排队,但并不一定需要深度服务,怎么办?”
A:“正好可以用我们的项目,低价格快速完成服务”
你为什么来读书?
“我为养成自律,学习的书目跟工作内容相关,可以结合”
“我读书少,不规律,为了逼自己一把”
“文科朋友读过,觉得平台和书单都很赞,我也进来看看,还挺有收获”
“我为养成习惯和做些输出”
养成习惯好不好?
废话,当然好。不过也有相左的意见,年轻时候确实应该多尝试新鲜事物,应该多接触。其实并不冲突,对于感兴趣的,愿意花时间的爱好,自然会形成习惯,只要不把习惯变成嗜好,变成阻碍大的生活目标的羁绊就好吧。
不在于时间多长,而在于体会的深浅,就算1W小时都研习过了,但都是不过脑子的重复,也是没有意义的。
以上所谓“问题”,其实都算不上「学会提问」一书中的“提问”,希望在现实生活里,观察让自己明晰更多、觉察、清醒。
地方是好地方,聊得也嗨,只是没把握好主题,罪过罪过~~~
大家愉快的捧着鲜花回家了~~~(多才的主人会插花和各种技能)